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泽贵
(南华县五街镇畜牧兽医站,云南南华675203)
猪痢疾又称猪血痢、黑痢、黏液出血下痢,是由猪痢疾密螺旋体引起的猪特有的一种严重肠道传染病,临床上以消瘦、腹泻、黏液性或黏液出血性下痢为特征。病理特征为大肠粘膜发生卡他性、出血性、纤维素性或坏死性炎症。
本病的病原体为猪痢疾螺旋体,是螺旋体属成员,大小为(0.3~0.4)μm×(7~9)μm,主要侵害 7~12 周龄生长猪。本菌呈较缓的螺旋形状,为厌氧菌,培养条件比一般细菌的要求严格。本菌对外界环境抵抗力较强,在密闭猪舍粪尿沟中可存活30 d。对一般的消毒药敏感,如1%氢氧化钠2~3 min 可将其灭活。对热、氧、干燥也敏感,在密闭猪舍沟中可存活30 d;在粪中5 ℃时存活 61 d,25 ℃时 7 d,37 ℃时很快死亡;在土壤中4 ℃时存活15 d,粪堆中3 d,在潮湿污秽环境和堆肥中可生存7 个月或更长,在沼泽或污水池中可以生长繁殖而长期存在。
猪痢疾病仅发生于猪,不同品种、年龄、性别的猪都可感染发病,但以7~12 周龄的猪多发,仔猪和成年猪发病较少。病原体由病猪和带菌猪粪便通过消化道传染。更换饲料、长途运输、圈舍潮湿、圈舍积粪、气候多变等各种不良应激因素均可促使本病的发生和流行。相关实验结果证明,猪痢疾螺旋体的致病作用与大肠内多种微生物(如特异性的厌氧菌)的寄居和参与有关。
本病潜伏期一般为7~8 d,长的可达2 个月以上。猪群起初暴发本病时,常呈隐性,后逐渐缓和为亚急性和慢性。病猪部分死亡,也有的耐过而愈,但病愈猪会出现生长缓慢,饲料消耗率为正常猪的2 倍,而增重速度为正常猪的一半。
多见于流行初期,死亡率高,个别表现无症状,突然死亡。多数病例表现精神沉郁、食欲减退、体温升高及剧烈下痢。粪便开始为灰色软便,随即变成水泻,内有黏液、血液或血块,随病程发展,粪便中混有脱落黏膜或纤维素样渗出物的碎片,其味腥臭。此时病猪精神沉郁,肛门松弛,排便失禁,腹紧缩,弓腰和腹痛,眼球下陷,呈高度脱水状态,全身寒战,往往在抽搐状态下死亡,病程 12~24 h。
多见于流行的中后期,病猪排软便或稀便,继而粪便中含有大量半透明的黏液而呈胶冻状,多数粪便中含有血液和血凝块(红色),咖啡色或黑色的脱落黏膜组织碎片,同时食欲减退,口渴增加,腹痛并迅速消瘦,有的死亡,有的转为慢性,病程7~10 d。
多见于流行的中后期,亚急性病程为2~3 周,慢性病程为4 周以上,下痢时轻时重,反复发生,下痢时粪便含有黑红色血液和黏液(如油脂状),病猪食欲正常或稍减退,猪体进行性消瘦,贫血,生长迟缓,多数病猪能自然康复,但少数康复猪往往在一定时间内会复发,甚至多次复发,对生猪养殖产生较大影响。
猪痢疾主要病变在大肠、回盲肠结合处。可见大肠壁充血、出血、水肿,肠黏膜肿胀,大肠肠系膜淋巴结水肿、出血,切面多汁,肠内容物呈粥状或水样,混有黏液、血液及纤维素样渗出物,或有黄色和灰色麦皮样坏死黏膜,形成假膜或类似豆腐的外观,剥去假膜露出浅表糜烂面。其它脏器无明显变化。
本病临床症状明显,诊断不难,初步诊断可依据上述临床症状,确切诊断需要进行细菌学检查,取大肠黏膜或粪便直接镜检,具体方法:取带有血丝的黏液或大肠黏膜少许直接涂片,以草酸铵结晶紫、姬姆萨染色或复红染色镜检,或将病料涂在载玻片,加水1滴,用相差显微镜或暗视野显微镜检查,若每个高倍视野有2~3 个缓慢呈蛇形运动的较大螺旋体,即可确诊为猪痢疾。
疫苗接种:Conbs 等(1989)和 Hampson 等(1989)研究认为,接种含有tlyA 溶血素的亚单位疫苗的猪可获得保护性免疫,建议规模型养猪场和有条件的养殖户可对生猪进行接种,预防猪痢疾发生。
综合措施:由于病猪和康复带菌猪是传染源,因此,不要从发病猪场引种,坚持自繁自养。同时,应注意改善饲养管理和卫生条件,饲养场地粪便清理后要进行发酵处理,建议采用20%氢氧化钠溶液浸泡4 d,中间换液1 次,饲养用具勤洗刷、勤消毒,消毒剂可选用五加一(二氯氰脲酸钠粉),1 次/d,连用7 d,以后隔7 d消毒1 次;不轻易变换饲料,不随意调换猪群,饲养密度合理,猪舍保持通风干燥,以杜绝发病诱因。
治疗药物:用0.5%痢菌净肌内注射,每千克体重2~5 ml,每天注射 2 次,连用 2~3 d。庆大霉素按每天每千克体重 2000 单位肌内注射,2 次/d,连用 3~5 d。泰妙菌素按每千克体重10 mg,1 次/d,连用3 d。有条件的猪场可以采用饮水给药5~7 d,饮水给药是治疗急性猪痢疾的首选方法。群体用药:每吨饲料中添加80%乐多丁125 g+强力霉素200 g,连用7~10 d;每吨饲料中添加泰乐菌素200 g+强力霉素200 g,连用7~10 d;每吨饲料中添加硫酸黏杆菌素200 g,连用7~10 d。
猪痢疾虽然发病率高、传染性强,但该疾病药物治疗效果较好,可很快达到临床治愈,且疾病可预防,因此该疾病并不可怕。但为防止疾病发生,饲养户应加强和完善饲养管理措施,注意改善卫生条件,若发生疾病,应及时进行规范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