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建设美丽江津提供科技智力支持
——江津区科学技术协会全面建设纪实

2020-12-17 17:09:13代宏国
电脑迷 2020年12期
关键词:科普活动江津科普

代宏国

近年来,江津区科协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和“四服务、一加强”的职责定位,拧紧螺丝、上紧发条,勇于创新、狠抓落实,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升全民科学素质、推动科技创新和建设科技工作者之家等方面取得多项突破,促进全区科普事业基础保障不断增强,公民科学素质水平整体提高。

长期以来,江津区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科普工作,切实加强领导,印发了《江津区2016—2020年度全国科普示范区创建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将科普工作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将科普经费纳入财政预算,调整充实了区、镇(街)、村(居)和学校三级科普工作领导机制,给予科普工作强有力的组织和经费保障。

近年来,江津区科协取得明显成绩:2015—2018年,连续四年获得重庆市科协年度工作考核特等奖;成功创建重庆市2016—2020年度科普示范区、重庆市创新驱动助力工程示范区;2015—2019年连续五年被中国科协评为“全国科普日活动优秀组织单位;2019年江津区公民科学素质比例达到9.7%,跃居除主城九区外区县第一。

信念“坚”,政治站位进一步提高

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和在科学家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持续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团结带领广大科技工作者听党话、跟党走。

贯彻“深”,科普事业进一步发展

深入学习贯彻《科普法》《重庆市科学技术普及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大力实施未成年人、农民、领导干部等重点人群科学素质提升行动,旨在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2019 年江津区公民科学素质比例达到9.7%,高出我市平均水平0.68个百分点。

氛围“浓”,科普力度进一步加大

近三年来在科技日报、重庆日报等多家媒体共发表科普信息2000余篇,其中省级及以上媒体40余篇。2019 年,在“最江津”App 开设江津区“科技创新引领未来”科普有奖知识竞答专栏,网络参与人数达60万人次。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积极开展应急科普宣传,在全区组建“科普中国线上防疫科普员”队伍659人,推送防疫知识54万余条,线上传播量居全市第一。

以全国科普活动日、全国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等为契机,开展内容丰富的科普活动。近三年来共发放各类科普资料37000 余份,参与人数达10万余人,播放科普微视频40余场次,参加知识竞赛人数6000余人,出动科技人员7300余人次,开展各类培训200余场,培训群众20000余人。

活动“新”,科普形式进一步丰富

不断创新活动形式,每年有序组织农业科技宣传月、科普之光点亮山区儿童梦想、江津区青少年机器人系列大赛、科普大篷车进校园等品牌科普活动,助力科技创新系列成果展、江津区大学生校园科普文化系列活动、青少年科技竞赛、科技特派员精准扶贫专项行动等特色活动,扩大了在群众中的影响力和认知度。

平台“牢”,科普阵地进一步夯实

抓好科普平台搭建。全区现有全国科普基地1个、市级科普基地4个、区级科普基地12个,市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3 所,区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8所,市级科技教育特色学校2所,区级科技教育特色学校11所,科普实践教育基地6个,科技活动室192间,校园科技馆6个,学生创客中心3个,校园科普馆6 个,农村科普基地49 个,农民田间学校27个,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5个,农科教产学研一体化联盟2个,农业重大技术协同推广试点基地3个,社区科普馆3个,社区科普大学教学点11个。

大力推进科普基地建设。聂荣臻元帅陈列馆、江津科技馆等4 家单位分别成功申报“全国科普基地”“重庆市科普基地”,联合区委宣传部、区科技局、区教委、区社科联每年组织开展区级科普基地申报评审工作。2014年以来,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科普基地自先后组织策划开展60 多场(次)面向不同群体的特色科普活动,受众达10 余万人次;重庆能源职业学院电梯安全科普基地通过进广场、进社区、进学校“三进”形式,举办科普活动8场。

全力推进特色科普阵地提档升级。江津区科技馆于2017 年面向社会开放,截至目前,已累计接待游客65万人次,开展展教活动120余场。助力打造服务渝西地区和川南、黔北的西部顶级创新平台“江津科技创新中心”,自2019年6月运营以来参观人数达1000余人,培训科技人员420人次。

助力“强”,科创水平进一步提升

在科学技术普及推动下科技奖项硕果累累,近年来,江津区共获国家级、市级科学技术进步奖34项。2019年,重庆齿轮箱有限责任公司喜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这是该公司继2017年首次突破后再次荣获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同年在重庆市科技进步奖评选中,江津区4家企业喜获5项奖励,重庆工具厂有限责任公司荣获科技进步一等奖,重庆齿轮箱有限责任公司荣获1个科技进步二等奖、1个科技进步三等奖,重庆燕皓建筑材料有限公司荣获科技进步三等奖,渝丰线缆荣获企业技术创新奖。

人才“齐”,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

构建科普人员网络。区科协、区科技局联合江津阳光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成立江津科普志愿者总队,常年开展防灾减灾、食品安全、卫生健康等主题科普活动,荣获2019年江津区最佳志愿服务组织称号,现已注册科普志愿者1582人。该总队依托重庆市科技志愿服务总队成立江津区科技志愿服务支队,已注册科技志愿者1221人,列全市区县第一。

引进科技领域高端人才。深入实施“津鹰计划”“英才计划”,立足江津产业及优势开展招商引智工作,累计引进院士专家工作团队6个,海外专家团队1个,全区市级创新创业示范团队达4个,市级科技创新领军人才4名,建成院士专家工作站5个和海智工作站2个。

教育“活”,队伍素质进一步提升

采用“请进来”的方式。融合区委党校、区科技馆、区文化馆、青少年活动中心等科普平台,通过邀请专家学者现场授课等形式,对机关领导干部、科普工作者等开展科普知识培训。

采取“送出去”培训的方式。2015年以来,先后选送300 余名企业高管赴中国科技大学、浙江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参加培训。

惠农“实”,脱贫成效进一步巩固

抓好贯彻落实各级文件精神,建立科技特派员助力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的激励机制,形成江津独具特色的“1+X+Y”科技服务体系,建成科技特派员工作总站1个,组织54名科技特派员先后前往各镇(街),深入全区15个贫困村、5个困难村开展科技助力脱贫攻坚专项行动,开展的技术培训参与人数达1.2万人次,推广示范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112项。

助力构建“专家+农技人员+示范基地+示范主体+辐射带动户”的链式推广服务模式,建立新技术、新品种和新机具科技成果集成转化应用链,助推组建主导产业29 人农业科技专家团队、技术指导员326人和科技示范户978户。

助力建设15 个农业科技服务站,与科研院所、高校开展“院—地”“校—地”科技合作,开展技术攻关、农业技术指导服务。

机遇“佳”,科技经济进一步融合

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融入中心城区发展和西部(重庆)科学城建设的重大发展契机,重点围绕团结湖大数据、智能产业园和消费品工业的打造,积极推动政产学研合作,发挥“在津高校科技创新联盟”作用,组织开展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事业单位项目对接,促成重庆齿轮箱有限责任公司等21家企业与西北工业大学、浙江大学等10余所国内重点高校签订政产学研项目合作协议。组织川渝两地10余所高校、20余个科研团队的30余名教授专家,对接科技型企业科技需求,促进科技经济融合发展。

猜你喜欢
科普活动江津科普
科普活动结硕果 广泛好评树品牌——2023年湘科普“四进”活动精彩不断
江津区科协全新打造《科普江津》栏目
电脑迷(2020年10期)2020-12-17 23:15:12
一山一水皆诗情——重庆市江津区蔡家真开展诗教工作纪实
中华诗词(2020年5期)2020-12-14 07:44:52
南京师范大学“科学大篷车”公益科普活动
科普达人养成记
学生天地(2020年23期)2020-06-01 02:13:30
三峡库区县域土地生态红线划定研究
——以重庆市江津区为例(内文第 52 ~ 58 页)图版
科普活动展少年风采
教育(2017年32期)2017-08-24 21:54:06
全国各地开展无线电科普活动
探索科学(2017年4期)2017-05-04 04:09:47
江津区经信委关工委的爱心篮球板让山区孩子更快乐
下一代英才(2016年4期)2016-11-19 20:50:07
科普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