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功
山东省济南市聚贤养殖场
气温下降到15℃前加强营养,让蜗牛吃足吃好。即将低于15℃时,将野外养殖的蜗牛移入室内的池、箱中。饲养土可加厚至25 cm以上,也可在蜗牛形成膜封住壳口后,将每只蜗牛的壳口朝下,分层紧密排列,每层之间隔5 cm左右,最上面一层再盖10 cm厚的土,进行高密度越冬。越冬用土含水量要低,不超过10%,平时不洒水或少洒水。越冬用土中的蚯蚓等要清除,防止钻入壳口内引起蜗牛死亡。
越冬期饲养室室温应控制在20~30℃之间。在一个控温饲养室内,不同处有一定温差,靠近热源处的温度高,可将幼蜗牛旋转在温度较高的地方,温室的水分蒸发快,要注意换水、洒水。可放盆热水,让其蒸发,提高空气湿度。另外,为防止空气污浊,要适当通风换气。蜗牛卵孵化的温度在26℃左右,可以将孵化箱放在上层或者炉子旁;成年蜗牛可放在中层,这样可以让蜗牛加速繁殖。
冬季由于采用人工加温后,饲养室内的空气和饲养土容易干燥,必须做好保湿工作,每天在地上洒一次水,对饲养土也至少每天洒水一次,让其保持湿润。但不要用冷水直接喷洒,可以用与室温差不多的温水,也可用在炉上烧水的方法来提高空气湿度。
温室的面积比较小,但是放养的密度高,加温时会产生过多的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硫,同时残饵和粪便又易腐败分解,更使室内空气污浊,这对蜗牛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很不利。蜗牛在温室中的耗氧量为44 μL/g/h,当不能获得足够的氧气和排出二氧化碳时,容易窒息死亡。因此,要经常通风换气,以保证有充足的氧气。
蜗牛的饲喂可每日或隔一日喂一次,投喂的量可以根据温度以及蜗牛平均的摄食情况灵活掌握。
观察蜗牛的活动情况,如果发现有不正常的现象,要及时采取措施。蜗牛一般经过5~6个月的饲养(从孵化后算起),即可采收出售或加工。以未达到性成熟的个体作商品最为合适。
把蜗牛放入潮湿的草棚里,喂以新鲜蔬菜、小麦、糠麸、玉米粉和糖等饲养到所需规格时,停止喂食,转而喂水24 h,即可从棚内取出进行加工处理。
室外养殖的,一般在5—9月进行。室内养殖的(包括冬季加温饲养)全年都可采收。
每个蜗牛壳高度达到4 cm 以上,体重30 g 以上;外形完整,无伤残、破壳;黏液多,无臭味,腹足肥满,活动自如。
室内养殖可在池、箱中选择大小适中的个体装入筐内,然后再加工处理。室外养殖也可人工进行采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