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质量控制要点研究

2020-12-17 12:43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0年11期
关键词:高标准农田水利农田

邢 汕

(民乐县童子坝河水利管理处,甘肃 民乐 734500)

农田水利作为国家重要公益性基础设施,在保障粮食安全与保障农产品供给方面占据着重要地位,也是推进乡村振兴的有力支撑。文章通过对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总结与分析,提出优化质量控制的策略,以期助力相关工程建设工作的推进与落实。

1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要求

在增强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的背景下,各地区提出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的要求,通过建造集中连片、旱涝保收且节水高效的高标准农田,增强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组织开展新建与改造工程,全面提升农田的质量,发挥高标准农田的价值。做好水利工程建造的管控,认真落实建设任务,做好前期准备,严格把控工程施工与监理工作,按照高标准农田的验收标准做好验收检查。通过严格执行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做好工程建造全过程的质量监督管控,保障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发挥水利工程的价值与作用,保障农田系统稳定运行。

2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实例分析

以A 农田水利工程为例,灌区的水需求量情况如下:农业需求为2 2081.7×104m3;工业需求为2 001.3×104m3;居民生活需求为1 850.01×104m3,节水灌溉面积2 647 hm2。此工程建设结合实际需求,推行节水灌溉技术,采取全面的控制措施,打造高品质水利工程。现结合工程实践,总结质控要点。

2.1 工程设计

农田水利工程的品质同设计方案的完整性和质量紧密相关,必须高度重视工程设计。上述工程的设计方案如下。

2.1.1 引水渠

考虑实际需求与未来发展,灌溉系统配套的渠系,要经过时间发展,最终形成高水平的渠系系统。为保证渠系设计的安全性与合理性,设计前组织开展现场勘察,确定最佳的路线方案。根据采集的放线资料和实际调查的地形资料,进行纵断面设计,保障渠道满足实际需求的同时控制造价。对于渠道横断面衬砌的处理,使用的是U 型预制砼板,圆弧的半径设计为0.5 m,渠道的深度为0.82 m,板厚为0.045 m。

2.1.2 沉砂池的设计

建造沉砂池,发挥其沉积作用与蓄水调节作用。

2.1.3 节水灌溉设施

设计方案提出,首部枢纽布置在泵房内,水源首部配套卧式离心泵与压力表等,从而满足实际需求。按照设计方案,各级管路的凸起位置要配置进气阀,确保管路中空气能够有效排除,以免产生负压,保障供水正常。考虑管道安装与检修的便捷性,干管与分干管沿着现有的道路与林带布置,运用胶粘或者承插法进行连接。

2.1.4 田间灌溉工程

建造的工程节水灌溉面积2 647 hm2,共计配置30 个滴灌系统。配套的滴灌带遵循一膜一管与一管二行的基本原则敷设。工程设计的滴灌系统灌溉水利用系数选择90%,月平均耗水强度为6.0 mm/d,灌水器配套Φ16 单翼迷宫式滴灌带。设计的滴灌系统,其首部包括泵房与过滤设备等,经过沉淀处理的水通过输水管运输到水库的下部系统首部。

2.2 工程设备与材料

基于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的影响因素特点,实施质量控制,重点围绕工程设计与材料入手,采取适宜的方法加以防范应对,避免产生质量问题。工程建造期间严格把控设备与材料品质,杜绝使用低劣灌溉设施与材料。质控实践中采取以下措施。

2.2.1 严格把控采购关

明确提出灌溉设施与材料的选择要求,指导工程采购工作的开展。对采购的物资组织质检员进行检查,避免不达标材料进入工程施工现场。

2.2.2 做好使用环节的监督与检查

灌溉设施与材料等受到存储环境与管理因素的影响,极易产生质量问题,影响农田水利工程的建造质量,因此使用前要进行检查。

2.3 工艺运用

在控制质量时,工艺技术的运用管理为关键。组织开展农田水利工程建造前,按照设计的方案,分析采用的技术与工艺重、难点,组织参建人员进行培训。利用三维模拟技术等,模拟施工作业的流程,使得作业人员掌握技术的重难点,确保建造的质量达标。完成每道工序后,组织质检员和监理员等进行质量检测与检查,排查存在的质量问题与隐患,提出整改方案,并落实到工程实践中,打造高品质农田水利工程[1]。

3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策略总结

3.1 贯彻精细化管理理念

根据农田水利工程建造管理实践总结,以往的粗放式管理模式难以实现对质量的全面把控,要达到高标准农田建设的要求,必须要完善管理模式。要贯彻精细化管理理念,以质量影响因素为着力点,围绕材料与灌溉设施等采取全面细致的把控,减少对工程品质的影响。根据农田水利工程建造任务和要求,细化分解质量管理任务,并将其落实到具体的部门与人员,制定符合农田水利工程实际情况的质量控制制度,指导质控工作的开展。结合质量控制的特点设置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根据施工质量管控作业的落实情况与成效进行考核,评估质量管理人员的业务质量,分析存在的不足与问题,实施奖惩制度,进而调动人员的积极性,把关工程建造的质量[2]。

3.2 引入信息化技术手段

基于高标准农田建造要求,组织开展水利工程建造。若想适应质量管理新形势,实现对新技术、新材料以及新设备等的全面把关,保障施工的品质,要积极优化质量管理的方法。实践中引入信息化技术手段,例如BIM技术与智慧工地系统等,辅助设计与施工环节的质量控制工作,实现质量问题与隐患的事前与事中控制,以免影响工程效益。依托信息技术,管理者之间能够进行有效沟通,实时掌握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的情况,有效监督检查各项作业的安全性与质量。通过对数据信息的充分利用,可以降低质量控制的成本,提高工程质量管理的水平[3]。

3.3 运用PDCA 循环法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品质控制,要注重循环管理。结合施工流程和各个工序的特点,提出施工计划与方案,制定质量控制措施,然后落实到施工管理实践中,对施工与管理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检查,发现质量问题与管理问题后,采取整改措施,保障工程建造的质量与效益,形成管理闭环。实践中应积极探索有效的管理方法与手段,并将其应用到高标准农田建造管理实践中,打造高品质工程[4]。

4 结语

综上所述,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质控重点在于设计与施工环节的控制。文章结合实例,分析其在材料管理、工艺管理与设计等方面采取的措施,提出贯彻精细化管理理念、引入信息化技术手段、运用PDCA 循环法等措施。总体来说,水利工程建造的质量控制面临很多挑战,需结合实际采取适宜的控制方法。

猜你喜欢
高标准农田水利农田
论述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管理的要点
达尔顿老伯的农田
达尔顿老伯的农田
山西省2020年建成高标准农田16.89万公顷(253.34万亩)
农田水利工程施工技术难点和质量控制对策
坚持高标准严要求 确保按时保质完工
农田水利工程施工中渗水原因及防渗技术
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及管理措施
农田“高标准”带来农业高效益
“两委”换届发动攻坚——确保啃掉“硬骨头”、实现“高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