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宪勇
(吉林省榆树市新庄镇畜牧兽医站 130400)
蛋鸡脂肪肝综合征的鸡体内脂肪不能代谢,肝脏中沉积大量脂肪,导致肝脏出现不同程度的变性,甚至致使鸡肝细胞破裂,引起肝内出血,严重时导致鸡死亡。近年来,我国传统医学发展飞速,更多的中医药被用于临床,对多种疾病的疗效显著,尤其是临床医学注重中西医结合,为了解中西医结合治疗蛋鸡脂肪肝综合征的作用,本次作下述分析。
蛋鸡具较高能量低蛋白情况,致使高能量饲料在蛋鸡体内转化为体脂,久之便形成脂肪肝综合征。一方面是鸡舍结构问题,蛋鸡死亡通常发生在集约化饲养环境下,而这种饲养方式极易导致蛋鸡发生脂肪肝综合征,因为在此饲养方式下蛋鸡的活动被限制,不具备充足的自由活动区域,能量消耗明显降低,蛋鸡体内剩余较多能量,这些未被充分运用的能量会逐渐形成脂肪。再者是各种应激因素造成蛋鸡发生脂肪肝综合征,一般实际饲养中常见的应激因素包括病理性和管理性、营养性等,这些问题均会导致蛋鸡出现脂肪肝综合征。蛋鸡被应激因素刺激后,体内会分泌大量的皮质脂酮,该物质会对蛋鸡肾脏功能造成影响,致使肾脏不能有效分泌抗坏血酸。蛋鸡处于应激状态时,分泌的皮质脂酮及其他皮质激素较多,对蛋鸡正常生长造成较大影响,致使脂肪形成变快,病情持续加重。
蛋鸡发生脂肪肝综合征后并无典型的体征,大多数的病鸡具有良好的体况,但体重比其他蛋鸡重。病鸡的鸡冠和肉鬓等部位逐渐变为苍白状态,仔细观察可发现病鸡鸡冠尖部有一定程度的发绀。蛋鸡患病后会出现产蛋量骤减现象,严重时产蛋量会直接减少50%。如果病鸡的肝组织出现变性,胆囊会随之破裂,导致蛋鸡发生肝内出血、死亡。
蛋鸡脂肪肝综合征一般都采用西医西药治疗,用药时依蛋鸡的病情给饲料中添加适量的VB12、VE、氯化胆碱及肌醇等,用药剂量为每千克饲料15mg 的VB12、10IU 的VE、1000mg 的氯化胆碱与900mg 的肌醇。持续给蛋鸡用药10d,10d 为1 疗程,如果蛋鸡用药1 疗程未见病情痊愈,则停止用药2d,待蛋鸡机体状态稳定后再持续用药1 疗程,期间密切观察蛋鸡病情和机体状况变化。
中兽医学理论认为,肝脏及脾脏密切相关,肝脏的功能主要是疏泄作用,而脾脏的功能是进行运化,肝脏藏血、脾脏统血,两脏器互相协调,主要起升降协调和运化健旺等功能。说明生病时肝脏和脾脏也存在较大关系,因为肝脏的疏泄功能降低或丧失,脾脏会发生虚弱失运的情况,造成体内气血失去生化之源,肝脏失去滋养之物。蛋鸡常饲喂高能量饲料,集中饲养的蛋鸡无较大的活动区域,致使蛋鸡不能适当劳逸,久之损伤脾胃,且影响肝脏功能,致使肝脏不能调节蛋鸡的体内气机,造成肝阳上亢、肝气上逆等病症。所以,蛋鸡脂肪肝综合征的发生主要是肝失疏泄和脾失健运,久之则造成湿热内蕴和痰浊、瘀血等病症,蛋鸡体内出现较大程度的痰湿瘀阻,肝脏脉络瘀阻而不能输送水谷精微,随即造成脂肪肝。
蛋鸡脂肪肝综合征治疗时,要注重调节肝脏、疏肝理气和养血健脾、益气化湿等机理,选择当归芍药汤加减治疗的效果明显,该汤方主治邪毒久留、气滞血瘀等症,具有调和气血和行滞化瘀的效果。当归芍药汤组方为泽泻、茵陈和芍药、党参、苍术与茯苓、当归、白术等多味中草药组成,所选芍药具有平肝止痛和敛养肝血等功效,和当归配伍能起到补肝血和活血的效果,川芎与决明子、茯苓等中草药合用能达到疏肝理气和健脾和胃等功效,泽泻及茵陈则起到渗利湿浊的效果,白术则健脾燥湿,合用茯苓和泽泻,则能起到渗湿泄浊的效果。诸药合用能起到疏肝调肝、健脾和胃、养血益气和渗湿泄浊等功效,对蛋鸡脂肪肝综合征的治疗作用显著,能充分控制病鸡的病情,减轻及消除蛋鸡症状。
蛋鸡脂肪肝综合征的临床治疗难度较大,一般采取以西医为主的对症治疗手段,但实际经验表明,对症治疗的效果欠佳,仍有大部分病鸡经治疗无效而死亡。本次以中兽医学理论分析中医中药治疗蛋鸡脂肪肝综合征,注重以疏肝调肝、健脾和胃与渗湿泄浊等机理给病鸡对症用药,促使病鸡的病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和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