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菁,孙焱焱 (宿迁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江苏 宿迁 223800)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大与青年学生讲话中谈到“古今中外,每个国家都是按照自己的政治要求来培养人的,世界一流大学都是在服务自己国家发展中成长起来的。我国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因此,加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尤为重要。目前国内的高等院校主要是通过专业的思想政治课程体系,弘扬和传播社会主义思想文化,但毕竟思政类课程所占比例有限,且思政课程教师授课内容与学科专业联系并不紧密,效果甚微。习近平总书记还指出:“要用好的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2]。”所以,除了坚持传统的思想政治教学外,高校也应当加强综合思政教育。所谓的综合思政教育即在专业课程中进行思政渗透,本文以“工程经济学”课程中部分章节为例,阐述这门课程的思政教学改革。
在展开课程思政教学前,教师应当先思考高校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这样才能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课程目标一致,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到日常教育教学中去,从而更好地实现全方位育人的目标[3]。事实上,课程思政并不是对任课教师提出的全新要求,从古至今教师的职业定位都是“传道、授业、解惑”,其中“传道”即传授圣贤之道,就是说除了教授专业知识外,教师还必须具备育人的职责。因此,课程思政教育的兴起并不是对教师提出新的要求,而是将“道”合理地融入到专业知识中,以一种更为隐匿的形式贯穿于日常教育教学中,让教师的职责更为饱满,更加具象化。
随着信息网络的大爆发,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已经无法满足当代教育的需求,面对这种缺口,如果只是单纯地依靠增加思政课程的比例,不但收效甚微,甚至还会对其他专业性课程的正常教学时长有所影响。而专业课思政教学的改革,可以让教师在讲授专业技术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当然,我们也需要认识到在专业课程中引入思政元素,这就要求专业课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的时候,科学有效地发掘本门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在理清学科体系的基础上,有效地利用这些思政资源,实现立德树人的基本目标,让学科内容更有深度。
工程经济学是一门工程与经济学的交叉学科,属于应用经济学分支,作为工程类专业的基础课程和工程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它要求学生掌握和了解基本的经济学概念,学习课程后能对建设项目进行技术与经济分析、论证、计算、方案比选和评价[4],培养学生分析和评价工程领域经济问题的能力[5]。从思政的角度来看,工程经济学的目标是培养和提升学生对社会经济现象的认知和判断能力,将社会规则、职业道德和正确的价值取向与专业知识相结合,增强学生对正能量社会价值观的认同感[6]。
但是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主要围绕着书本上设定好的例题进行授课和讲解,教材理论性太强,习题与作业也缺少针对性,甚至期末考试的试卷内容都与现如今的市场经济情况相差甚远。而本门课程的学生大多是大学二年级,没有社会经历也缺少工程项目的专业知识,课程内容很难吸引学生,再加上网络的渗透,课堂利用率极低。
而随着自媒体时代兴起,这个门槛很低的职业正在通过网络向社会散播着一种扭曲的消费观和国情观,拜金、奢靡、利己和攀比,没有树立良好价值观的当代大学生也深受影响。因此,结合经济学的独特性,挖掘工程经济学中蕴含的思政资源,探索专业知识思政教学的实现路径,对于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7]。
本研究将思政教育贯穿于“工程经济学”全过程,深入发掘思政元素,将知识传授和价值引导相结合,提升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和国情观。
在教学过程中深挖社会时政案例,发挥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协同效应。比如在资金的时间价值章节中,“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的内容一直是课程教学中的一个难点,长期的教学实践显示,学生对于名义利率、计息周期利率和实际利率的基本概念较为模糊,利率间相互转换比较困难,很难灵活地运用到等值计算中去。针对这个现象,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可以将教学内容与现下臭名昭著的“校园贷”事件相结合,既引起学生的兴趣做到课程内容与实际案例相结合,又能在课程教学过程中,穿插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部分知识点对应思政教学导图
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消费观念也在发生变化,超前消费、冲动消费不在少数,而良莠不齐的借贷平台更是看到这种超前、冲动的消费观,推出了面向青年人的校园贷款,其以低门槛、审核快的特点极大地满足了当代大学生的心理需求[8],但其危害也是巨大的。在传统思政教育课程中,教师多是从法律和思想品德的角度,对校园贷款的危害进行强调,但在专业的经济学课程中,教师可以利用本门课程中的专业知识,引导学生分辨此类贷款中的陷阱,并指导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计算出准确而真实的还款额度,并指出扭曲的消费观所带来的危害,其效果比起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好。
“课堂内”和“课堂外”双管齐下,激励学生参与思考,避免学生成为课程“消极的旁观者[9]”,以行之有效的方式,潜移默化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①在课前就课程内容设计好具有思政元素的问题,问题以发散式为主,并为学生在提问后和回答后留出独立思考的空间。例如“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章节,在开课时可以朋友的身份向学生咨询平时的生活标准和购物习惯,是否了解贷款,是否用过小额贷款。再引入课程需要的案例,这样学生可以以自然的方式过渡到课程中,也会对引例更感兴趣。
②针对课程内容,拓展学习渠道,鼓励学生利用课后时间,通过互联网、图书、调研等方式拓展知识面,并将所遇到的问题带到课堂上分享。例如对于消费观的问题,可以让学生通过调研形式,了解同龄人的消费观点,并分享到课堂上。
③将学习知识和服务社会相结合。把课程教学向企业、社区和农村延伸,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观察问题,鼓励学生灵活运用知识分析或解决力所能及的经济问题,并阐述自己的心得体会。
在工科类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中,教师不应对仅仅局限于弘扬“工匠精神”“大国精神”这种过于单一的思政元素,而是应当结合专业课在自身的特点深挖其独有的思政元素,不断拓展,并利用互联网、音像、图书和多媒体等各类教学资源,鼓励学生发现知识背后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