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主义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法

2020-12-17 19:23:42江苏省兴化市安丰中心小学魏昌恒
数学大世界 2020年24期
关键词:建构主义知识点情境

江苏省兴化市安丰中心小学 魏昌恒

小学课堂教学方法并不是教师凭空创造出来的,需要依据一定的教学理论并结合学生的能力发展特点和教学基本要求,保证课堂教学活动能够顺利展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法的选择与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因此,教师需要结合小学数学教学学科的基本特点与教学要求,依据学生能力的发展情况及兴趣爱好特点,不断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创新课堂教学形式,从而有效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一、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建构主义学习观强调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将学习、知识与技能进行有效结合,建构主义的提倡者认为知识存在于具体的、情境的、可感知的活动中,知识不能脱离活动情境而抽象地存在,因此应该在教学中将学习与情境化的实践活动有效结合,通过情境化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逐步学习与掌握相关知识点。因此,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需要依据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已有的认知能力与兴趣爱好特点,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感知知识点,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激发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兴趣和主动性。同时,在实践活动中产生对知识点的全新认识,提升对知识点的理解与消化程度,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例如,在《1~5 的认识和加减法》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教学工具在教室创设情境,将教室假定为“花果山”,由学生扮演“猴子”,并利用教具制作“桃树”和“桃子”,组织学生开展“猴子摘桃”的游戏活动。活动中,利用桃子赋予数字1 到5 的具体含义,并用“摘”的动作来表示数量的增加或减少,从而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数字1 到5 与加减法的具体含义。教师对学生进行提问:“树上一共有5 个桃,我们摘了3 个,还剩下几个桃?”之后引导学生依据问题列出算式“5-3=2”。在情境活动中丰富了教学内容与形式,从而培养了学生的思考能力与探究能力。

二、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提高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参与度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加强相互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探究能力。教师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活动,依据学生的能力水平将其分为若干小组,并使小组成员之间形成优势互补的关系,学生在与小组成员进行交流讨论的过程中,能够充分借鉴与吸取其他同学优秀的学习方法,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体系,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拓宽他们的解题思路,从而提高学生对课堂教学活动的参与度,增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效果。例如,在《面积》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将学生分成为若干小组并分发给学生相同数量的长方形与正方形的教具,要求每组学生应用已学的知识计算出这些教具的面积,看哪个小组计算得既快又准确。在合作探究过程中,由于学生已经学习并掌握了长方形与正方形的相关知识点,因此需要小组成员利用测量工具测量长方形与正方形教具的边长,并分别利用公式计算出这些教具的面积。最后,教师引导学生由每组的学生代表阐述自己小组对教具面积进行计算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探究能力与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质量。

三、引导学生将新旧知识相结合,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需要通过转换、改造、重组、综合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来解释新事物和新现象,寻找解决新问题的方法,最终生成个人意义的知识内容。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将新旧知识有效结合,抓住新旧知识之间的关联点,利用旧知识去解决新问题,从而深化对新知识的认识与理解,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例如,在《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一课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已经学习过有关长方形和正方形相关的知识,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平行四边形与梯形的边长的关系及长度与长方形、正方形的边长之间的关系及长度进行对比,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总结与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基本性质。在此过程中,学生既能够对旧知识进行复习与巩固,又能引导学生找到新旧知识之间的关系,从而深化对新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

建构主义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应用上发挥着有效的指导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避免将知识强行灌输给学生,要重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自主思考与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程度。通过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情境、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引导学生将新旧知识相结合,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促进学生各项能力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建构主义知识点情境
情境引领追问促深
不同情境中的水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旁批:建构主义视域下的语文助读抓手——以统编初中教材为例
借鉴建构主义思想培养财会专业人才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关于G20 的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