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秀丽,高凤林
(延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延安716000)
毛泽东在论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里,对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在四面白色政权的包围中存在和发展,作了精辟的分析,指出除了军阀豪绅之间的分裂和战争外,“还需要具备下列的条件:有很好的群众;有很好的党;有相当力量的红军;有便利于作战的地势;有足够给养的经济力”。[1]这一科学论断在党中央转战陕北中再次得以验证。在胡宗南进攻陕北的危急关头,党中央毅然作出撤离延安,转战陕北的战略抉择,开始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又一次“长征”,这次“长征”同样是关系到党中央前途和命运的转战。历史证明,转战陕北这一重大的战略决策是正确的,之所以取得胜利是具有历史必然性的。
毛泽东是举世公认的战略家,他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善于从大局着眼,进行战略部署;善于从长远出发,进行科学预见,绝不因小失大。1947年3月到1948年3月为期一年零五天的转战陕北中几次重大的决策,是充满风险,充满智慧的抉择,至今回顾起来,令人叹为观止。
在党中央转战陕北前后,毛泽东的三次战略抉择是至关重要的。
“坚守延安?还是撤离延安?”这是转战陕北前党中央和毛泽东面临的第一次重大抉择。
按照常理来讲,延安不能丢,必须守。道理很简单:延安是红色之都,是党中央毛泽东居住的地方,是全国人民和进步人士称赞和向往的民主圣地,怎能不保而放弃呢?在情感上当时的干部群众是很难接受的。然而,从当时敌我双方力量的对比来看,硬守延安的代价及从长远革命的发展等因素考虑,最终选择后者,即主动撤离延安。当然,对这一重大抉择,必须要有足够的耐心加以解释。毛泽东向指战员和周围的同志及老百姓讲撤离延安的道理。“我军打仗,不在一城一池的得失,而在于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敌人进延安是握着拳头的,他到了延安,就要把指头伸开,这样就便于我们一个一个地切掉它。要告诉同志们:少则一年,多则二年,我们就要回来,我们要以一个延安换取全中国。”[2]176经过认真研究和积极准备,中共中央、毛泽东决定放弃延安,于1947年3月18日全部撤离延安,留下一座空城。
“党中央继续留陕北?还是东渡黄河前往华北?”这是撤离延安后党中央、毛泽东面临的第二次重大抉择。
党中央、毛泽东虽然撤出延安,但是延安周边及整个陕北都处于危险的境地。因为胡宗南的意图不仅仅是要占领延安,更重要的是将中共中央、毛泽东一网打尽或至少要逼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东渡黄河,再待机消灭。蒋介石预言离开延安的中共领导机关只能随处流窜,任何人都不能与他发生联系,如此就不堪一击了。那么,中共中央撤离延安后,是继续留驻陕北还是东渡黄河前往华北?在3月25日子长王家坪会议上,毛泽东力排众议,果断提出党中央应留守陕北并反复阐述党中央留在陕北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这次会议是党中央离开延安以后,五位书记第一次齐聚,经过大家的认真商讨,会议最终接受了毛泽东的意见,即中共中央仍然留在陕北。3月27日,毛泽东电报告知彭德杯、贺龙等人:“中央决定在陕北不走。”[2]177同一天,毛泽东为中共中央起草了《只要打破胡宗南军即可改变陕北局面》的电报。在电报中,他再次告诉贺龙、李井泉、彭德怀、习仲勋等人:“中央率数百人在陕北不动,这里人民、地势均好,甚为安全。”[2]177
“中央五位书记处书记谁走?谁不走?”这是转战途中的第三次重大抉择。
子长王家坪会议决定了“中共中央决定在陕北不走”。但是中央五位书记处书记谁走,谁不走,并未做出决定。而此时陕北的战争环境是非常险恶的,如果把中共中央书记处的五位书记都留在陕北转战,一旦有危险,国民党将会一网打尽,后果将是灾难性的。如果分开行动,即一部分中央领导留在陕北,一部分中央领导过黄河进入较为稳定的根据地,即使有什么不测,也还有另一半中央领导机关在,将会继续推动解放战争的进行。同时,全国根据地的土地改革已是刻不容缓,根据地的建设必须与解放战争同步进行,这些艰苦细致的土地改革工作和根据地的建设,需要中央领导人在安定的环境中指导进行。谁留在陕北?谁东渡黄河?在领袖之间展开了激烈的争论。3月29日,毛泽东等五位书记到达枣林沟村,当晚,毛泽东主持召开了中共中央书记处会议,史称“枣林沟会议”。会上,毛泽东强调“党内分工我负责军事,理应留下”,会议经过讨论,中央最终作出决定: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留在陕北,主持中共中央和人民解放军总部工作;刘少奇、朱德组成中央工作委员会,去河东担负中央委托工作。随后,党中央向各战区发出通知:“为着工作上的便利,以刘少奇同志为书记,组成中央工作委员会,前往晋西北或其他适当地点进行中央委托之工作。”[3]12214月11日,中共中央致电刘少奇、朱德、叶剑英、杨尚昆电报,电报指示,现在晋西北的中央工作机构应分为三部分:一部分回到陕北,一部分去太行,一部分暂留原地不动。中央工作委员会,刘少奇为书记,刘少奇、朱德、董必武将担任华北财经办事处主任。决定中央及军委机关大部分工作人员暂留晋西北,组成后方委员会,叶剑英为书记,杨尚昆、李维汉、邓颖超为委员,杨尚昆为后方支队司令员。[4]这样中央分工协作的所谓“三委分工”,即前委、工委、后委,从此正式形成。
事实证明,毛泽东的英明抉择是党中央转战陕北并取得胜利的关键因素。
胡宗南进攻延安时,国民党动用的兵力达到23万人,而留守在延安的我军只有2万多人。面对极其危急的形势,以什么样的方式和方法克敌制胜呢?首先要有一种必胜的信心和昂扬的斗志鼓舞广大军民。1947年3月8日,延安各界举行了1万多人参加的“保卫延安保卫陕甘宁边区动员大会”,这也是延安军民的誓师会。边区主席林伯渠致开幕词,朱德、周恩来、彭德怀、邓颖超和各界代表相继讲话。会场上口号声、鼓掌声响彻云霄。同日,《解放日报》《边区群众报》也分别发表社论,号召人民保卫边区,消灭胡宗南。其次要动员群众做好积极的防御准备。边区群众在各级党委和地方政府的领导下积极进行转移,有条件的向延安以外的亲戚朋友处转移,疏散牲畜,埋藏粮食,加紧进行坚壁清野,中共中央和各机关及团体、学校普遍开始转移。3月16日,为统一指挥作战,“党中央军委决定,所有驻陕甘宁解放区的野战军部队和地方武装,统归彭德怀、习仲勋指挥”。[2]175-176为了保卫边区,保卫党中央的战略转移,中共中央军委又下令组建由彭德怀担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习仲勋任副政治委员的西北野战兵团。在掩护党中央机关和群众撤离中,西北野战军实行积极防御的作战方针,筑起了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地带部署在延安以南六七十里的临镇、金盆湾、茶坊沿线;第三道防线布置在甘泉地区,阻击敌人。同时,中央军委还命令晋绥第一纵队由晋西北兼程赶至延安以东地区集结。
经过顽强的阻击,有效地掩护了中央和延安各机关学校的快速转移。3月19日上午,延安防御兵团血战7天,在累计以伤亡691人的代价换得歼灭(毙、伤、俘)胡军5200余人的战果后,向延安东北撤离,给胡宗南部队留下一座空城。
西北野战军主动撤出延安后,在彭德怀、习仲勋的领导下,抓住胡宗南集团必将仗恃其兵力优势,急于寻找我军决战的骄横急躁心理,巧妙地利用“蘑菇”战术,将计就计,诱敌深入。即故意以第一纵队一部与敌保持接触,并佯作掩护主力撤退之势,诱敌主力向延安西北的安塞方向追进,而我军主力则秘密向延安东北的甘谷驿、青化砭、蟠龙等地区转移,待机消灭敌人。这样,西北野战军以小部队为“磨心”,吸引胡军在千山万壑间“磨”敌人,磨的敌人饥疲饿困,然后寻机各个歼灭,把打和磨、磨和打灵活地结合起来,整垮敌人,成功粉碎国民党军的军事进攻。毛泽东在《关于西北战场的作战方针》中提出:“目前敌之方针是不顾疲劳缺粮,将我军主力赶到黄河以东,然后封锁绥德、米脂,分兵清剿。”[3]1222“我之方针是继续过去办法,同敌在现地区再周旋一时期(一个月左右),目的在使敌达到十分疲劳和十分缺粮之程度,然后寻机歼击之。我军主力不急于北上打榆林,也不急于南下打敌后路。应向指战员和人民群众说明,我军此种办法是最后战胜敌人必经之路。如不使敌十分疲劳和完全饿饭,是不能最后获胜的。这种办法叫‘蘑菇’战术,将敌磨得筋疲力尽,然后消灭之。”[3]1222西北野战军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精神和“蘑菇”战术的指导,在延安周边与胡宗南部展开周旋,灵活地运用“蘑菇”战术,把敌军拖得疲惫不堪,借机组织了青化砭、羊马河、蟠龙镇三次战役,三战三捷。共歼灭敌人1.5万人,并缴获大量军用物资。
保卫党中央、毛泽东实现战略转移的另一次战役是沙家店战役。1947年8月19日,为粉碎胡宗南对我西北野战军及毛泽东、周恩来率领的中共中央机关的合围计划,经中央军委同意,彭德怀命令西北野战军在敌未形成合围之时,对经沙家店地区东进的敌整编第36师主力,以伏击手段在沙家店地区对该敌发起进攻,歼灭粉碎胡宗南的企图,并报告了中央军委,得到了中央军委的完全同意。8月19日,敌人通过沙家店,逐渐进入我军伏击圈。8月20日上午,彭德怀指挥西北野战军对敌整编第36师发起攻击。经过一整天的激战,共毙伤俘敌6000余人,并缴获大量装备。
沙家店战役使西北野战军从根本上扭转了西北战局,使陕北的战略形势趋向有利,更为重要的是为中共中央领导机关创造了一个安全的环境。彭德怀认为,“这是陕北战局的转折点”“基本上改变了敌我形势。”[5]258毛泽东对沙家店战役高度赞誉,他指出:“沙家店战役是个转折点,沙家店这一仗确实打得好,对西北战局有决定意义,最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了。用我们湖南话来说,打了这一仗,就过坳了。”[2]221又说:“侧水侧敌(指沙家店战役的战场,北面是沙漠,东面是黄河,西、南是无定河和国民党军、回旋余地狭小)本是兵家所忌,而我们彭老总指挥的西北野战军英勇奋战,在短短一天时间里,就取得了空前的胜利。”[2]221
上述几次战役取得胜利,有力粉碎了国民党企图摧毁中共领导机关和消灭西北野战军的重点进攻计划,稳定了西北的战局,为彻底粉碎国民党对陕北的军事进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增强了党中央、毛泽东运筹人民解放军由内线转向外线作战,由战略防御向战略反攻的战略决策的自信和把握。
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形成的根本政治路线,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之一,也是延安精神的精髓所在。中共中央转战陕北期间,党的群众路线理论已经完备,党在陕甘宁边区构建起来的坚实的党群关系,在转战中得到了有力的验证。这一点毛泽东从离开延安时就非常自信,他在撤离延安的第二天,发报给彭德怀:“中央决定在陕北不走。”毛泽东指出:“这里人民、地势均好,甚为安全。”[2]177在枣林沟会议上,毛泽东仍然坚持自己的观点,认为人民拥护我们的地方最安全,中央在陕北安全有保证。这既体现了毛泽东对陕北人民的深厚情感,同时也彰显出中国共产党人对人民群众的充分信任。这种自信和信任,不是短时间内能够建立的,可以说是整个延安时期党的群众路线执行的结果。毛泽东曾经讲过:“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我们到了一个地方,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在人民中生根、开花。”[3]1162
党中央、毛泽东转战陕北共用了一年零五天的时间,行程达2000多华里,走过了12个县,住过38个村庄。这期间如果没有陕北民众的鼎力相助是难以取得胜利的。
在党中央及后方机关、学校转战陕北的日子里,西北各地的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和边区160多万群众都动员起来,勇敢地就挑起了掩护、帮助、支援以及直接参加转战的重任。转战队伍每到一处,当地群众就会将最好的窑洞让出来,最好的被褥拿出来、最好的饭菜端出来,像对待亲人一样;陕北的群众还帮西北野战军运送物资、军火、伤病员,为野战军做向导、传送情报、站岗放哨,这样敌人的一举一动我们都了如指掌,而对敌人却守口如瓶;群众自觉为党中央的安全和中央支队的行踪,保守机密,使敌人像瞎子一样乱撞乱窜,始终找不到目标。正如1959年,台湾编写的《戡乱战史》也说:在西北战场上,“战斗进行中,我军因情报搜集无法进入匪区……影响于指挥及部署之行动不小”。[6]11而共军则“始终凭借其严密的情报封锁,灵活之小后方补给,……尤以陕北原已人烟寥落,匪复利用其地方组织,将仅有之人与物资等可资利用之力量全部撤离,使我军行动之区,渺无人迹:行军作战,均发生极大之困难”。[6]11人心的相背是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陕北人民在最困难的时刻与党中央和西北野战军同甘共苦,生死与共,为陕北自卫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伟大的贡献。时任中共中央西北局书记的习仲勋曾讲:“据1947年3月至1948年2月的不完全统计,全边区参加抬担架、当向导、后勤运输、看押俘虏、修筑工事的民兵民工达218.2万人次,支援牲畜147.8万头,做军鞋92.8万双,筹送粮食120万石,柴草1.2亿斤,动员4.2万青年参了军。”[7]党中央、毛泽东尽管处于转战的特殊时期,但始终将人民的利益、人民的疾苦放在第一位。转战队伍所到之处,总是迅速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进行实地调查,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了解老百姓有什么样的愿望,存在什么样的困难,并着手帮助解决。例如,党中央转战到子长县的王家湾村时,了解到当地春耕劳动力匮乏,便动员全体工作人员帮助群众春耕春播,了解到这里的群众吃水、烧柴困难,战士们就抢着给老百姓挑水、砍柴;转战到靖边的青阳岔时,正值农历清明节,陕北人过清明节有吃煎饼的习俗,当地群众就将这些吃食送给部队和首长,但都被婉言拒收。1947年12月,毛泽东在杨家沟会议上指出:“只要我们能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任群众,紧紧地和群众一道,并领导他们前进,我们是完全能够超越任何障碍和战胜任何困难的,我们的力量是无敌的。”[3]1260党中央转战来到佳县,时值沙家店战役期间,毛泽东和佳县县委书记张俊贤有一段谈话,当毛泽东问及野战军需粮食不够怎么办时,张俊贤回答说,粮食不够,可以杀羊、杀驴。毛泽东笑着说:“你把驴都杀了,明年老百姓种地怎么办?”张俊贤说:“只要能打败胡宗南,我们用镢头挖地也能种进去。”[5]257一段多么感人的对话,折射出这一时期的人民军队和陕北老百姓之间的亲密关系,折射出陕北人民对共产党的信任。毛泽东出席佳县区委书记和区长联席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毛泽东要求干部重点搞好当前的土地改革、土地问题,满足农民的愿望,这是我们获得战胜敌人的最基本的条件。最后,为勉励大家,应佳县县委书记张俊贤等同志的要求,毛泽东在准备好的一块白布上为佳县县委写下了“站在最大多数劳动人民的一面”的题词。[8]毛泽东代表着中国共产党的立场,表达了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和始终为最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的初心和使命。
党中央、毛泽东到达吴堡县川口村以南的园子塔渡口,这是转战陕北的最后一站。就要离开这块生活战斗了13年的黄土地了,毛泽东的心情是不平静的,他对前来送行的人们说:“我马上就要过黄河了,来不及向陕北老乡们告别,请你们转达我对他们的问候,谢谢他们一年多来对我们的大力支持。告诉陕北人民,我们不会忘记他们对共产党、对人民解放军的一片深情和友谊。”[9]当毛泽东登上黄河岸边高高的石砭,望着对面连绵起伏的陕北高原时,深情地说:“陕北是个好地方啊!”[5]263
党中央、毛泽东转战陕北的路线都在延安以北,这里的地貌类型属黄土丘陵,很多地区山大沟深,梁、峁、沟、塬等是其普遍的地貌,这种地貌相对于一马平川的平原有着一种天然的隐蔽性,即便与敌人距离很近,但只要隔了一座山、一道梁,仍然是不易暴露的,这对当时处于战略防御的党中央转战来说是极其有利的。例如,毛泽东自离开延安后,住的时间最长的村庄是位于安塞县的王家湾,王家湾地处安塞县与靖边县的结合部,位于安塞东北50公里处。当时是一个只有17户人家的小山村,100多口人分散地居住在村子西面的山坡上,坡底有一条小河从村中流过,沿着小河是一条与外界通行的道路。村子四周沟壑纵横,山峁起伏,交通十分不便,村子距大理河川道还有20多华里的路程,而正是因这样的地理地貌环境,使它对党中央、毛泽东的安全十分有利。所以党中央、毛泽东从1947年4月13日进驻王家湾,6月8日离开前往靖边县的小河村,在王家湾共住了56天。期间毛泽东在土窑洞里,起草了114份电报和《蒋介石政府已处在全民的包围中》的著名评论,不仅指挥了西北野战军作战,而且指挥了全国各个解放区的自卫战争。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在访问苏联后回到哈尔滨,在回忆当年的情景时,对东北局的负责同志说:“胡宗南进攻延安以后,在陕北,我和恩来、弼时同志在陕北的两孔窑洞里,指挥了全国的解放战争。”[10]32随行的周恩来感慨地说:“毛泽东在世界上最小的司令部,指挥了最大的人民解放战争。”[10]32
党中央、毛泽东在转战过程中遇到的几次危险,最后都能平安脱险,除了毛泽东机智的判断、群众的鼎力相助,无不与这种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有关。例如,离开王家湾往靖边的小河转移当天,就是因为接到侦查员的报告说国民党军刘茂和董钊先头部队从西面和南面向王家湾扑来,大约中午就到达离王家湾只隔一个山头的平桥地区。敌人的枪炮声清晰可辨,情况万分危急,必须马上转移。当时在毛泽东身边的警卫战士只有200多人,毛泽东沉着应对,一面安排警卫处长汪东兴带领一个加强排阻击敌人,一面率领其余人员立即转移,在王家湾向导白生才的引导下,毛泽东和中央前委离开王家湾,上山往北面小河方向走,毛泽东在泥泞的山间小道中冒雨前行,和大家一样全身都被淋透,经过一夜紧张而又艰难的行军,终于在第二天早晨到达小河村。可刚到小河村,敌人又追击而来,已经看见对面山上到处都是敌人,连说话声都清晰可辨,直线距离只有二三百米左右。这时,任弼时下令:“向山上极速前进,要肃静行军三不准打手电,不准喧哗,也不准抽烟!”[11]就这样凭借着勇气、智慧,凭借着转战队伍严密的军纪,也借助着有利的地形,党中央、毛泽东在敌人的眼皮子底下机智穿梭,成功转移,化险为夷。
综上所述,党中央、毛泽东转战陕北的胜利,是毛泽东思想的伟大胜利,是人民战争的胜利,是党的群众路线的胜利。应该说转战陕北的一年零五天是对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前十二年形成的伟大理论和伟大实践的全面检验,它们共同构成中国共产党延安时期的辉煌历史。转战陕北极大地鼓舞了全边区及全国人民的战斗意志和胜利信心,彻底粉碎了国民党对陕甘宁解放区的重点进攻,扭转了全国解放战争的局势,促进了全国解放战争由自卫防御进入战略进攻的进程。由此以来,党中央转战陕北,事实上大大缩短了全国解放战争的时间,为全国提前解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