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治理的理论渊源、价值意蕴和实践路径

2020-12-17 13:02范根平
关键词:城乡文化发展

范根平

(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100875)

党的十九大指出,“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乡村治理体系”[1],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铸牢乡村发展之根基。[2]乡村治理的提出,不断深化了我们对“三农”问题和乡村发展规律的认识,彰显了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及其建设规律的认识更加全面、深刻,从侧面反映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心实现了战略性调整和转移。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治理形成的理论逻辑起点,有助于我们正确把握乡村治理的内在科学理性,指引新时代乡村治理实践,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力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一、乡村治理的理论渊源

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思想是乡村治理的理论渊源,它分析了城乡产生、分离和对立的过程,预测了未来社会城乡融合及其实现途径,形成了系统的城乡关系理论。

(一)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思想的形成背景

从18世纪中叶开始,资本主义国家先后走上了工业革命道路,实现了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从根本上改变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社会面貌。英国是世界上首个进行并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国家,这次工业革命不仅奠定了现代英国发展的基础,也深刻地改变了资本主义社会关系。

为方便运输原材料,资产阶级修筑了大量铁路、公路等陆地交通设施,客观上加强了城乡之间的联系。同时伴随着资本原始积累的疯狂扩张,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日益深入乡村,大量乡村居民逐渐从长期的与世隔绝、蒙昧无知的状态中挣脱出来,他们争相进入城市,促进了资本主义城市化进程。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一批新兴的工业城市,如利物浦、伯明翰、曼彻斯特等迅速发展起来,大量资本流入其中,这些为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条件。城市化在促进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诸多消极影响。随着大量工人成群涌入城市,城市工业人口迅速增长起来,一系列的城市问题接连产生。由于广大工人阶级受资本家残酷剥削,工资低廉,城市住房昂贵、紧缺,工人被迫生活在拥挤、嘈杂、脏乱的工人街区,这种恶劣的生活环境,加速了疾病的滋生和传播,工人身体每况愈下,不断激化了社会矛盾。马克思、恩格斯时刻关心广大贫苦人民,为改变社会现状,他们深入工人阶级队伍,指出在现有私有制的情况下,这个矛盾无法消灭,只有“消灭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由工人阶级自己占有全部生活资料和劳动资料”[3],实现城乡融合,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矛盾。

(二)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思想的主要内容

马克思在《区乡制度改革和〈科隆日报〉》中,认为“《莱茵报》要求制定城乡平等条例,并且在其系列文章中明确指出这种平等就是城市的区和农村的乡的权利平等”。[4]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第一次提及城乡对立,认为私有制是城乡对立的根源。在《哲学的贫困》中,马克思强调了城乡关系的重要性,在一定程度上,城乡关系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正是由于城乡对立才使人畸形发展,并且指出社会的全部经济史都可以概括为城乡对立的运动。恩格斯在《论住宅问题》中强调只有消灭城乡,才能解决住宅问题,才能实现自由人联合体。

(三)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思想的当代启示

马克思、恩格斯站在社会发展的角度,详尽地论述了城乡关系,指出城乡关系不应局限于现象层面,它还有着更深一层的表达,因为城乡关系的面貌决定了整个社会的面貌。[5]马克思、恩格斯科学地预见了城乡发展趋势,为我们正确认识乡村问题,有效治理乡村提供了理论指导。

第一,资本主义社会的城乡关系从根本上来说是对立的。在资本主义发展早期,随着原始资本扩张,资产阶级势力剧增,对自己在政治上的要求越来越迫切,随后进行了资本主义革命或改革,确立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为尽可能地获得更多利润,大量城市资本相继侵入和占领农村,使广大农村屈服于城市的统治。在这种状况下,工人失去人身自由,彻底依附于资产阶级。城乡对立,从本质上说是资本主义剥削的产物,也是压榨人民的罪证。

第二,城乡对立是可以消灭、且必须被消灭。马克思、恩格斯强调,“消灭城乡对立并非幻想,其日益成为社会化大生产的实际要求”。[6]313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产生私有制,出现阶级分化,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加速了这种分化进程,大量工人被安排在城市生产,广大农村日益萧条,城乡对立的矛盾不断凸显。要从根本上消灭城乡对立,必须废除私有制,铲除滋生这种对立的阶级基础,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密切工业生产与农业生产之间的关系,不断弥合城乡差距,最终实现城市与乡村协调发展。

第三,城乡融合是城乡发展的必然趋势。城乡对立不是永恒的、绝对的,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之间将打破对立状态,逐渐走向融合。“消灭城乡之间的对立,是共同体的首要条件之一”[7],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实现城乡融合,在那里共同联合体将统筹社会生产力,使之提高到能够满足所有人的需求的水平,剥削和压迫将被废除,阶级对立、旧的分工将被消灭,城乡对立的根源得以消除,社会全体成员“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每个人的才能得到全面自由的发展”。[6]371

二、乡村治理的价值意蕴

乡村治理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于对人民群众热切期盼的深刻体悟,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一)乡村治理是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

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体现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种情况在农村地区表现得尤为明显。计划经济时期,为尽快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城市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中心,农村地区更多地为城市提供农副产品,支援城市建设,以此形成了典型的城乡二元体制。在改革开放初期,为集中优势资源,调动一切生产因素,大力提高社会生产力,国家优先考虑沿江、沿海中心城市,以此带动其他地区的发展。经过四十年的持续发展,我国一些主要城市在发展质量、发展效益上日益接近世界发达国家水平。与之相比,广大农村地区依然保留着原貌,发展速度缓慢。随着大量青壮年进城务工,剩下的大多为老弱妇孺,农村呈现空心化、萧条化,已经成为抹不去的“乡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内在地要求城乡均衡、协调发展,既不厚此薄彼,也不顾此失彼。否则,势必造成城乡差距不断扩大,威胁社会和谐稳定,影响经济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统筹城乡发展,努力补齐乡村这块短板,改善乡村生活水平,恢复乡村昔日发展生机,使城乡发展相向而行,共同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筑牢坚实的基础。

(二)乡村治理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关键一步

虽说我国领土广阔、资源储量丰富,但由于人口基数大,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们的发展空间。建国以来的很长一段时间,为推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扩大经济总量,缩短与西方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我国采取的是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生产要素投入大,耗能过多,造成资源趋紧,生态环境持续恶化,人与自然界的矛盾凸显,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遭到严重破坏。在我国的一些乡村地区,生活污水、垃圾遍布,厕所脏乱差,村民饮用水不达标,农田抛荒、可耕地污染严重,整个乡村环境不容乐观。“美丽中国”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契合了人类的根本利益,反映了人民的美好愿望,突出了时代发展的要求。从空间上来看,美丽中国由美丽城市、美丽乡村两部分组成,没有乡村的美丽,就不会有中国的美丽。[8]从时间上来看,推进伟大事业,最困难最艰巨的任务在乡村,最广泛最深厚的根基在乡村,最大潜力最强抓手也在乡村,乡村治理筑起中国发展之未来。

(三)乡村治理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题中应有之义

乡村治理的核心价值之一在于追求并努力实现公平正义,使乡村社会实现新发展。[9]改革开放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整个社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我们取得令世人刮目的成就,创造了东方发展奇迹。当前,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迫切,赋予共同富裕更丰富的内涵。乡村治理正是基于以上现实,旨在使全体人民拥有更多获得感、满足感。为更好地实现共同富裕的伟大目标,习近平总书记高屋建瓴、清晰地谋划了共同富裕路线图,吹响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集结号。从历史上来看,共同富裕始终贯穿于党和国家发展的各项事业,始终是中国共产党的价值追求,始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

(四)乡村治理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根基

乡村治理关系到是否能实现城乡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它是一项基础性战略工程。没有乡村的有效治理,就不会有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我国乡村人口规模庞大,社会关系繁杂,对国家治理能力提出了现实挑战。这就要求党和国家全面地、科学地着手顶层设计,不断完善制度供给,为复杂多变的治理实践确定基本原则和框架,明确各层级之间的关系,以提升国家治理全局的可控性。同时,乡村治理离不开充足的资源支持,如经济资源、政治资源、社会资源、文化资源等,而衡量一个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的重要尺度就是看其能否对资源实现科学合理地配置。这就要求国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调动一切可以利用的生产因素,积极引导市场资源合理流入乡村,为乡村治理提供稳固的保障。

三、乡村治理的路径选择

(一)传承优秀乡村文化,提升乡风文明

自古以来,我国作为传统农业大国,农业发展拥有数千年的历史,创造了灿烂的农业文明。由于农业的主体广泛分布在乡村,因此,可以说,传统农业文明的精华集中体现为优秀乡村文化,包括农耕文化、传统乡俗文化、农村公共文化等。优秀乡村文化经过了历史沉淀,历史上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承得以延续下来,蕴含着中华文化的特征,是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一方面,优秀乡村文化融合了天、人、自然的特点,具有内在的和谐统一,这有助于我们正确地把握人与自然的关系,科学发现自然规律,更好地尊重自然、利用自然;另一方面,优秀乡村文化可以有效规范人们之间的行为和调解人际关系,起着重要的道德规约作用。[10]优秀乡村文化,在很多时候被视为乡魂,是广大乡民赖以生存、发展的精神纽带,维系着乡村的和谐稳定与发展。因此,必须挖掘和传承中华优秀乡村文化,为推进乡风文明打牢根基,留住乡韵。具体而言:一是保护和发展农耕文化。可以保留农具、水利设施、古村落等农耕文化的原貌,让人们记住乡愁。同时,在一些历史悠久、农耕文化丰富的地区,可以考虑发展乡村旅游业,既可以使外来游客亲身体验农耕生活,宣传农耕文化,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又可以带来经济效益,刺激乡村经济发展。二是传承乡村民俗文化。乡村民俗文化是乡民在日常生产生活中创造出来,被共同认可、接受的一种生活习惯,它是乡村文化的“根”。可以结合地方特色和地方文化建设一批特色小镇和示范村,激活乡村民俗文化,让更多人了解、接受乡村民俗文化,进而传播乡村民俗文化。三是培育乡村公共文化,建构乡民共同的精神家园。要不断完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满足乡民日益发展的精神文化需求,例如建立乡村文化长廊、乡村书屋、乡村文化活动室等,提供丰富多样的精神文化产品,既可以传播科学知识,提高乡民文化水平,又可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乡民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营造良好的乡村文化生态。

(二)倡导绿色发展理念,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现代社会,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愈加迫切,更多地关注高品质的生活,包括对清新空气、干净水源、安全食品、舒适环境等的要求。要实现更好地发展,我们绝不能走西方过去那种“先污染、后治理”发展路径,否则势必造成自然资源枯竭、生态环境恶化,既吃祖宗饭又断子孙粮,人类历史上这方面的教训尤为深刻。绿色发展倡导平等、自由、和谐,追求使人成为人,把人从异化的奴役状态中解放出来,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和解,追寻幸福美满的生活。[11]首先,要注重资源的节约与利用。我国广大乡村地区自然资源较丰富,有些甚至还保持着原貌。在发展乡村经济时,要特别重视节约、保护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避免浪费现象。在乡村建设过程中,要坚决杜绝肆意侵占、毁坏耕地行为,牢牢守住耕地这条红线;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要摈弃传统的粗放式生产模式,增加技术含量,提高资源循环利用率;在日常生活过程中,倡导绿色出行、绿色消费,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使节约崇俭、文明健康真正成为每一个人的自觉行为。其次,要注意保护乡村生态环境,实现永续发展。当前,乡村生态环境形势不容乐观,白色垃圾到处可见,农田污染严重,生活污水随意排放,乱砍乱伐时有发生。中国之美关键看乡村,乡村之美关键看生态。生态一旦破坏,在短时间内无法恢复。要加快乡村垃圾处理、厕所改造、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开发沼气技术,禁止乱砍滥伐,封山育林,保护生态环境。最后,发展绿色生态农业,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要把绿色生态产业作为新时代的经济增长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质量与效益双赢。农产品要想走出国门,必须与国际接轨。无公害、绿色、有机、低残留是世界上各国消费者的共识,因此,我们必须以此为导向,大力发展绿色生态农业,拓宽农业产业价值链,提高产品附加值,以便在国际贸易中赢得优势,实现最大价值。

(三)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努力实现共同富裕

贫困作为世界性难题,犹如一道鸿沟,将人们隔离在幸福、自由之外。“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12],中国共产党自建党以来,一直致力于消除贫困。经过全体人民众志成城、戮力同心,到目前我们已稳定解决广大人民的温饱问题,基本实现了小康,下一步即将奔向全面小康的征程。全面小康必然要求每一个人都能享受到改革发展的红利,实实在在体验到获得感、幸福感,绝不能落下任何一个人。然而,在共奔富裕的路上,我们还有上千万同胞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其中很大一部分还处于深度贫困当中,这需要我们群策群力,一起踏上富裕路。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实施精准扶贫政策,通过资金投入、对口支援、产业扶持、异地搬迁等多种渠道,加大了对乡村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的扶持力度,强化乡村道路、供水、住房等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助推脱贫攻坚,乡村贫困人口持续减少,乡村生活条件稳定提升,乡村自然环境持续改善,乡村经济发展水平大幅增强。当前,脱贫攻坚战已进入全面收官的关键期,时间紧、任务重,必须坚定信念,“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西南北风”,稳扎稳打、持续推进,一鼓作气打赢脱贫攻坚战。

(四)扎实进行乡村整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善治道路

只有实现乡村有效治理,才能抓关键、补短板。[13]党中央在综合考察我国乡村历史发展的基础上,仔细结合实际,统筹谋划、高瞻远瞩,提出制定乡村治理规划,建立和完善现代乡村治理体制。实现乡村治理现代化,必须在党的旗帜下,坚守人民立场,紧紧依靠党和人民谋大局、把方向、定规划。针对部分乡村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凝聚力不强等现象,要充分发挥广大共产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主动帮助乡民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密切新时代党群干群联系,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要鼓励乡民、自治组织、社会团体积极参与乡村治理,凝心聚力、集思广益,丰富乡村治理形式。要全力整顿乡村周边环境,依法加大对乡村黑恶势力、非法传教活动、违法犯罪活动打击力度,弘扬科学、法治理念,破除封建迷信,建设法治乡村、文明乡村、平安乡村。

猜你喜欢
城乡文化发展
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促进城乡融合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国企发展如何提高“质感”——以陕汽党建引领发展为例
在城乡互动融合中推进乡村振兴
让城乡学子同享一片蓝天
谁远谁近?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品质提升 让城乡风貌各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