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苯酞用于慢性脑供血不足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2020-12-17 07:36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20年12期
关键词:组组丁苯国药准字

袁 伟 博

(河南省濮阳市南乐县人民医院 濮阳 457400)

慢性脑供血不足是常见的脑血管疾病类型,是在多种因素影响下出现的大脑血液供给不足的状况,慢性脑供血不足常导致患者脑部在缺血缺氧状态下出现功能障碍,导致患者出现头晕、头痛等症状,且慢性脑供血不足治疗不及时可引起脑卒中、血管性痴呆等相关严重脑血管疾病,甚至危及生命安全。及早改善患者脑部血供状况,预防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是改善慢性脑供血不足预后及临床结局的关键。目前临床多通过抗血小板聚集药物、血管扩张药物、溶栓药物等对症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但患者疗效仍待提升。丁苯酞是常用的抗缺血药物,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运用广泛[1]。为明确丁苯酞在慢性脑供血不足中的运用效果,本研究在神经内科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2017年1月~2019年3月)中,对40例患者实施了丁苯酞辅助治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患者筛选时间段2017年1月~2019年3月间,将神经内科80例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纳入研究,用计算机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各40例。常规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45~76岁,平均年龄(63.6±10.7)岁。干预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45~78岁,平均年龄(63.7±10.2)岁。两组基线资料对比结果为P>0.05,可行对比研究。本课题经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病例:实施临床综合检查确诊为慢性脑供血不足者,患者存在慢性脑功能障碍症状,无脑损伤局灶体征,存在脑动脉硬化,且MRI或CT检查无血管性、器质性脑病变,脑血管循环血流下降[2];一般资料完整者;患者及家属了解研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意识清晰、可进行正常言语沟通、用药者。排除病例:其他脑血管疾病者;严重神经功能缺损、颅脑疾病者;其他严重组织、器官、系统病变者;存在颈椎病者;中途退出研究者;本研究药物使用禁忌者;用药配合度较差者;近期存在丁苯酞使用史者。

1.2 方法

对常规组实施阿司匹林+丹参片+氟桂利嗪治疗,给患者口服阿司匹林(山东新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规格:50mg,国药准字H20030396),100mg/次,1次/d;口服丹参片(上海雷允上药业有限公司,规格:每片重0.3g,国药准字Z31020192),2片/次,3次/d;口服氟桂利嗪(国药集团工业有限公司,规格:5mg,国药准字H20068011),5mg/次,1次/d。持续治疗4周为1疗程,治疗1疗程。

对干预组另实施丁苯酞治疗,给患者口服丁苯酞(石药集团恩必普药业有限公司,规格:0.1g,国药准字H20050299),200mg/次,3次/d。持续治疗4周为1疗程,治疗1疗程。

1.3 观察指标

(1)分析患者疗效状况:在治疗后参照《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疗好转标准》评价:将治疗后头晕、头痛等症状完全消失者纳入治愈;将治疗后头晕、头痛等症状明显减轻,活动后未发作,能正常生活者纳入显效;将治疗后静止时头晕、头痛等症状减轻,活动后轻微发作者纳入有效;将治疗后症状无明显改善或加重者纳入无效[3]。将治愈、显效、有效纳入总有效。

(2)分析炎症指标状况:在患者治疗前后采晨血3mL,离心分离(3000r/min,10min)后取血清,使用C反应蛋白(CRP)检测试剂盒(上海信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

1.4 数据统计

2 结果

2.1 患者疗效状况分析

干预组总有效率与常规组组间对比更高,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分析[n(%)]

2.2 炎症指标状况分析

干预组治疗后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与常规组组间对比更低,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 炎症指标状况分析

2.3 用药不良反应状况分析

干预组中出现嗜睡1例,呕吐1例,常规组中出现呕吐2例,腹泻1例。干预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5.0%与常规组7.5%组间对比无明显差异(χ2=0.213,P=0.644)。

3 讨论

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病程长,病情进展较为缓慢,且病情进展时无典型性、特异性症状,以头晕、头痛为主,极易被患者忽视,从而延误疾病的早期治疗过程。目前关于慢性脑供血不足发病的具体机制尚未明确,多认为该病的发生可能与以下因素相关:(1)颈椎关节错位导致椎动脉受压迫,使管腔痉挛或狭窄,影响脑部血供;(2)机体血流动力学障碍导致脑血供减少;(3)血液黏稠度升高、血流减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等引起管腔狭窄,导致血供不足[4]。针对以上原因,积极改善管腔狭窄状况,改善脑血管内血流状况是慢性脑供血不足治疗的重点。

以往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时,以抗血栓、抗血小板聚集、扩张血管为主,但疗效仍待提升。丁苯酞属于人工合成的消旋正丁基苯酞,该药药理作用较多,可分为以下几种:(1)可阻断缺血引起的脑损伤,可抗脑缺血,改善脑代谢及微循环状况,减轻脑水肿,减轻神经细胞损伤及凋亡;(2)丁苯酞可改善微循环,可提升NO、PGI2水平,减轻花生四烯酸水平,抑制氧自由基活性,控制炎症及脑损伤;(3)丁苯酞可抗血小板聚集,抑制血栓形成,改善血流状况[5]。

本研究中干预组治疗后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与常规组组间对比更低,说明实施丁苯酞辅助治疗对炎症控制效果更好,可减轻炎性损伤,控制病情。干预组治疗后基底动脉和椎动脉血流速度与常规组组间对比更高,说明实施丁苯酞辅助治疗可有效改善脑血流状况,促进脑血流恢复,改善脑供血不足状况。干预组总有效率(95.0%)与常规组(77.5%)组间对比更高,原因是实施丁苯酞辅助治疗可从控制炎症、改善脑微循环、改善脑血流等多种途径控制病情,更利于脑供血恢复,促进病灶修复,改善症状,提升疗效。干预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5.0%)与常规组(7.5%)组间对比无明显差异,说明联合用药不增加用药不良反应,安全性良好。

综上所述,慢性脑供血不足治疗中运用丁苯酞可提升炎症控制效果,改善脑血流,并提升治疗效果,且用药安全性良好。

猜你喜欢
组组丁苯国药准字
更正声明
胃溃疡治疗药物的应用及进展分析
羟考酮复合右美托咪定用于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术中镇痛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丁苯酞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阿替普酶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品学兼“忧”的好孩子
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老年脑小血管病的有效性探究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在评估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价值分析
组组通 通幸福
合力破解“养护”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