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月21 日上午甘肃省政府新闻办召开发布会,宣布陇南市宕昌县、定西市通渭县等8 个深度贫困县退出贫困县序列。至此,甘肃全省75 个贫困县全部摘帽退出贫困县序列。甘肃是全国脱贫攻坚任务最重的省份之一。全省共有75 个贫困县,其中58 个是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贫困县,17 个是省定插花型贫困县。党的十八大以来,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到2019 年底,有67 个县陆续摘帽退出,剩余8 个县未退出。
近年来,青海省推进农林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第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增加绿色优质林产品供给能力,稳定扩大中藏药材种植面积,建设河湟谷地中藏药材种植示范基地和育苗示范基地。大力发展中藏药材规模化种植,成为实现贫困地区经济发展、产业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的有效途径。目前青海省中藏药材种植面积达24.9万亩,年产量10.2万吨,实现产值8.25亿元,青海省已成为全国第二大当归、黄芪集中种植区。
11 月18 日,四川省第一次森林和草原火灾风险普查工作会在成都召开,标志着此项工作全面启动。普查对象包括森林、草原资源,林牧区人员及设施,以及与火灾密切相关的其他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省、市、各县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乡镇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重点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林草经营单位,部分居民等。普查地域覆盖四川全省21 个市(州)、183 个县(市、区)。
近年来,江西牢牢抓住粮食生产不放松,坚决防止耕地“非粮化”,把“粮袋子”扎紧。为提高粮食生产效率,江西坚决守住耕地红线,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提高流转率,提升规模化经营水平。2020年,江西经受疫情、洪灾、虫灾的严峻考验,有力地稳住粮食生产,全年粮食播种面积接近5 700万亩,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5 580万亩种植任务,力保完成全年431.4亿斤“国家粮”的目标任务。
“原本需要跑两趟,一个多月才能办下来的肥料登记初审业务,现在全程网上办理。我在网上提交电子材料,10个工作日就收到了工作人员邮寄的证照。” 11月20日,沈阳瑞元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表示,“零跑腿”大大节约了企业的办件时间和成本。
自加快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工作以来,辽宁省农业农村厅切实提升业务审批和政务服务能力,整合涉及农药、肥料、种子、兽药、饲料、农机和渔政等领域的67项省级行政审批事项,其中行政许可事项45项,行政确认事项19项,其他行政权力事项3项。按照“应进必进”原则,全部事项进驻辽宁省政务服务大厅统一办理,在全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全部开通网上申请、网上受理、网上审核和网上审批。
本着进一步优化流程、压缩办事时间、精简办事材料的原则,辽宁省农业农村厅对各项审批事项涉及的91个子项进行逐一梳理,规范政务服务事项办事指南,审批时间总体压减54.15%。其中,“兽药生产许可证变更”事项办理时限由40个工作日压减至10个工作日,“向国外申请农业植物新品种权审批”事项由20个工作日压减为5个工作日,压减率达75%;“权限内肥料登记”由20个工作日+90个工作日综合评审压减为10个工作日+45个工作日综合评审。
下一步,辽宁省农业农村厅将继续贯彻落实“一网通办”工作各项要求,严格落实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的工作目标,继续提高涉农行政服务能效。
今年,辽宁各地早谋划、早行动,抢抓晴好天气,调配人力机械,从9月下旬开始秋收,10月初玉米进入收获高峰,10月中旬水稻进入收割高峰,截至目前,全省秋收工作已全面结束,共收获粮食作物5 200余万亩。这是11月12日记者从省农业农村厅了解到的。
有利的气象条件助力辽宁粮食作物后期成熟和收获、晾晒、收储工作。据介绍,秋收期间,辽宁平均气温10.8℃,较常年同期(10.6℃)偏高0.2℃;全省平均降水量19.8毫米,较常年同期(57.3毫米)偏少65%;全省大部分地区多以晴好天气为主,平均初霜日期为10月14日,较常年偏晚5天。
为确保秋收工作顺利开展,省农业农村厅加大调度频率,建立农情调度报送机制,实时关注秋收动态,并与气象部门实时共享秋收进度、农业气象服务等信息。两部门联合下发《气象与农事信息》,发布防霜冻、秋收信息及安全常识。通过农村大喇叭、“智慧农气”手机客户端等,实现信息服务直达田间地头。
做好技术服务,确保粮食颗粒归仓。各地农业农村部门积极指导农民做好秋粮后期田间管理和收获工作,组织科技人员深入一线进行秋收工作指导,根据作物成熟情况收获,落实关键技术措施,保证秋收工作安全平稳有序进行。
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秋收期间,各地充分发挥农机合作社、农机大户的主力军作用,科学合理调度农机具,强化农机技术和后勤保障服务,积极开展跨区机收,最大限度扩大机收面积,加快收获进度,保证秋粮成熟一亩、收获一亩。全省共投入农机具29.96万台(套),培训机手、修理工5.5618万人,检修各类农业机械27.51万台(套)。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防止耕地“非粮化”稳定粮食生产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指出,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采取有力举措防止耕地“非粮化”,切实稳定粮食生产,牢牢守住国家粮食安全的生命线。
《意见》强调,要充分认识防止耕地“非粮化”稳定粮食生产的重要性紧迫性。坚持把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作为“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切实把握国家粮食安全主动权。坚持科学合理利用耕地资源,将有限的耕地资源优先用于粮食生产。主产区要巩固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产销平衡区和主销区要保持应有的自给率。
《意见》提出,要坚持问题导向,坚决防止耕地“非粮化”倾向。明确耕地利用优先序,永久基本农田重点用于发展粮食生产,特别是保障稻谷、小麦、玉米三大谷物的种植面积。一般耕地应主要用于粮食和棉、油、糖、蔬菜等农产品及饲草饲料生产。加强粮食生产功能区监管,把粮食生产功能区落实到地块,引导种植目标作物,保障粮食种植面积。稳定非主产区粮食种植面积,产销平衡区要着力建成一批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口粮田,保证粮食基本自给;主销区要明确粮食种植面积底线,稳定和提高粮食自给率。有序引导工商资本下乡,鼓励和引导工商资本到农村从事良种繁育、粮食加工流通和粮食生产专业化社会化服务等,对工商资本违反相关产业发展规划大规模流转耕地不种粮的“非粮化”行为,一经发现要坚决予以纠正,并立即停止其享受相关扶持政策。严格规范永久基本农田上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禁止占用永久基本农田从事林果业以及挖塘养鱼、非法取土等破坏耕作层的行为,禁止闲置、荒芜永久基本农田。
《意见》要求,要强化激励约束,落实粮食生产责任。严格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要将防止耕地“非粮化”作为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重要内容,严格考核并强化结果运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要切实承担起保障本地区粮食安全的主体责任,稳定粮食种植面积,将粮食生产目标任务分解到市县。坚决遏制住耕地“非粮化”增量,同时对存量问题摸清情况,分类稳妥处置。完善粮食生产支持政策,落实产粮大县奖励政策,健全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加大粮食生产功能区政策支持力度,加强对种粮主体的政策激励,着力保护和调动地方各级政府重农抓粮、农民务农种粮的积极性。加强耕地种粮情况监测,每半年开展一次全国耕地种粮情况监测评价,建立耕地“非粮化”情况通报机制。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要加强组织领导,抓紧制定工作方案,完善相关政策措施,稳妥有序抓好贯彻落实。农业农村部、自然资源部要会同有关部门做好对《意见》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