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静
(安徽省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 230091)
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SFV)引起的一种急性、烈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发病率和致死率高达100%,给养猪业造成严重影响。
非洲猪瘟临床早期诊断直接受基层兽医专业水平的影响,为此,基层兽医应加强对非洲猪瘟疫病的诊断学习和总结,不断提高临床诊断技术。
强毒株会引起最急性型和急性型临床表现。发病猪的体温会升高,升高到41~42℃,同时出现呕吐、食欲减退和精神不振的情况,有一部分生猪可能没有先兆症状就突然死亡,死亡率达100%。
中等毒力的毒株能引起亚急性型症状,死亡率有所下降,达到30%~70%。主要临床症状有出血和水肿,如果猪抵抗力较强,经过3~4 周后康复,可成为带毒猪。强毒力和中等毒力的毒株会引发母猪流产,胎儿全身和胎盘会出现出血点。
低毒力的毒株可能会引起慢性症状,病猪没有出血的表现,在身体某些部位可能出现坏死和红斑。
1.2.1 最急性型
该类型病猪急性死亡,通过肉眼不能观察出明显的变化。
1.2.2 急性型
该类型病猪会出现肺部水肿而死亡;肝脏、肾脏和胃部会出现淋巴结出血;膀胱和心内膜等部位有出血点。
1.2.3 亚急性型
该类型病猪始终会出现心包积液的症状;脾脏出现明显肿大,淋巴结出现出血症状,呈现深红色血肿。该型病死猪的肾脏出血比急性还要严重。
1.2.4 慢性型
该种类型的非洲猪瘟病变集中在肺部,肺部出现干酪样肺炎和淋巴网状组织增生。
体外扩增基因法是目前实验室检测ASFV 常用的检测方法。普通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两种方法,已被许多国家使用,通过采集病猪体液的方式能直接检测出病毒。特点是特异性和敏感性强,适合各种非洲猪瘟病毒的检测。我国大多数兽医实验室现多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除了普通聚合酶链式反应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诊断方法外,直接免疫荧光试验优势明显,快速、经济和敏感性高,针对非洲猪瘟的亚急性型和慢性型病例的检验有比较好的效果,在检验过程中有些非洲猪瘟病毒毒株能引导巨噬细胞产生细胞病变,从而不出现血细胞吸附现象,影响检测效果。
检测抗体能应用于非洲猪瘟病毒感染猪的诊断,主要的方法有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和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其中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主要优点是灵敏度高和价格低廉等,能大批量检验血清,但该种检测方法的不足之处有假阴性和假阳性的出现。
在生猪养殖业过程中的传染病处理应坚持早排查、早发现、早诊断和早处理的原则,只有及早诊断出结果,及早发现,采取科学的防控措施,才能避免传染性病的大范围传播与蔓延。生猪在感染非洲猪瘟病毒后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病毒的致病性、猪品种、地区非洲猪瘟流行情况,在临床上的表现不全一致。但受种种原因的制约和限制,学术界对我国养猪场发生的非洲猪瘟感染病毒的临床症状研究比较少。目前已经发现,非洲猪瘟病毒能潜伏4~19d,潜伏的时间越长,造成的影响越大。现阶段,国际上防控非洲猪瘟采用的普遍方式是精准清除病毒,效果如何直接受处理病毒的影响。在一般情况下不建议进行病理剖检,如果在剖检过程中因操作不当和生物安全处理措施不当很容易造成非洲猪瘟病毒的扩散和传播。
现阶段,比较有效的诊断方式是实验室诊断。利用血清学试验检测非洲猪瘟病毒特异性抗体。在接种的第3 天能在血液中分离出非洲猪瘟病毒。如果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带毒病猪,经过10~13d 能从猪血液中分离出具有传染性的非洲猪瘟病毒。
学术界对该种检测方式的可靠性和敏感性存在不同的态度。相关研究显示,非洲猪瘟在自然感染情况下,唾液可以早于血液3~20d 检测出非瘟病毒。建议猪群一旦出现不吃料、减料、轻微发热等疑似发病症状,可立即采集猪的唾液、肛肠拭子等混检,有助于提早发现疫情,或使用唾液对无症状猪群定期进行排查。需要注意的是,唾液核酸容易降解,要注意保存。早期检测唾液样本,荧光定量PCR 检测方法更敏感、更合适,但对操作的规范性有很强的要求。相比较而言,鼻腔黏液受到外界干扰比较少。
病毒感染潜伏期在血液中和组织中存在差异,病猪体内的扁桃体和唾液中可能会出现大量病毒,在前期采样过程中应重点采集扁桃体和唾液,避免对检测结果造成影响。此外,核酸能否被快速有效的提取直接影响检测效率。在提取过程中,如果操作不当会对实验室环境造成污染,影响检测结果。为此,必须重视操作的规范性。
在经济条件和技术水平的支持下,我国已经研制出一批高质量的非洲猪瘟病毒荧光检测试剂盒,对加快检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外,随着大量试剂盒的快速生产,必须建立科学的设计和质量监督管理体系,不断完善质量检验方法,为诊断非洲猪瘟病毒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