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经济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改革刍议

2020-12-17 06:50:20贺团卫咸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营销界 2020年20期
关键词:大学生

贺团卫(咸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前言1

自2014年9月,“大众创业、万众创业”的理念提出,“互联网+”计划行动的脚步正式开启。一系列的“互联网+”创新创业相继出现,例如移动互联网、云计算、数据、物联网等,这些都与现代制造业紧密相连,将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互联网金融方面行业的发展推向了高潮,积极拓展国际市场。此外,网络强国战略观点的出现,国家制定了相关政策,国家政策的颁布,让当代大学生创新创业有了新的发展方向,创业思路得到扩展,与此同时,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也有了新的挑战,对其要求更是有所提高。

■大学生在“互联网+”背景下的创新创业机遇

(一)网民总量不断上升

据统计,在2016年我国的网民数量高达7.10亿,6月数据表明,半年间,网民新增数量有2132万人,增长率达到了3.1%,与2015年下半年的增长率相比较,是有所提升的[1]。互联网的普及率是51.7%,与2015年底对比,提高了1.3个百分点。而手机网民的数量已达6.56亿,对比2015年底,数量增加了3656万人。手机网民的比例从2015年底,从90.1%上升到92.5%,手机在所有上网设备中,占比成为了最大的部分。

“宽带中国”的不断普及,互联网的各种基础设施日渐完善,国家也大力给予各种扶持,2016年,国家相关部门提出有关“互联网+政务服务”“互联网+流通”“互联网+制造业”等这种理念,加快了互联网与各行各业的有效融合。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用户数量也不断上升,在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下,“互联网+”为创新创业提供了无限可能。

(二)大学生竞争优势

在传统行业中,创业要求对于资金、经验及资源都很高,这对刚创业的大学生来讲,与其他有经验的创业者相差较大,处于劣势。但是“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完善的体系还未成型,大学生也好,其他人群也好,都是在探索的阶段,在无形之中,将大学生与其他有经验的创业者之间的差距缩小[2]。其中大学生对于新鲜事物比较敏锐,对于潮流更能紧跟脚步,在市场的选择、拓展上反而有独到的见解。

(三)互联网促生的创新思维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其出现为信息的沟通进行了有效的资源交换,使交流知识和分享生活两方面的产业进行融合并优化。例如目前生活中最为便利的平台“俺的农场”,将农产品通过网络平台进行销售,对农产品缺乏的问题进行了改善,增加农民收入,解决了农产品滞销的问题,也更加符合新时代背景下的购物方式[3]。类似这种的传统行业,在互联网的发展下,衍生了新生产业的良好前景。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具有的优势

(一)生于互联网时代,对网络熟悉度高

当代大学生多为00后,可以说是伴随着网络成长,作为新一代的大学生,生活中处处都有互联网的影子,所以对于网络的应用信手拈来,能够娴熟的运用各种网络技术,获取所需的各种信息资源,这也使当代的大学生在知识方面的了解更为全面,视野更加开阔,阅历更加丰富[4]。此外,还具有极强的观察能力、强大的信息搜索能力及对未来发展趋势的准确判断,种种优势,让他们能够更加精准的找到互联网和传统行业两者间的联结点,继而进行二次创新。

(二)执行能力较强,设想大胆,勇于尝试

从目前的社会现象、社会报道中可以看出,当代的大学生有很强的主见、执行力,但是近些年来看,很多大学生在毕业后与选择工作前的真空期现象越来越多,这期间会进行旅行、游学,以此来体验人生,跟以往的毕业大不相同,以往的大学生毕业后多会立即进行就业选择,可能连一个月的空档都不会出现,在看待问题方面,更是敢想敢做,使当代大学生具有较强的行动能力,让创新创业的过程中更加有魄力。

(三)推崇开放式管理,对陈旧的体制比较厌恶

陈旧的管理制度已经无法满足当代大学生的个性需求了。在工作中,更多大学生都比较喜欢宽松、舒适的工作环境,推崇西方的开放管理、弹性制度,对于自身的时间、工作计划可以有充分的安排[5]。对于这些约束,极其厌恶,在大学生的创业中,这也是推动大学生创业计划的前期动力。此外,对于行业的选择、认可,也是让大学生决定放手一搏的重要原因。

综上所述,当代大学生在前期创业时,一定要具有以上三点的素质,敏锐性、行动力、开放的态度,这可以使大学生能够抓住创业契机,并勇于实践。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促进路径

(一)在政策上加强扶持力度

“互联网+”发展背景下,政府相关部门要顺应时代,及时制定符合当前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的创业需求、意愿、形式,对于不适合的措施和政策要及时进行调整,从根本上扶持大学生创业,进行有效支持。近些年来,很多地区都颁布了多项政策,用来鼓励大学生创业,享受税收优惠、资金支持。但是,还有部分政策,并没有明确指定相对应的细则,所以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很多政策并不能发挥充分的作用。

(1)住房提供保障。如今的住房问题,已经成为了全国的重难点民生问题,同样,大学生创业也要面对这个问题,所以,对于符合政策要求的大学生,可以提供经济适用房、公租房、廉价房,以此来解决创业大学生的后顾之忧。

(2)税收进行优惠。很多大学生在行业选择方面,都会选择科技企业,对于此类企业,国家应当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特别是高校毕业生的微利小型企业,保证大学生创业能够享受到国家的税收优惠政策。

(3)对互联网创业进行鼓励。对于发展环境,尽可能的宽松,对于电子商务方面的前置审批事项,进行全面清理,合理的降税减负、加大金融服务支持、公平竞争,对于符合条件的互联网企业,进行鼓励。

(二)完善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体系

(1)高校中完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自2016年起,创业课程成为必修课的学校越来越多,对于创业教育的提升来说,是非常好的促进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创新思维。但是对于创业指导来讲,有关的教师资源仍旧薄弱,很多授课教师也没有丰富的创业经验,在授课过程中,理论教学比较多,实践教学比较少。所以,对于条件允许的高校,建议成立相关的教研室,聘请相关专业的创业老师进行课堂讲授,从而完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

(2)网络技术公共课程的开设。在“互联网+”背景下,创业的人才不一定都是网络技术专业的学生,文、理科等不同学科的学生,同样会有创新的创业理念,但由于专业知识的限制,更多大学生仍旧在策划、推广等方面停滞不前,“互联网+”新时代下,高校应该设立相关网络技术的公共课程,让更多的学生可以解除到网络技术知识,培养更多的复合型人才,对创业产生强有力的推动。

(3)创业实训基地的建立。创业实训基地可以为创业大学生提供良好平台,推动科技创新,更好的为实体经济转型升级提供服务,促进众创空间的专业化发展。高校建设众创空间,可以更好的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相比较于传统的实习基地来讲,在管理经验等方面,都可以有效提升。除此之外,实训基地可以使有志大学生提高创业实操性。

■结束语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校在大学生就业问题方面来讲,要合理运用,为当代大学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深入探究创新创业,促进大学生就业。让大学生积极接受创新创业训练,深刻了解创业,可以准确的将自身的未来就业选择进行定位,互联网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进行有效结合,可以使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加强、提高。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大学生电子商务、创业实践都得到了有效推动,大学生就业问题得到解决,带动国家经济繁荣、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大学生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今日农业(2021年15期)2021-10-14 08:20:06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黄河之声(2017年14期)2017-10-11 09:03:59
大学生缴存公积金,这个可以有
新大学生之歌
北方音乐(2017年7期)2017-05-16 00:32:46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从8 个字看大学生的政治认同
大学生实习“注水”谁之过
教育与职业(2014年7期)2014-04-17 18:46:57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中国火炬(2013年7期)2013-07-24 14:1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