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单大伟 陶晓东 通讯员 唐永辉
11月6日,山东省科学院生态研究所组织有关专家,对“西洋参连作障碍消减技术”进行了现场评价。在荣成市虎山镇,专家组对西洋参病害发生及产量进行了现场调查,听取了课题组的项目汇报。
项目组在前期试验的基础上,形成了“西洋参连作障碍消减技术”,并进行了示范。利用木霉菌和萎缩芽孢杆菌联合处理土壤和木霉菌拌种技术,比常规拌种药剂减少用量50%;在生长期减少杀菌剂用量30%以上。采用木霉菌处理的西洋参三年成参率达到65%,而常规化学药剂处理的西洋参三年成参率仅为40%左右;木霉菌处理组较常规化学农药处理产量提高110%,同时皂苷含量也较对照提高一倍以上,显著提高西洋参的产量和质量。
山东省科学院生态所环境微生物创新团队负责人李纪顺介绍:“用木霉菌剂处理的西洋参种子比化学(农药)处理的西洋参种子,其皂苷含量能提高50%~120%之间,从我们现场测产来看,重量较常规化学农药的处理,提高一倍,比照清水对照提高了两倍多,目前看这个效果是完全可以替代杀菌剂的。”
专家组认为应用本技术防病效果好,成参率高,显著提高了西洋参的产量和质量,具有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建议在西洋参种植区进行大面积推广应用。应用后可大幅降低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实现西洋参全程全绿色生产,将为山东省西洋参产业可持续发展和质量安全提供技术支撑,同时有利地促进“农药化肥双减计划”项目实施,推动乡村振兴和农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