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都县三建乡打开脱贫致富门

2020-12-17 17:09:13张婷婷
电脑迷 2020年12期
关键词:丰都县全乡土鸡

本刊记者 张婷婷

丰都县三建乡自2017年8月被确定为深度贫困乡镇后,把攻克深度贫困作为头等大事,短短几年时间,三建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每条道路、每家农户、每个村民,都演绎着脱贫致富的美好故事。

基础设施建设打通脱贫路

三建乡位于丰都县南部,这里山高坡陡,全乡7个村1个居委中,有6个村紧靠一条水泥路出行,望着这条被碾压得残破不堪的路,村民们只能叹气。不仅交通不便,吃水也是村民面临的大问题。虽然境内有龙河、双鹰河两大河流,但村民看得见水,却吃不上水,农业更是靠天吃饭。基础设施严重欠缺,成了阻碍贫困村民脱贫致富的难题。

为了让贫困群众走上脱贫致富路,三建乡加快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了一批关键道路工程,新建、改扩道路达80.88 km,人行便道130 km,全乡通组道路畅通率由2016 年的59%提升至100%,打通了村组通行的最后一公里,解决了村民出行不便的大问题。

同时建设了茶沟子水库,整修蓄水池268口,完善输水管网245 km,并以茶沟子水库为骨干水源,通过管道、渠堰等方式串联起全乡123 口山坪塘、181口微水池及174 口新建产业蓄水池,实现灌溉用水直接到田间地头。

出行、饮水和灌溉的大问题解决了,村民发展产业的信心更强了。近年来,三建乡因地制宜种植笋竹、青脆李、油茶、花椒等经济作物,全乡粮经比由原来的9∶1 调整为2∶8,村民们的收入也有了大幅增加。

产业发展充实村民钱袋子

熊勇曾是三建乡夜力坪村有名的贫困户,他身患尿毒症,严重时每隔一天就要去县城医院做透析,家里有两个孩子要读书,妻子又遭遇车祸,一家人的日子过得很艰难。

转折始于2019年3月,扶贫干部为熊勇从万州引进1 100只芦花鸡鸡苗,帮他搭建了鸡棚,并带他去万州考察学习芦花鸡养殖技术,当年收入就超过2万元。

“如果没有养芦花鸡,真不知道这日子要怎么过下去。现在好了,你看,这是今年新建的标准化鸡棚,养了1万只鸡苗,预计今年就能把外债还清。”熊勇笑着说道。

看到熊勇的日子一天天好起来,一些贫困户也动心了,资金和技术却成了拦路虎。为了帮助贫困户排忧解难,县科协组织虎威镇土鸡养殖协会走进三建乡,为三建乡村民免费发放鸡苗和药品,同时开办土鸡养殖技术培训班,邀请西南大学教授为当地村民讲解养殖技术,传授防病防疫知识。去年,虎威镇土鸡养殖协会的土鸡养殖基地在三建乡建成,不仅为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协会还采取“协会+基地+合作社+养殖大户+散户”的养殖经营模式,帮助养殖土鸡的村民解决了销售难题,贫困村民的钱袋子越来越充实了。

科技教育实现“造血”式扶贫

在三建乡中心小学,坐落着丰都县首个“共享科技馆”。与城市中展品丰富的科技馆相比,这个建筑面积仅有54 m2的科技馆显得十分小巧。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馆内展品涵盖了声、光、电磁、力与机械等多项学科领域,为三建乡开展更多高质量的展教活动提供了良好的硬件条件,有效弥补了科普资源短缺、科普阵地薄弱的现状。

丰都县科协负责人介绍:“三建乡‘共享科技馆’是实施科技助力深度贫困乡镇‘六个一’工程的重要基础设施。此外,我们还建设了一批科普e站,覆盖全乡7个村1个街道,这对于提高村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了让科技教育助力脱贫攻坚的种子撒在三建乡的大地上,县科协推荐了3名三建乡的贫困生及1名教师参与第4期重庆市深度贫困乡镇中小学生科技夏令营活动。通过近距离感受科技的魅力,拓宽了他们的知识面,激励了他们学习科学知识的热情,实现了“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变。

猜你喜欢
丰都县全乡土鸡
张碧林养土鸡名堂多
今日农业(2021年5期)2021-11-27 17:22:19
哪些土鸡品种长得快来钱快
今日农业(2021年15期)2021-10-14 08:20:26
下河乡:视察调研全乡重点项目
齐鲁周刊(2020年12期)2020-06-29 12:34:07
土鸡
丰都县科协推广中医药健康文化
电脑迷(2019年8期)2019-01-04 20:36:36
草地养土鸡 致富山里人
湖南农业(2016年3期)2016-06-05 09:37:34
重庆·丰都县雾中的大桥
城市地理(2015年2期)2015-09-24 05:58:48
重庆·丰都县田园景致
城市地理(2015年8期)2015-09-23 02:26:51
用汗水浇灌脚下的土地
当代贵州(2014年16期)2014-08-08 22:52:32
重庆·丰都县移民新城之夜
城市地理(2014年9期)2014-01-25 07:5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