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海门市瑞祥小学 樊健美
在小学阶段,概念学习是数学学习过程中最关键的构成部分,小学生数学概念的学习过程是对数学知识中的数量关系以及空间形式等相关本质特征进行认知以及接受的过程。然而,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为了能够有效应对升学压力,很多教师都会采用题海战术的方式,要求学生机械地背诵这些概念,很显然不能顺利实现教学目标。在“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下,教师要善于从以下三方面进行数学概念的优化教学。
通过生活化的教学方式,能够促使教师改变自己传统的教学方法,推进学习模式的变革,既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兴趣,也能够更显著地促进数学思维的积极性以及活跃性,立足于生活引入概念,和小学生的认知特点以及认知规律相吻合,更容易引发小学生共鸣。
例如,在教学“平移和旋转”的概念时,我首先要求学生认真观察生活中一些比较熟悉的实例,如:门框的上下两条边、电梯的运行以及风车、电扇的旋转等等,这些都是学生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和现象,所以能够形成具象化、生动化的物体认知,能够更准确地把握各自的属性,并从中提炼出共同属性,然后基于抽象完成本质属性的归纳,实现对概念深入透彻的理解。又如,在教学《小数的初步认识》时,可以为学生创设超市购物的场景,了解超市中的商品价格,如一支铅笔为0.5 元,一条小毛巾为5.9 元,要求学生将商标上的价格和整数展开对比,由此顺利引入小数的概念。同时,结合对比过程将学生的目光聚焦于其中的关键概念:小数点、整数部分以及小数部分,然后基于这部分概念抽象出小数的概念。再如,在教学“角”的过程中,要求学生自主找一找在生活中哪些地方能够看到角?还可以引入学生之前已经见过或者使用过的三角形物品,例如三角板、红领巾等等,这样就能帮助学生成功架构角的表象,由实物抽象成各式各样的角,通过对这些角的观察,由学生自主提炼出其基本特点,完成角的概念的自主架构。还有在教学《年、月、日》的过程中,以情境的方式导入新课:“小红今年12 岁,但是她一共只过过三次生日,你知道为什么吗?”学生的眼睛中充满疑惑,于是我顺势继续提问:“大家想不想知道其中的奥妙呢?”通过问题设置勾起了学生的好奇心理,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进而可以顺势导入数学概念。
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着手组织概念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以及认知规律,而且有利于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充分体会到数学知识和我们的生活之间所具有的密切关联,而且能够从中体会到数学这门学科所具有的现实意义以及实用价值,进而有利于提升概念教学的实效性。
根据心理学的相关研究可以发现,通过动手操作的方式有利于促进高效学习,依托于独立操作以及思考,能够使学生的思维得以充分发展。所以,在教学数学概念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小学生活泼好动的天性,为学生设置各种各样充满趣味性的游戏和活动,使学生可以在这一过程中充分体会数学概念,进而感知概念的形成过程,既有助于深化对概念的理解,同时还能够显著促进数学思维的发展。
例如,在教学《可能性》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何为可能性、如何预测事件的可能性,我为学生设计了游戏活动:在一个盒子中,提前准备好9 个苹果模型以及1 个橘子模型,要求学生在这个盒子中任意摸出一个模型并展开思考:你所摸到的模型可能是什么?具有多大的可能性?很多学生都认为摸到苹果的可能性较高,也有部分学生认为应该是橘子的可能性更高。那么究竟哪个可能性更高呢?学生就此展开思考、猜想以及验证的过程。通过这一过程,学生可以发现生活中事件的发生会存在一定的可能性,而且可能性存在大小之分。之后,我带领学生玩转盘游戏以及抽奖游戏等等,通过这些充满趣味性的游戏活动,极大地提升了学生参与学习和探究的兴趣,不仅能够对可能性发生的概率产生深入探究,而且能够准确运用相关用语,如“一定、偶尔、不可能”等等。
针对概念的巩固,需要立足于对概念的理解这一基础上,才能实现灵活运用和有效巩固。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准确把握学生对概念的掌握程度,结合多元形式设计经典题目,使学生能够基于所学习的概念进行有效的举例、推理,并完成计算、作图等相关步骤。在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就是要将掌握的概念应用于实际中,基于举例的方式,帮助学生深化对概念的理解和认知,同时也有利于强化巩固,这样才能够将抽象的概念进行具象化展示,这样的教学举措和学生的认知特点以及认知规律相吻合。
例如,在完成“圆柱”概念的学习之后,我首先要求学生举出生活中的实例,有学生认为可以是笔筒,也有学生说可以是杯子。通过这一过程,可以帮助学生深化对圆柱的理解,也有助于强化记忆力,全面提升学生对这一概念的灵活运用能力。这样的概念教学是具有深入性的,能够有效地引导小学生进行概念内化,以此促进他们概念学习高效进行。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针对概念的教学需要通过和学生之间的不断磨合,而且需要一个漫长的时间,教师必须要坚持不懈,也要积极汲取有效的教学经验,这样才能促使学生在实际学习的过程中得以进步、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