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宁(青海民族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绩效管理成为行业行政管理重要举措,基层税务机关作为国家重点部门,实施绩效管理尤为重要。基层税务机关主要对税收进行管理,同时为纳税人做好服务,但在基层税收阶段,如何客观、公正、准确评判基层税务干部工作质量,充分发挥基层干部工作积极性,为税务部门首要考量问题,为将上述问题有效解决,构建完善绩效管理制度刻不容缓,全面提升基层干部工作积极性,使税收工作质量及效率大幅度提升。
基层税务系统实施绩效管理后,在管理观念上,将考核与应用实现并重;在管理内容层面,将传统单一考核内容有效扩展,涵盖计划、考评、实施及应用等多方面考核;在管理制度层面,将传统自考自评管理模式转变为,绩效评委会组织各部门自考自评同时实施上级考评。具体而言,首先将责任制度予以明确,通过将相应责任明确至具体岗位及个人,有效解决基层税务分工不清出现问题难以深究至人。因绩效信息系统留有记录,所以在系统指标被扣分后,均有章可循。其次,提升基层税务系统组织绩效。构建以绩效为核心信息系统,实现考评目标。绩效考评涉及众多方面,以百分制实施,各个基层干部每天可登录系统进行查看,将到期工单进行查看,并进行分析发现存在问题,制定针对性解决方案。日常各项指标各部门及单位监督力度大,所以扣分几率较小,若想获取理想成绩,需努力进行加分。最后,绩效管理考评将纳税人予以介入,将纳税人满意度作为考评参考依据,提升基层税务体统整体形象,使在传统以上之下考评模式上予以创新,增加纳税人意见,提升基层干部服务意识[1]。
(一)基层人员认识存在片面性
因实施绩效管理模式,基层税务公务员处于被考核对象,所以以上之下整体推行难以获取支持。因基层公务员对绩效管理认识缺乏,观念较为落后,主要表现在参与绩效管理工作积极性不高,对绩效实施重视程度有待提升,以不良心态应对,短时间内难以适应绩效管理要求。同时因对绩效管理没有系统培训,所以通常为边工作边学习,使其具体指标难以明确,绩效管理难以落实。此外,部分干部对绩效考评系统使用过于重视,而对绩效优劣成因没有予以重视,使考评成为工作核心,而使全面、系统计划、考评、反馈、落实流于表面形式。
(二)缺乏完善的管理机制
管理机制主要将管理系统结构、联系、功能及应用集于一身。管理机制立足于客观规律层面,在组织结构基础上,构建各个子机制,为客观管理提供参考依据。当前,税务管理部门实施的绩效管理制度,存在明显“碎片化”现象,未能将组织结构、目标、资源等充分整合利用,主要表现为:第一,人员结构设置不合理,基层税务干部老龄化较严重,难以按照理论实现绩效考核。第二,部门协调不顺利。通常下发工单由主办及协办部门协调工作,但实际进程中主要由主办部门承担,而协办部门未有参与。
(三)绩效管理缺乏协调性
绩效管理由计划、考核、实施、反馈及结果组成,具有全面性及系统性特点。在基层税务应用中,过度将绩效考评予以重视,对绩效管理有所忽视,实施反馈进程中,上级机关存在隐瞒现象,所以应将考核对象及考评人角色进行更换。绩效管理具有良好的协调性,不仅可提升管理水平,而且能将管理中各项阻力有效降低。当前基层税务考评中,对税务人员考核结果仅止步于单一层面,如部分反映考核等级、部分体现领导评语,没有对考量被考核对象反映。
(四)指标设置不合理
国家税务局设计的绩效管理体系,主要为以上之下模式,致使税务机关在规划绩效管理指标时,出于时间及效率层面考量,根据由上而下制定指标体系,其他群体参与度较低。而由上级为下级制定相应标准,难以实现对绩效指标共同探讨、集思广益,使指标设
置与工作实际开展存在偏差,降低绩效评估科学性及合理性。
(五)人员缺乏和谐性
首先,在人员层面而言,税务人员存在不同程度抵触心理。绩效管理作为国家税务局系统性工程,其实施方针予以明确,能否将其全面贯彻于税务全过程,对各级税务干部而言,不仅考量心理能力,而且检测执行能力。但当前基层部门干部不想成为被考核对象,所以内心存在排斥,加之税务系统绩效管理模式将主要压力指向基层税务机关,极大程度加大基层税务干部压力。其次,考核指标实现精细化管理,使全过程全面覆盖考核,对存在弹性指标没有进行合理设计,存在指令及要求较多,忽略工作人员态度及表现评价。最后,对基层税务干部自身意见有所忽略,以扣分排名形式较多,而且在扣分时,没有及时帮助干部进行寻找问题,形成人人自危局面,使干部对绩效管理存在排斥心理。
(六)绩效结果缺乏可行性
因公务员管理体系和薪酬构架等局限,税务干部薪酬、津贴等为固定,难以将绩效结果客观、公正体现在薪酬分配中,只能将其作为等级评定或评优评先参考依据。同时,在实际应用中,绩效考核没有充分体现在基层干部晋升、提报、工资晋升等方面,致使绩效考核主要领导及年龄干部有促进作用,对其他干部提升效果不明显。
(一)加大宣传力度,提升人员认识
若想使基层干部对绩效管理有正确认识,并深刻理解实施重要性,需对基层干部加强培训及宣传,使基层干部切实感受绩效管理积极作用。譬如,开展绩效管理培训会、组织绩效管理讲座等帮助基层干部转变自身观念,在思想层面达成高度统一,将抵触情绪转化为积极参与,树立正确态度及观念,全面支持税务系统绩效管理工作开展。
(二)构建完善的考评管理机制
根据基层干部主要特点,结合绩效考核核心内容,建立完善的考评管理机制,主要可从三方面考量:其一,将考核数量及质量统一,采取双向考评模式,不仅对工作人员工作数量进行考评,而且需涉及工作质量评价,若只保证其中一项,则按照相关制度扣分。其二,将考核力度需加以考量,对部分量化及不能量化隐性指标需全方位考量,避免出现成果多扣分多现象。其三,建立计算机考评系统。根据各干部岗位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的工作日志和工作底稿,要求干部将每天工作内容写于日志中,其中包括工作数量、资料等,相关人员按照数量及要求进行整合,自动生成考核结果,以此避免考核口径不统一现象,同时也节省人力及时间,实现计算机考评模式灵活性[2]。
(三)确保各环节协调统一
将绩效管理各环节予以明确,保证其具有高效协调统一性。在绩效考评推行中,遵循公平、客观原则,加强考评及被考评部门间沟通协调,尽可能施行上级考核下级政策,可深层熟悉掌握税务系统情况,避免绩效反馈流于表面,难以反馈真实基层状况。同时构建全过程绩效沟通制度,使在绩效计划实施阶段,管理人员将干部出现的问题予以指出并辅导及改正,了解干部工作中所遇困难给予针对性帮助,确保绩效管理各环节实现协调统一性,为检测绩效目标实施状况予以评估。
(四)优化指标设置
在进行指标设置中,具将其操作性及科学性予以考量,坚持定量与定性相融合,以定量为主、定性为辅原则。其中定量指标包括,计算机自动生成和人工考核打分;定性指标由各层面综合评定进行打分,如采用360 度绩效考核评估模式,使管理者能全面掌握干部绩效信息,包含干部领导、同事、下属等评价,使定性评估更加客观,促进绩效管理良好发展。
(五)积极营造绩效文化氛围
绩效文化为绩效管理重要基础,一个组织能否使成员获得高度认同感尤为重要,与绩效管理实施成功与否息息相关。一方面,需将税务文化观念予以明确,需明确三个理念,即服务理念、责任理念、差别理念。服务理念为纳税人做好服务为税务机关获得绩效基础,责任意识为税务部门实现绩效主要意念,差别观念实现差异化管理,将奖惩机制予以实现,使优秀人员得以展现。另一方面,营造良好的绩效文化氛围。加大宣传力度,使税务部门能充分认识绩效管理优势,将自身抵触情绪予以消除。同时,树立绩效优秀先进人员,形成乐于助人、积极向上、相互支持、努力奋进等良好氛围,使基层干部全面支持绩效管理实施。此外,绩效文化需建立以人文本理念,激发基层干部工作积极性[3]。
(六)深层扩展绩效结果运用体系
实施绩效管理,其目的不仅仅为“考核”奖励及惩罚,而是调动干部工作积极性,提升工作质量及效率。所以允许干部在工作中出现错误,管理者需对其成因予以分析,制定针对性改善措施,为日后工作奠定基础。同时在运用绩效结果方面,应注意如下几点:第一,将考评结果作为薪酬调整依据,在法律规定范围内,尽可能多设置奖励机制,使绩效优秀人员获取具体利益,与干部晋升选拔挂钩,培养工作积极、有潜力的干部。第二,将考评结果与干部教育培训挂钩。根据考评结果,将干部存在的不足予以分析,制定针对性培训计划方案,提升干部综合素养。第三,将考评结果作为晋升依据,实现人员配置优化目标,使各个干部能各尽其才。
绩效管理对税务系统工作顺利开展具有重要作用,所以相关管理人员应对其予以重视,在绩效管理实施中因各类因素影响,使其难以落于实处,相关部门需立足税务系统实际情况,结合基层干部特点,从人员认识观念、制度完善、指标优化、文化氛围等方面予以加强管理,才能实现绩效管理积极作用,提升税务工作效率及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