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节OCT介导下白内障术后角膜后弹力层脱离的诊断效果评价

2020-12-17 21:41冯亚兰王敏锋通讯作者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24期
关键词:瞳孔弹力角膜

冯亚兰,王敏锋,史 乾(通讯作者)

(宜兴眼科医院眼科 江苏 宜兴 214200)

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也在不断进步,智能手机的出现更是丰富了人们的业余生活,智能手机已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件。但是,正因为智能手机的不可或缺,“低头族”也逐渐出现,且夜间看小说、刷视频至凌晨已成为意见稀松平常的事情,这一现象的出现导致眼科疾病的频发,大量人因用眼过度而出现了视力损伤等眼科疾病,影响了正常生活。并且,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白内障和青光眼等眼科疾病发病率也在不断提升,严重影响了广大中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对中老年人的正常生活造成了较严重的阻碍。在临床上,手术是治疗白内障的常用手段,通过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和白内障囊外摘除术等术式能够帮助白内障患者恢复视力,有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但是,因多种因素的影响,白内障手术患者术后易出现并发症,不仅影响患者的术后恢复效果,甚至有可能对患者的视力恢复造成影响。在各类白内障术后并发症中,角膜后弹力层脱离便是其中较严重的一种。在临床上,角膜后弹力层脱离的发病率并不高,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该并发症的发生率约为0.5%,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后的角膜后弹力层脱离发生率则稍高,约为2.5%左右。临床研究发现,轻度的角膜后弹力层脱离对患者视力的影响较小,但大范围的角膜后弹力层脱离则会导致患者术后出现持续性的角膜基层水肿症状,且随着病情的不见加重,水肿会逐渐发展为大疱性角膜病变和角膜失代偿,最终甚至有可能导致患者失明,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威胁极大[1]。在本文中,便对白内障患者的术后角膜后弹力层脱离发生情况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前节OCT技术在患者术后角膜后弹力层脱离临床诊断过程中的应用价值,希望能够为广大白内障术后角膜后弹力层脱离患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一定的帮助,现总结相关研究资料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伦理委员会已同意此研究的开展,于2018年4月—2020年4月间抽取46例(51眼)因白内障在我院眼科行手术治疗并出现角膜水肿的患者进行临床研究。其中男11例(17眼)、女35例(34眼);最高年龄者82岁,最低年龄者63岁,年龄中位数为(57.56±3.88)岁;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25例(27眼)、外伤性白内障患者11例(12眼)、代谢性白内障7例(9眼)、并发性白内障3例(3眼);行白内障小切口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者16例(18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口晶状体植入术者23例(25眼)、行小梁切除术者7例(8眼)。

1.1.1 纳入标准 ①所有纳入对象均经临床诊断确诊为白内障,并符合相关手术指证;②所有纳入对象的术后角膜水肿等级均≥2级;③所有纳入对象均自愿进行知情同意书的签署。

1.1.2 排除标准 ①排除不符合手术指证的患者;②排除临床资料不全的患者;③排除合并慢性泪囊炎等其他眼科疾病的患者;④排除存在意识障碍,无法正常沟通交流或丧失自理能力的患者;⑤排除因高眼压引发术后角膜水肿的患者;⑥排除中途退出研究或失访者。

1.2 方法

本研究所有纳入对象术后确诊角膜水肿后均采用前节OCT技术进行角膜检查,检查前常规予以患者健康知识宣教,帮助患者将下颌置于器械的下颌托上,并叮嘱其前额紧靠额头托,且双眼固视前方,医护人员在对焦距进行调整后,对患者的中央区角膜、手术切口附近区域和角膜水肿区域图像进行采集,并对患者的田力层脱离范围、宽度和高度进行记录,完善其最佳矫正视力。

1.3 评定标准

角膜水肿分级:0级(患者角膜透明无水肿)、1级(患者角膜呈现局限性薄雾状水肿状态,虹膜纹理清晰可见,角膜内皮光滑)、2级(患者角膜呈现浅灰色水肿状态,虹膜纹理模糊,角膜内皮粗糙)、3级(患者角膜呈现弥漫性灰色水肿状态,虹膜纹理不清,角膜内皮呈龟裂状态)、4级(患者角膜呈现乳白色水肿状态,眼内结构视不清)[2]。

2 结果

2.1 诊断结果

本文纳入研究的46例(51眼)患者中,28例(33眼)患者经前节OCT检查确诊为角膜后弹力层脱离,其中17例(18眼)患者的眼中脱离范围宽<1.0mm,高<100µm,未累及瞳孔;6例(7眼)患者的眼中脱离范围宽1.0~2.0mm,高100~300µm,未累及瞳孔;3例(5眼)患者的眼中脱离范围宽1.0~2.0mm,高100~300µm,累及瞳孔;2例(3眼)患者的眼中脱离范围宽>2.0mm,高>300µm,累及瞳孔。

2.2 治疗结果

18例(18眼)非角膜后弹力层脱离患者经对症治疗后均痊愈并顺利出院,经前节OCT技术确诊为角膜后弹力层脱离的28例(33眼)患者均根据临床诊断结果予以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并于术后采用前节OCT技术进行治疗效果的判断。其中17例(18眼)眼中脱离范围宽<1.0mm、高<100µm、未累及瞳孔者和6例(7眼)的眼中脱离范围宽1.0~2.0mm、高100~300µm、未累及瞳孔者均采用滴眼液点眼的方式进行为期一周的保守治疗,患者普遍于治疗后1~5d内弹力层复位;3例(5眼)眼中脱离范围宽1.0~2.0mm、高100~300µm、累及瞳孔者则采用前房注气法进行治疗,患者普遍于术后4~5d弹力层复位;2例(3眼)眼中脱离范围宽>2.0mm、高>300µm、累及瞳孔者则行反复前房注气法进行治疗,患者经两个月的重复治疗后角膜均恢复透明。

3 讨论

角膜后弹力层是角膜内皮细胞组织的基底膜,当在外力作用的影响下造成弹力层与角膜基质层发生分离后,便会导致房水侵入角膜基质内部,继而造成患者出现角膜水肿[3]。因此,根据白内障手术患者术后是否出现角膜水肿,及角膜水肿的严重程度,可作为角膜后弹力层脱离的初步诊断指标。有学者的研究指出,手术器械不锋利、角巩膜缘切口位置偏前和器械进入前房次数过多均为导致角膜后弹力层脱离的危险因素,在针对白内障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时应针对上述危险因素进行针对预防[4]。当白内障手术患者出现角膜水肿症状后,应第一时间予以患者临床检查,已确定角膜水肿症状是否由角膜后弹力层脱离所引发,因此为基础予以患者相应的治疗。并且,角膜后弹力层脱离因病情严重程度不同,患者的治疗方案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通过精确的诊断技术对患者的弹力层脱离范围进行明确,对于患者的临床治疗也十分重要。为此,本文探究前节OCT技术在白内障术后角膜后弹力层脱离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发现:该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准确的判断患者是否患有角膜后弹力层脱离,还能够较清晰的显示患者的脱离范围,以此为根据对本文纳入的46例(51眼)白内障术后角膜水肿患者进行针对性治疗后,患者均角膜水肿症状均消失,28例(33眼)角膜后弹力层脱离患者治疗后的弹力层均复位。这一研究结果进一步证明了前节OCT技术在白内障术后角膜水肿诊断中的优质效果,有助于患者针对性治疗方案的制定,对于患者的康复有着重要意义。相关研究结果表明,OCT作为一种新型层析成像技术,在眼科疾病的诊断中穿透深度不受眼透明屈光介质的限制,能通过不同的扫描方式和角度对患者患眼的角膜后弹力层脱离位置和范围进行观察,且该检查时患者无需使用麻醉药物,检测探头也无需与患眼进行接触,有效避免了感染等不良反应的出现,具有安全性高的优点[5]。这一研究结果进一步证明了OCT技术在白内障术后角膜后弹力层脱离诊断中的高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前节OCT介导在白内障书后角膜弹力层脱离的诊断中效果极佳,能够较准确地判断患者白内障患者术后是否出现角膜后弹力层脱离,且该诊断技术还能够较清晰的明确角膜后弹力层与基底层间的脱离范围,对于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有助于患者的康复,临床应用价值极高

猜你喜欢
瞳孔弹力角膜
针对过薄圆锥角膜的角膜胶原交联术治疗进展
巧用弹力带防治颈肩痛
瞳孔
猪眼看世界
超薄角膜瓣与普通角膜瓣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的对比研究
瞳孔大,决策力差
弹力球
屠岸的散文诗(两章)
弹力是什么?
如虎添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