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 燕
(溧阳市中医医院 江苏 溧阳 213300)
甲状腺癌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内分泌系统恶性肿瘤,具有发病隐匿、危险性高的特点,必须尽早诊断、尽早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作为比较常见的一种甲状腺癌类型,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且呈现年轻化趋势[1]。一般而言,对于甲状腺乳头状癌病灶最大直径不足1cm 的情况,诊断难度非常大,导致非常容易错失最佳治疗时机,影响患者治疗效果与预后。对于甲状腺乳头状癌来说,如果能够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就会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改善远期预后。所以,怎样提高甲状腺乳头状癌早期诊断准确性成为了临床研究的重要课题。现今,超声以操作简便、分辨率高、无创、可重复性好、廉价等优势,成为了临床疾病诊断的首选方式,在甲状腺乳头状癌诊断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基于此,本文将56例2018 年1 月—2020 年6 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选为观察对象,探讨超声诊断价值。现予以报道如下:
将56 例2018 年1 月—2020 年6 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选为观察对象,其中女性患者48 例,男性患者8 例;最小年龄为26 岁,最大年龄为49 例,平均为(35.64±3.28)岁。
所有患者均给予超声诊断,仪器选用三星RS80A 超声诊断仪、飞利浦EPIQ5 超声诊断仪、飞利浦EPIQ7 超声诊断仪,具体操作如下:取患者仰卧位,将颈部完全露出来,把探头放在颈前甲状腺处,给予多角度检查,观察甲状腺及其周围淋巴结情况,同时对甲状腺外形、大小、形态、边界、肿瘤数量、内部回声、包膜以及周围是否存在声晕进行认真观察,并给予血流成像,观察肿瘤内部及其周围血流分布情况。
总结分析患者声像图特征。血流分型:无血流为Ⅰ型;肿瘤内部无血流或者血流较少,周围可探及血流为Ⅱ型;肿瘤内部血流丰富,周围无血流或者血流较少为Ⅲ型。
将数据录入Excel 表格中,用百分数形式表示。
56 例患者中,实性结节56 例,占有比率为100.00%;低回声结节46 例,占有比率为82.14%;结节内可见砂粒状、点状钙化35 例,占有比率为62.50%;结节边界模糊,形态不规则,呈浸润性生长29 例,占有比率为51.79%;纵横比>1 为27 例,占有比率为48.21%;血流信号为Ⅲ型39 例,占有比率为69.64%。
近些年来,甲状腺癌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其中最为常见的类型就是甲状腺乳头状癌,约占甲状腺癌发病率的80%,且多见于女性群体[2]。有关学者研究认为,并不是甲状腺乳头状癌发病率越来越高,而是超声技术越来越先进,应用越来越普遍,使得甲状腺乳头状癌检出率越来越高。现今,对于直径超过2mm 的肿瘤,均可以利用超声检出,因此,临床疾病检出率越来越高。
随着超声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应用,逐渐成为了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的重要方式,效果确切,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本文研究表明,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声像图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实性结节;低回声结节;结节内可见砂粒状、点状钙化;结节边界模糊,形态不规则,呈浸润性生长;纵横比>1;血流信号为Ⅲ型。此结果与相关文献[3]报道基本一致,由此证实,超声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价值非常高,影像学特征明显,能够为早期诊断与治疗提供可靠的指导依据。对于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来说,癌细胞呈现重叠排列状态,间质成分比较少,不会形成较为强烈的散射界面,所以主要表现为实性低回声病灶;与此同时,乳头状癌呈现浸润生长,和正常组织间没有包膜间隔,表现为边界模糊、形态不规则。有关文献研究表明,甲状腺良恶性病变都存在钙化现象,根据钙化灶大小可分为微小钙化(直径≤2mm)与粗大钙化(直径≯2mm)[4]。对于良性病变而言,钙化灶形态不规则,主要表现为颗粒状、针尖状、片状;针对恶性病变来说,癌细胞生长快速,供血不足,导致组织坏死,形成钙盐沉积。尽管无法根据钙化现象直接对病灶良恶性予以判断,但普遍认为微小钙化对甲状腺癌诊断有着比较高的特异性。甲状腺乳头状癌钙化可能是癌细胞快速生长,组织过度增生,导致部分钙沉积;或者病灶自身分泌钙化物质引起。在临床诊断中,必须对沙粒样钙化与浓缩胶质进行鉴别诊断,对于胶质而言,超声呈现为点状强回声,后方伴有彗尾征,属于良性病变的特异性征象。除此之外,对于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来说,会形成大量新生血管,加之甲状腺本身血供丰富,导致超声诊断血流信号时无法准确判断是否形成新生血管[5]。然而,对于实性、血流丰富的病灶而言,恶性概率非常高。经临床研究发现,病灶血流丰富情况主要取决于病灶大小,如果病灶比较大,增殖速度比较快,代谢比较强,易形成不规则的丰富血管。
在甲状腺乳头状癌超声诊断中,应与以下病变予以鉴别诊断,以此更好的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依据。(1)与甲状腺腺瘤进行鉴别诊断。在甲状腺腺瘤超声诊断中,声像图特征为病灶边界清晰,形态规则,呈现为水平位生长,周围伴有低回声晕圈,无砂粒样钙化,偶尔可见强回声粗大钙化灶,血流信号为环状[6]。(2)与甲状腺髓样癌进行鉴别诊断:在甲状腺癌中,髓样癌也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类型,占有比率在3 ~10%之间,主要源自甲状腺滤泡旁细胞。经实验室检验可知,甲状腺髓样癌患者降钙素含量明显增多,与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相比,其预后效果更差,非常容易出现转移情况,对放化疗并不敏感。在临床诊断中,如果怀疑是甲状腺髓样癌,可对患者降钙素含量进行检测,以此准确判断病变类型[7]。(3)与甲状腺滤泡癌进行鉴别诊断。对于甲状腺滤泡癌而言,主要呈现类似睾丸样回声病灶,周围存在声晕,血流信号为环状。在临床诊断中,甲状腺滤泡癌与滤泡瘤的鉴别诊断难度比较大,无法利用细针穿刺活检予以准确鉴别,需要给予病理切片诊断。(4)与亚甲炎进行鉴别诊断。对于亚甲炎患者来说,普遍存在感冒病史,患区伴有压痛,经超声检查,声像图呈现低回声区,无砂粒样钙化,也没有明显占位效应,血流信号丰富[8]。
然而,在本次研究中,因为病例选取数量比较少,区域范围比较小,导致研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无法代表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超声诊断的所有情况,所以,可以通过适当增加病例数量、扩大区域范围等方式,提高研究结果准确性,为甲状腺乳头状癌超声诊断提供可靠的指导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