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划/ 执行/
称谓语,就其狭义来说,是人与人之间称呼的用语;广义来讲,称谓语是构建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纽带,起着保持和加强各种人际关系的作用。几千年来,我国称谓语,其语义功能之细密,描述之精确,令人叹为观止,蕴含着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积淀。随着岁月变迁,许多事物还保持着本来面目,称谓却已经发生了变化:有些已消逝于岁月长河之中;有些称谓则生发出完全不同的含义。了解称谓语的变迁,亦可一窥时代。
当代那些消失的称谓语
万元户——消失时间:1997年
在改革开放初期,有极少数的农民通过努力勤劳致富,家庭年收入超过万元,万元户因此得名。在当时,全国人民普遍不富裕,万元户不仅在农村,在城市也是高收入群体。经过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万元户在失去原有的标杆作用后,成为历史名词。
香港皇家警察——消失时间:1997年7月1日
1969年4月,因在1967年香港暴动中的贡献,香港警察队及香港辅助警察队被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颁赠“皇家”二字。从此“别动,这里是皇家香港警察”成为香港警匪片中的经典台词。1997年7月1日零时,五星红旗在香港特别行政区会展中心冉冉升起,香港回归中国,香港皇家警察的称谓成为过眼云烟。同这云烟一起飘散的还有1840年以来中华民族不堪回首的屈辱史。
天之骄子——消失时间:2001年7月
1979年,“文革”后恢复高考的首届大学毕业生入学率大约只有1%,这群“凤毛麟角”的年轻人一毕业就是铁定的“国家干部”,理所当然被视作天之骄子。如今,大学生拥有更多命运选择自由权,同时也背负着相当沉重的就业压力。“天之骄子”们往往一入校门,就准备着成为求职大军中的一员。
人犯——消失时间:2017年7月
2017年6月15日,公安部发布了《看守所法(公开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将“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总则,对在押人员的称谓也由原来的“人犯”改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人犯”这个喊了几十年的称谓终于“寿终正寝”。“人犯”隐含着有罪推定的陈旧思维,但根据无罪推定原则,任何人在被司法机关判决之前,都属无罪之身——而在此之前,如果他被依法关进了看守所,只能称之为被羁押人;如果他被起诉,只能称之为被告人;如果他涉嫌犯罪,只能称之为犯罪嫌疑人。
小贴士一
古人名字里“子”的由来
古人名字里的“子”来自周代分封的爵位,后来逐渐表示了对有道德、有学问、有地位之人的尊称。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如孔子、墨子、孟子等,他们本来都有自己的姓、名、字,但是人们往往在其姓氏之后加上一个“子”子来称呼他们,表示对他们的尊敬。后来,在“子”的基础上又出现了“夫子”,这是更加郑重的称呼,是对年老有德行、有声望的人的尊称,也多用来指称老师。
【学以致用】请找一下下面句子中的“子”,看看哪些是表现尊称,哪些不是。
(1)息侯闻之,怒,使谓楚文王曰:“伐我,吾求救于蔡而伐之。”楚子从之。
(2)子也者,亲之后也。
(3)子墨子闻之。
(4)太岁在子日困敦。
答案:例(1)里的“子”不是尊称,指的是楚王的爵位;例(2)里的“子”不是尊称,指的是孩子;例(3)里的第一个“子”指的是“夫子”,表示尊称,第二个“子”也表示尊称,和“孔子、孟子”等其中的“子”一样;例(4)里的“子”不是尊称,指的是“天干地支”的纪年法。
老师,请问您吃好了吗
周子然
到某中学参加一场教学成果发表会,结束后用餐,承办学校贴心地安排学生帮忙收拾会场,其中一个学生向着用餐的老师们走过来,他的任务是帮老师们处理餐盒。“吃好了吗?”学生向一位老师开口,随即收走用后的餐盒。一个接一个,同样的问句,没有称谓,语气听来也不客气。我从远处听着,直到自己也被这句话惊吓而回神,正思忖如何告诉这个学生以更有礼貌的语言表现出助人的行为,他已转向下一个老师,继续用相同的语气问:“吃好了吗?”
这学生有错吗?我返校后想了很久,很明显学校安排服务的学生,让在场老师用餐后不必自行整理,是为了表现对老师的尊重和体贴,但为什么反让人感到如此不舒服?我认为学生并未发现自己的表达有何不妥,所以他反复地使用相同的说法执行任务,但省略了对人的称谓,缺少了“请问”“您”等词汇,让人感觉不到提供协助的善意。
或许这样的语句在生活中已司空见惯,根本无须大惊小怪,但正因为这样的语言表达越来越成为常态,才值得我们思考消失的称谓、省略的礼貌背后,所隐藏的令人担忧的生活教育。仔细听现在孩子与父母、师长的对话,言语中逐渐失去长幼的礼节与尊重,父母、师长慢慢将自己与孩子间的关系定位于“朋友”,似乎说话的礼貌也变得不重要。其实多数的学生并非真的没礼貌,而是不知道如何表现礼貌,若是老师或家长不能在生活中适时教导,甚至认为言语表达并不算什么,学生学到的便是多余的礼节,是错把“无礼”当“率真”的言语表述方式。
言语的礼貌,并非强调“阶级尊卑”或“打躬作揖”的客套,言谈间加上对人的称谓,用“请”“请问”等词汇,是对他人的基本尊重。前些日子媒体报道一位女子见到准公婆只用“喂”来称呼,造成双方嫌隙使婚姻生变。姑且不论此新闻的真相如何,但它显示出人和人之间的互动,语言是重要的桥梁,没有合宜有礼的语言表达做基础,更遑论表现出恰当的行为举止。言语更是一个国家的文化展现,越简略的言语,越显出文化的稀薄,我们希望传承的言语为何?我们期待下一代的文化展现出何种风貌?
从消失的称谓,谈品格教育的推行未免过于沉重,但身为老师和家长,教导孩子以尊重他人的态度,表达出适切的言语,是时代变迁中不应改变的生活教育。当大家急着要求孩子的学业不要输在起跑点,有合宜的待人接物态度,是否也值得我们重视?与其批评孩子们欠缺礼貌,我们更应反躬自省:是否大人在日常的对话中,未能提供孩子仿效的模范?是否在生活中,我们并未教导孩子有礼表达方式?是否孩子们的公民素养,只是教科书上的知识,并未落实在行为中?
“老师,请问您吃好了吗?”如果孩子这么问,让人感受到的温暖将远胜过实质的帮忙。简单的称谓,加上礼貌的请教,凸显了人际间的尊重。餐盒回收大人可以自己来,属于这个世代的语言展现,是大人小孩皆要努力的事。
(选自新浪网2019年11月9日)
小贴士二
探究“老师”泛化现象
“老师”一词本指教育工作者,但目前“老师”的称谓还流行于文艺界甚至是理发界。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1.词语自身的特征。这表现在两个方面:“老师”称谓具备儒雅的精神内核;具有疏离政治的交际功能。“老师”具有为人师表的身份内涵,具有学识和修养的文化内涵,从而使“老师”一词具备了温文尔雅的色彩,在感情色彩上具有褒义的特征。
2.历史文化因素。我国自古有尊师重道的传统,尊师重道是传统礼制之一。“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理所应当受到“生”的尊敬。由于尊师重道的传统观念使得传授知识和技能的人在社会地位等方面要高出其他职业,但凡是在某一方面的知识、能力或阅历等高出自己的,都会受到尊重。
3.个别汉语称呼语的缺失。随着经济的转型和社会的变革,涌现出许多新的阶层和职业,社会角色不断增加,人们的交际范围也在逐渐扩大,人们在同亲属关系以外具有间接关系的人或者同陌生人打交道时,有时缺少恰当、得体的称呼。因此,为了交际的简单得体也为了避免尴尬,以“老师”作为模糊的称呼以弥补汉语称呼语的缺失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
当然,我们也应当看到,“老师”的泛化现象不是随时随地都能发生,“老师”无论是狭义还是广义,多用来指被人尊重且具有一定文化层次和较高修养的人。如果滥用,只会演变为一种语言腐败。
持帚女人称谓变化的背后
张斌璐
刚过去的三月八日作为一个和女性相关的节庆,也许不少人发现了一个问题:“三八妇女节”这个名词逐渐成为某种语言上的禁忌。这场禁忌在最近十年内愈演愈烈——起码在互联网年代之前还没有发生类似状况。女性深感本身在社会上的弱势地位,有必要设立应有的节庆来象征应有的性别平等精神。然而在具体的话语实践中,“女神节”“女生节”这些新词汇已经越来越多取代了原有的“妇女节”的命名。
这一状况一方面是商业运作的结果,但商业运作显然也是源自对于人性的某些洞察。年轻的女人并不希望和年迈的女人一起来共享“妇女”这一个词汇,或者说,更期待在语词上强调出年龄区隔上的优势。这看似是一个美学问题,背后又将牵涉到语言逻辑之中。即,如何对女性加以命名?
“妇”字左女右帚,一个持帚的女子,从词源上来看就象征了一种家庭结构中的身份意味,既代表了对社会分工的确定,又暗示了性别结构的彼此确认。和“男子力于田也”的“男”字相比,更具备了对“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价值观念的强调。这种价值观念在今天的市场化社会中正处于瓦解的过程中,但是距离真正的瓦解依旧还为时甚远。
因此,在价值冲突不断加剧的当下,语言内部成为精神交锋的场域。女性的主体性确立恰恰表现在对“妇”字的反对上,哪怕社会分工结构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但是“女子持帚”早就不是当今的人们对于女性应有的想象。在汉字的图形化文本之中,早就包含了人类社会进化的精神秘密。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女神”“女生”“女王”之类的词汇自然应运而生。从商业角度来看,这或许可以解释为试图取悦女性群体的行为。不过,同样也能够看到语言自身在处理这样一系列精神冲突过程中的捉襟见肘。当“妇女节”被演绎为“女神节”“女王节”的时刻,你找不到一个合适的语词来描述该节庆的应有处境,最终只能落入到关于语言的狂欢节里去。
实际上,无论是女性的存在处境,还是语言对现实的无力感,都是我们今天所需要直接面对的问题。说大一点,目前在公共场域里类似的语词简直是铺天盖地,来自各种亚文化领域的语词几乎侵入了所有的公共话语空间。在这样的症候中,如何让语言称谓真正足以安居,也是每个人的基本职责。
(选自《文化天地》)
小贴士三
古代女性的借代美称
千百年来,女性以其美丽多姿、慧黠灵秀成为历代诗人吟咏歌颂的对象。诗人们各逞才智,调动灵思,运用诸多手法描摹女性之美。其中,借代是诗人们描绘女性形象经常使用的修辞手法之一。使用借代,舍去女性原本的名称,避免了词语的直露和重复,也增强了诗的形象性、新奇性、凝练性。如此,诗中的女性不只是一个没有血肉内容的抽象的个体,而是兼具容貌美、形象美、气质美等诸多美的内涵的活生生的人。
一、以部分代整体。这类借代,是用女性身体的某一部分来代替女性整体形象。它所使用的代体通常是女性最光彩照人的部分,诸如红颜、蛾眉、细腰、素手等。
“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熏笼坐到明。”(白居易《后宫词》)
“上马辞君嫁骄虏,玉颜对君啼不语。”(刘长卿《王昭君歌》)
二、以特征代本体。这类借代,是抓住女子佩饰、化妆用品、服装等方面的特征,如红粉、环佩、红袂等来代指女性。这样不仅使女性形象更鲜明可感,而且留给读者更丰富的想象空间。
“红粉楼中应计日,燕支山下莫经年。”(杜审言《赠苏绾书记》)
“金鞭争道宝钗落,何人先入光明宫。”(苏轼《虢国夫人夜游图》)
三、以状态代本体。这类借代,是借用女子形象上的状态来代指女子。例如“蝉娟(婵娟)”,形容女子姿态美好的样子,诗人以之代称女子,使人如目睹那美丽的倩影,突出了女性气质的妩媚娇柔。
“婵娟二八正娇羞,日暮相逢南陌头。”(权德舆《玉台体十二首》其二)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杜牧《赠别》二首之一)
四、以结果代原因。事有因果,古代诗人有时不说原因,只说结果,却用结果来代原因。这类借代更能表现女性惊人的容貌美。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李白《清平调词三首》其三)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白居易《长恨歌》)
这些借代,使用了与女性相关的事物的名称来称呼女性,使诗歌语言形象凝练、委婉含蓄;使女性形象鲜活生动、美丽多姿;使读者读之印象深刻、联想无限。
正像《论语》中说的那样:“不学礼,无以立。”中华泱泱大国,礼仪之邦,自古以来有一套独特的人事条理和道德规范,并制约着称谓语的使用:对长辈要讲究尊,对别人讲究敬,对自己则要自谦,平辈之间要互敬互爱……这种伦理规则在称谓语中体现得淋漓尽致。现在,社会的发展使敬谦词的使用大为减少,虽然日常生活中不用过于拘谨庄重,但内心应有基本的尊重。另一方面,时代变迁也导致称谓转变、消解。尽管一去不复返,那些称谓代表了一个时代人们的认知,也包含了那一代人的快乐和悲伤。无论如何,都值得我们去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