文│彭卫艮(安徽省潜山市畜牧兽医服务中心)
1.项目背景。当前,我国血吸虫病防治(以下简称“血防”)研究工作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并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血吸虫病防治对策、措施也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发生了根本变化。从一开始的耕牛血防到家畜血防、动物血防和农业血防,我国逐步向建立预防血吸虫病的基础设施、禁牧舍饲、水改旱、改造钉螺的繁殖生长环境、发展效益血防等方向转变,并提出“综合治理、科学防治”的决策。
自采取农业血防综合治理措施以来,该措施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良好的效果,并很快得到推广和实施。据了解,实施了农业血防综合治理的地区,血吸虫病疫情能有效控制和预防;而没有实施综合治理的地区,血吸虫病疫情出现大幅度反弹现象,并出现加重趋势。
血防得到的经济效益也非常可观,我国每年通过实施综合治理新增生产效益达12亿元。安徽省潜山市血防区集中在潜山市域东南部的梅城镇、王河镇、黄泥镇、黄埔镇、油坝乡等5个乡镇,以及一个开发区和王河农场,地形表现为丘陵。这些有螺区多为低洼地,适合钉螺的繁殖生长,江河堤坝两侧为居民密布区,也是汛期的主要防汛地段,当地群众长期生活在钉螺分布区,是人畜感染血吸虫病的主要的疫情发源地。因此,尽早、尽快地实施血吸虫病农业综合治理项目,控制和消灭血吸虫病不仅是潜山市委、市政府的殷切希望,也是血防区广大群众的迫切要求和愿望。
2.项目区情况。潜山市地处安徽省西南部,位于大别山的东南部。潜山市作为皖西南的中心,与长江黄金水道接壤,并有105国道和318国道贯穿潜山市内,又有沪蓉高速、东香高速和合九铁路穿过,距离合肥市路程不超过3小时,连接了全国的交通干线。
潜山市是血吸虫病流行危害较大的地区之一。潜山市血吸虫病流行区南北长度20千米,东西宽度13千米,集中在梅城镇、王河镇、黄泥镇、黄埔镇、油坝乡和王河农场,累计有螺面积555万平方米,历史感染钉螺性达72%。经过几十年的防治,取得了一定的效果,2009年实施血吸虫病农业综合治理项目,达到基本消灭标准。近10年来潜山市多次经历洪涝灾害,29个流行村出现局部钉螺回升,复现钉螺面积21.5万平方米,当前钉螺总面积为135.17万平方米,有螺环境25处,主要位于王河镇庆丰、河镇、薛家岗、程家井、永和、新发、龙湖等7个村镇。
2016年,潜山市对王河镇新发村、薛家岗村进行牛粪抽样,均表现为阴性;潜山市疫控预防控制中心专家组在评估调查点的河镇、庆丰、薛家岗3个村现场取样牛粪,通过毛蚴孵化法检查,结果均为阴性。2020年,潜山市接受了安徽省地方病领导小组组织开展的潜山市达到血吸虫病的消除标准省级评估,通过省级专家组现场评估考核,一致通过潜山市达到血吸虫病消除标准。
潜山市钉螺主要分布于王河镇洋荡圩泥河、丰收河流域,因地势低洼、植被茂盛、沟河纵横交错,极其适合钉螺滋生,通过水改旱、畜禽圈养等方式能有效减少人畜与螺接触,挖塘养鱼能防止钉螺滋生,从而达到防治目的。
3.项目来源。鉴于潜山市血防区的实际情况,2016年年初潜山市畜牧兽医局向潜山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递交了《关于请求批复2016年安徽省潜山市血吸虫病农业综合治理项目实施方案》的报告。2016年4月,潜山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下发了《关于潜山市血吸虫病农业综合治理项目实施方案的批复》,该批复原则同意《2016年安徽省潜山市血吸虫病农业综合治理项目实施方案》提出的内容。
2016年7月,安徽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安徽省农业委员会联合发布《安徽省发展改革委员会安徽省农委关于下达2016年血吸虫病农业综合治理项目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的通知》。该通知内容有:潜山市血吸虫病农业综合治理项目,中央预算内投资2048万元,市级配套512万元,总计项目投资2560万元。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为:新建牛舍1600平方米,羊舍2400平方米,圈养牛200头,圈养羊2400只;新建禽舍15000平方米,养禽7.5万只;水改旱22000亩,养鱼灭螺300亩。至此项目前期申报审批工作逐一落实。
4.项目单位基本情况。潜山市畜牧兽医局隶属于潜山市农业委员会,属于全民事业单位,有专业技术人员99人,在编在岗27人,编外用工72人,本科及以上学历8人,专科学历91人,人员分布在潜山市16个乡镇和开发区。
潜山市畜牧兽医局认真执行《动物防疫法》《血吸虫病防治条例》等法律法规,主要职责是实施单位疫病监测、实验室诊断;承担动物流行病学调查、疫情报告,提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技术方案并组织实施;承担动物疫病预防技术指导、技术培训、科普宣传;承担动物产品安全相关技术监测工作,负责相关项目申报和实施工作,负责指导潜山市农业血防规划、血吸虫病农业综合治理。
1.目标任务。
(1) I标段水改旱:王河镇洋荡圩面积9000亩,投资规模约1125万元。
(2) Ⅱ标段水改旱:王河镇永和村面积4000亩,龙湖村面积2000亩,王河农场面积1000亩,共计7000亩。II标段养鱼灭螺:王河农场面积117亩,河镇村面积30亩,共计147亩,投资规模约248万元。
(3)Ⅲ标段水改旱:黄泥镇金湖村,油坝乡东店村、唐埠村、崔仓村,黄铺镇槐树村水改旱共计6000亩,黄泥镇龙坦村、金湖村,油坝乡油坝村、东店村、崔仓村,黄铺镇槐树村养鱼灭螺共计153亩,投资规模约490万元。
(4)家畜圈养:安排在2个乡镇4个流行村,畜舍总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其中新建牛舍1600平方米,圈养牛200头,新建羊舍2400平方米,圈养羊2400只,投资约60万元。
(5)家禽养殖:安排在4个乡镇11个流行村,禽舍总建筑面积15000平方米,养殖家禽7.5万只,投资约150万元。
2.建设任务完成情况。该项目主体工程于2018年8月完工,8月7日组织开展主体工程验收;整个项目竣工于2019年4月,畜禽圈舍建设在2019年5月28日至6月4日进行验收,具体任务完成情况见表1。
1.理清工作思路。潜山市紧紧围绕项目批复建设内容和规模实施水改旱、养鱼灭螺等田间工程通过招投标方式交付施工方实施,施工方根据聘请的有资质的设计单位给出初步设计方案予以施工。通过水改旱、养鱼灭螺工程的实施,有效改造钉螺滋生地,彻底打破钉螺生存的环境条件,切断钉螺的扩散传播途径,降低人畜感染血吸虫病的概率。家畜圈养工程由建设方潜山市畜牧兽医局及基层兽医站动员血防区内的养禽户严格按照实施方案中的技术模式予以建设。通过家畜圈养,减少畜禽与钉螺接触,从而阻断传播途径,达到血吸虫病防治的目标。
2.制定实施方案。由项目建设单位潜山市畜牧兽医局聘请第三方公司依据潜山市血防区实际状况,在2017年6月完成《安徽省潜山市2016年血吸虫病农业综合治理项目实施方案》的编制工作,该方案分为设计文本、工程概算、设计图纸三篇,系统全面地对潜山市血吸虫病农业综合治理项目规划出蓝图,视为本项目实施行动指南。
表1 潜山市农业血防综合治理项目任务完成情况
3.强化工作保障。
(1)组织保障。2017年6月20日,潜山市政府组建了项目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市政府分管副市长为组长,主要成员单位有监察局、环保局、财政局、审计局、发改委、卫计委和项目建设地人民政府等。农业血防综合治理项目是一项惠民工程,过程艰巨,得到了项目建设单位的高度重视,项目区各乡镇珍惜项目,相关部门全力配合,协同抓好项目的实施工作。
(2)技术保障。建设单位潜山市畜牧兽医局分配了项目实施工作任务:一是成立专项工作组,分为技术指导组、宣传组、协调组、资料收集组和财务组;二是明确职责分工,由副局长负责项目总体实施,项目分为三个标段,每个标段都明确了一个负责人;多次召开专题会议,部署安排血吸虫病农业综合治理项目建设工作任务,掌握项目进度,督促项目建设。
(3)制度保障。加强项目管理是项目建设的重要保证,也是实施各项建设任务的基础,在项目建设中,严格执行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监理制和合同制四个制度,确保了血吸虫防治项目在实施全过程中有高质量高效益,公平公正。
(4)经费保障。潜山市按照农业血防基本建设项目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坚持专人专账、专款专用、专户拨付的原则,保证项目资金能够顺利并充分使用。在使用资金的过程中,始终按建设进度和工程项目质量的原则进行资金的分配,每次拨付资金时,国家发改委、财政、畜牧等3部门共同检查施工现场,共同确定资金数额,共同签字发放分配款,确保了项目资金的到位。
严格按照国家项目建设管理办法的规定进行项目资金管理,努力提高资金的使用效果。具体内容有:农业血防综合治理项目资金实行专款专用;农业血吸虫病防治项目的承办单位和实施单位应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基本建设资金管理规定,按照《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进行核算,加强项目资金的使用管理,严禁截留、挪用、滥用项目资金的行为;本着增产节约、增收节支的原则,遵循预算程序,严格遵循确定的项目内容、规模、投资额度,做到专款专用,避免超计划、超标准、超规模滥建和无效投资;项目建设单位按有关要求,及时填报资金到位及项目建设实际完成情况,按照要求及时向上级汇报项目进展情况。
4.制订技术模式。
(1)水改旱技术模式。结合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对现有钉螺分布的低产水田实施水改旱或水旱轮作,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在旱地上种植经济作物,有效减少人畜接触疫病污染水的机会并降低血吸虫的感染率,同时改变钉螺繁殖生长环境,逐渐减少钉螺面积,控制血吸虫疫情的传播。
(2)养鱼灭螺技术模式。采用挖塘养鱼的方法,改变钉螺繁殖生长环境。目前常用方法有:一是开挖集约化鱼塘,实行立体养殖模式,在钉螺疫区的低矮潮湿地区,通过挖池塘养殖鱼虾蟹等方式,既能发展渔业,又能改善疫区农民生产生活条件,达到控制钉螺、防治疾病、增加农民收入和发展疫区农村经济的目的;二是利用矮埂高网保持高储水量,达到鱼类养殖和钉螺防治的目的,易感地区综合防治,达到鱼类养殖、钉螺防治、疾病预防等综合效益
(3)家畜圈养技术模式。改变畜禽的饲养方式,将畜禽进行圈养,禁止放牧,让畜禽远离被污染的水等污染源,以此切断血吸虫病循环链,从而有效控制血吸虫病疫情;通过沼气池处理圈养的畜禽粪便可杀灭虫卵,又为种植业提供大量有机肥料,发展生态农业。通过这些措施控制血吸虫病的流行,同时为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条件。
5.规范项目流程。
(1)设计阶段。聘请有资质的设计公司对项目实施地进行实地测量,由设计公司根据建设内容和规模编制初步设计。
(2)实施阶段。该项目田间工程(水改旱、养鱼灭螺)分三个标段招标,三个中标施工方依据初步设计进行施工,在施工过程中,建设单位需对每个标段分派技术人员进行全程监察管理,为保证工程施工的质量,该项目对工程监理进行了招标和投标,中标的监理方全程负责施工方的工程建设监管。如遇建设过程中初步设计与现实不符,需要变更时,建设方召集相关单位进行会商解决,经会商同意后施工方方可进行施工。
(3)收尾阶段。当施工方工程建设基本结束后,建设单位、监理方和施工方三方在现场逐项进行初步验收、登记,需涵盖工程建设质量查验、新增工程量登记、青苗损坏查实登记等。整个施工过程中,要求施工方做好相关文字材料、影像材料的搜集及整理,全面完工后整理汇编交由建设方归档。
1.全流域治理。潜山市钉螺生长繁殖环境复杂,且疫区水系交杂在一起,很容易使钉螺由滋生地向周边和下游水域漂浮扩散,历史上潜山市血吸虫病流行区位于市域东南5个乡镇和1个开发区,分别是梅城镇、王河镇、黄泥镇、黄铺镇、油坝乡和王河农场,该项目实施地点涵盖上述5个乡镇及王河农场,体现了全流域治理目标。
2.重点突出。潜山市钉螺主要分布于王河镇洋荡圩泥河、丰收河流域,王河农场与其田比邻,该地地势低洼、植被茂盛、沟河纵横,且属洪涝重灾区,极其适合钉螺滋生,该项目水改旱、养鱼灭螺工程两个标段的建设地点便在洋荡圩和王河农场,两个标段共计水改旱面积16000亩,养鱼灭螺147亩,体现了项目重点治理钉螺原生地的目的。
3.因地制宜。在该项目实施过程中,因初步设计与实际有所差距,根据现场状况及实施地民众诉求情况,在工程实施过程中部分工程进行了变更,变更工程程序为:民众诉求申请→地方政府报告→建设单位及相关部分会商→报请指挥部批准,经指挥部批准后,施工方方可实施,变更的工程一是本着提高治理效果,二是提升民众满意度,这也体现了该项目因地制宜的实施原则。
1.经济效益。通过实施水改旱工程,改变了22000亩低洼田地的水利灌溉条件,使22000亩低洼田地免受洪涝灾害,实现了稳产高产;通过深挖鱼塘300亩,新增养鱼面积300亩,创造了经济效益;通过圈养家禽家畜,新增养牛200头,羊2400只,禽7.5万只,提高了养殖效益。
2.社会效益。一是扭转了潜山市血吸虫病疫情严峻形势;二是建成了血吸虫病稳定牢固的防范屏障;三是改善了血吸虫区的生产环境,提高了生产效益;四是改善了疫区民众的生活生存环境,提升了民众满意度。
3.生态效益。一是水改旱后的田块能形成独立的排灌体系,水能排、渍能降,排灌自如,防范了洪涝水患。二是养鱼灭螺的实施,使鱼塘更加规范牢固,确保了稳产、高产、优产,提升了水产品质量。三是家禽家畜圈养使养殖场更加规范化,减少了畜禽养殖废弃物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加快了美丽乡村建设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