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场新生仔猪流行性腹泻防控措施

2020-12-17 00:05
猪业科学 2020年8期
关键词:保温箱流行性毒株

刘 涛

(信阳农林学院,河南 信阳 464000)

猪流行性腹泻(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PED)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感染引起的一种以急性腹泻、呕吐、严重脱水为主要临床症状,是目前对猪群,尤其是新生仔猪危害极其严重的烈性肠道传染病[1]。2010 年以来,由 PEDV 变异株引起的以高发病率、高死亡率为特征的 PED 在我国暴发流行,造成了大批仔猪发病和死亡,给我国养猪业造成了极大经济损失。时至今日PED在国内猪场仍在流行,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在猪价高企的大背景下,防控好PED,对猪场的经济收益具有重要意义。

1 流行病学

不同年龄、品种和性别的猪都能感染发病。其中哺乳仔猪、断乳仔猪和肥育猪的发病率通常为100%,母猪为15%~19%[2]。哺乳仔猪的病死率可达到50%~100%,发病日龄与死亡率成负相关,尤其是3日龄左右发病的新生仔猪,病死率可达100%。其余阶段猪群,病死率非常低,基本在感染5~7 d之后能够康复。

病猪与病愈猪是主要传染源,其粪便含有大量病毒。通过污染饲料、饮水和用具等,主要经消化道感染。同时,被病毒污染的周围环境,如运输车辆、饲料、饲养员的衣服和鞋、用具等都可散播传染[3]。但有人报道PDE还可以通过乳汁、呼吸道等途径传播[4],多种传播方式,给猪群防控PED带来压力。

该病通常在气温发生明显波动时,很多地区呈现地方性流行。通常在每年的6月份或者11月份,此时天气开始炎热或者温度骤然变冷,PED开始出现散发或者区域流行。该病在场内的流行程度与种猪群的胎次结构有一定联系,一胎比例较高。生产集中的猪场,PEDV的感染情况较严重。

2 临床症状

初期,病猪的体温稍升高或正常,精神沉郁,食欲减退;继而排水样便,呈灰黄色或灰色,吮乳后部分仔猪发生呕吐。日龄越小,症状越重,一周龄以内的仔猪常于腹泻后2~4 d,因脱水而死亡。若猪生后24~72 h内感染PEDV,病死率一般在50%以上。出生7 d后的仔猪如果感染PEDV,经对症治疗,有较高的治愈率,但部分康复猪会出现发育受阻而变成僵猪。首次发生PED的猪场,母猪群与育肥猪群发生腹泻后或同阶段产房新生仔猪有呕吐、腹泻症状。有PED既往史的猪场,母猪与育肥猪可能未见腹泻症状,新生仔猪亦有典型症状。

3 病理特征

尸体消瘦脱水,皮下干燥,胃内有充斥大量黄白色的乳凝块,肝脏黄染,胆囊萎缩,胆汁稀薄。小肠肠管膨满扩张、充满黄色液体,肠壁变薄呈透明状,肠系膜充血,肠系膜淋巴结肿胀。

4 诊断

依据流行特点和临床症状可以做出初步诊断,由于PEDV、猪传染性胃肠炎(TGEV)、猪轮状病毒(PoRV) 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极其相似,确诊还需借助实验室诊断方法。目前,PEDV 的常用实验室诊断方法主要有病毒分离与鉴定、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从临床诊断时效性看,RT-PCR,荧光定量RT-PCR在实验室应用较为广泛,对于生产一线,一般可选择胶体金免疫技术,具有简便、快速、特异、灵敏等优点。

5 控制PED流行的难点

5.1 猪流行性腹泻变异毒株的致病性显著增强,疫苗保护率降低

我国在1980年即有PED流行的相关报道,其后CV777灭活疫苗的研制应用使得疫情得以控制,因此该病对我国养殖业的影响并不明显。自2010年末,变异PEDV在国内迅速传播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在流行的过程中不断变异产生新的毒株,不同毒株发病特点均有不同[5]。2010 年后鉴定的PEDV 中国毒株的S 基因表现出了新的变异特征,与CV777毒株S 基因核苷酸的同源性仅为89%~92%;而与2013 年以来鉴定的美国PEDV 毒株S 基因氨基酸的同源性为93%~99%。目前已知的PEDV仅有1个血清型,但是根据S基因可以将PEDV分为2个基因型,分别为:1型基因群(G1,主要为经典型)以及2 型基因群(G2,主要是野毒株或暴发流行毒株);每种基因群中均可分为2个亚型, 分别为 G1a与 G1b亚型,G2a与G2b亚型[6-7]。G2群毒株为当前国内主要流行毒株。这些新分离株基因组中的氨基酸的变异及缺失也许是导致当前流行毒株的致病性与2010年前毒株不同的原因,也可能是造成当前CV777 毒株的疫苗免疫后不能有效地保护猪群而导致PED 暴发的重要原因。

5.2 哺乳仔猪肠道生理功能不健全

病毒进入消化道后,直接侵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内复制,首先造成细胞器的损伤,影响细胞的营养吸收功能;随着病毒复制增多,上皮细胞变性、坏死、脱落,肠黏膜的肌层收缩使绒毛变短,减少了肠黏膜的吸收面积,加重了营养吸收机能障碍,从而导致病猪严重腹泻、呕吐和脱水。机体离子平衡失调,呈现代谢性酸中毒,最后死于实质器官功能衰竭。

由于仔猪肠道的细胞较成猪只肠道细胞更新相对较慢, 因此PEDV 感染后,仔猪肠道细胞(更新约1周左右)出现大量死亡后呈现透明症状,致使仔猪无法吸收营养物质而出现腹泻、呕吐等现象而死亡; 成年猪只肠道细胞(更新为1~2 d) 更新较快 ,在坏死的肠道上皮细胞脱落后,会有新细胞补充,出现一过性的呕吐、腹泻、厌食等症状一过性的感染,病死率较低。感染PEDV的仔猪可以通过RTPCR 和IHC技术在其肺脏、肝脏、肾脏以及脾脏中检测到PEDV[8]。

5.3 PEDV感染路径的多样性,对猪场生物安全措施提出更高要求

病毒传播途径多样(除粪—口、母乳、空气、运输工具、污染饲料、器具等传播途径外,公猪精液、苍蝇也可能是PEDV的传播途径),病毒体外存活时间长(在适宜条件下最高可存活长达9个月)。对于运行时间较长的猪场,如果生产流程无法做到全进全出,特别是在国内非洲猪瘟疫情影响下,大量二元、三元母猪的混群,不排除康复猪的带毒与排毒,造成猪群PEDV感染压力的提升。

5.4 场内感染PEDV的猪群复杂

根据我国猪流行性腹泻的病原学监测状况相关文献报道,国内PED在猪群中感染,表现为感染率高,污染面广。病毒性腹泻主要病原检出率最高的是PEDV,其阳性率可达25%~72.72%。此外,场内猪群感染背景复杂,即使是外表健康的猪只,仍有可能携带PEDV。刘云波等[9]于2011—2012 年对我国13 个省市猪场进行了PEDV 的病原学检测,结果表明,健康猪群中PEDV 阳性率为2.13%,主要为保育-肥育猪。一旦猪群遇到应激因素,带毒猪就有可能大量排毒,造成对产房母猪及新生仔猪的感染。

5.5 临床PEDV与其他病原混合感染情况突出

PEDV 与其他病原的共感染现象十分普遍。据王宏燕[10]报道这些病原包括PoRV、TGEV、PDCoV、PKV、PCV2、PRV、PRRSV,以及多种细菌,等等。其中 PEDV+PoRV、PEDV+TGEV、PEDV+PKV、PEDV+PDCoV的二重感染最为常见,也偶见三重感染。

5.6 目前针对PED所采取的防控策略存在不足

PED的防控,重在防而非治。从2010年国内暴发PED以来,行业内推出过诸多的治疗方案。经临床应用观察及诸多临床案例的治疗效果分析可知:卵黄抗体、反义核酸、干扰素或干扰素诱导剂、生物酶制剂、微生态制剂、植物提取物、吸附剂、缓解肠道痉挛药物、抗菌药对1周龄以内发病仔猪疗效甚微或者无效[11]。部分中药组方制备的口服液有一定效果,主要表现在维持发病猪基本生命体征,配合对症治疗,有一定治愈率,但存在场间差异。

6 新生仔猪PED 针对性防控措施

6.1 产房保证适宜温度及清洁卫生

冬季湿冷和夏季湿热小环境气候,对产房母猪和哺乳仔猪的危害极大。母猪分娩当周保持舍内24℃,保温箱内33~34℃;温湿度计挂的高度,与母猪躺下同高,猪舍前部1/3处、中部、后部1/3处各挂一个温度计更具有参考意义。产房要保持干燥,潮湿的产床、保温箱和地面等易滋生细菌、病毒易滞留。同时做好产房卫生,减少产房冲栏次数,同时仔猪出生后的头3 d要调教仔猪进保温箱睡觉,减少仔猪在保温箱拉尿拉粪,发现有仔猪在保温箱拉尿拉粪的要及时清理,进行保温箱消毒后可以在保温箱散上一些干燥粉掩盖粪尿的气味。对仔猪或母猪腹泻后的栏面要及时撒上石灰掩盖,10 min 后清扫干净,再撒上密斯陀,保持栏面干燥。

6.2 减少母猪免疫抑制性因素影响

饲料中的霉菌毒素超标、生产管理不当等因素造成母猪在过冷、过热、断奶、混群等应激状态下;滥用药物如使用许多药物( 如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磺胺、糖皮质激素类) 对猪B 淋巴细胞的增殖有一定抑制作用, 能影响机体的免疫应答;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猪圆环病毒2 型、猪肺炎支原体、伪狂犬病毒、猪瘟病毒等因素控制不当,都会导致机体免疫系统受损,造成免疫抑制[12]。当免疫系统不能发挥正常功能,其结果必然导致流行性腹泻疫苗免疫效果不佳,对新生仔猪的保护率下降。

6.3 科学免疫流行性腹泻疫苗

由于7 日龄内的仔猪最易感,而此时的仔猪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全,即使免疫接种疫苗也无法产生有效的免疫应答。PEDV 的免疫主要依靠黏膜免疫(SIgA) ,研究表明,高水平的母源SIgA 抗体与保护仔猪抵抗PEDV 感染有关。目前市面在售的腹泻疫苗有猪腹泻二联灭活苗和猪胃腹轮腹泻三联活疫苗,针对猪场流行性腹泻发病情况,建议制定不同的免疫方案。

暴发过腹泻的猪场,特别是发生腹泻的母猪接种灭活苗的防控效果较好。暴发的过程相当于自然感染,能够很好地诱导肠道黏膜免疫,再接种灭活苗后能够进一步刺激产生更高水平的抗体。王艳丰[13]报道2次猪腹泻三联活疫苗+ 1 次猪腹泻二联灭活苗的免疫效果最好。建议妊娠母猪产前60 d、40 d 各免疫1 次猪腹泻三联活疫苗,产前20 d免疫1次猪腹泻二联灭活苗或产前40 d、20 d 各免疫1 次猪腹泻三联活疫苗,同时肌肉注射猪腹泻二联灭活苗。

对于新建场,建议初次免疫应在当年9月底或 10月初,对所有的种公猪、空怀母猪、妊娠中期的母猪(在刚配完种的前20 d和临产前的 15 d不可免疫)及3日龄以上体重25 kg以下的猪全部普免1次。

6.4 新生仔猪护理到位

因为初乳中大量的IgG和IgA在被仔猪摄取1 h后可以通过小肠吸收,为了获得大量的IgG和IgA,每1头小猪必须在出生2 h内中摄取到初乳。这是因为在仔猪出生大约2 h左右,母猪初乳中IgG和IgA的量达到最高水平,这个水平能持续6 h,此后乳中IgG和IgA的数量急剧下降。因此,尽早让新生仔猪吃到初乳,且吃到充足的初乳是仔猪抵抗腹泻病毒感染的关键。在母猪分娩结束后,将全部仔猪放在躺卧的母猪身边,让仔猪自己寻找乳头,待大多数仔猪都找到乳头后,再对个别弱小或强壮争夺乳头的仔猪进行调整,遵循“大靠后,小靠前,不大不小留中间”的原则。

6.5 通过IgA或IgG测定,评估母猪群对新生仔猪的保护力

研究表明乳汁IgA 抗体是有效保护低日龄仔猪早期免于PEDV感染的关键性抗体,其抗体水平较低的情况下,极易受到PEDV 入侵,该抗体水平变化与疫病的进程和机体的抗病毒能力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据朱海侠[14]等报道乳汁中低水平的IgA 抗体很难有效地保护仔猪抵御PEDV 感染;乳汁中IgA抗体与血清IgA、IgG 抗体呈现很好的相关性,通过IgG 抗体水平可以间接反映乳汁中的IgA 抗体水平,在初乳样品采集难度较大的情况下,可用于间接评估猪流行性腹泻免疫保护水平。基于此,在猪场发生PED的高发季节,通过对免疫猪群的血清中IgG的测定,适时进行疫苗补免,提高或维持母猪群针对PEDV免疫保护水平。

7 小结

就国内养殖现状而言,PED的流行在业内已经常态化,从危害性来讲,7日龄以内的新生仔猪PEDV感染的后果最为严重。从传染病流行三要素角度分析,对母猪群进行流行性腹泻疫苗科学免疫,是提高仔猪对PEDV抗感染能力的关键。猪场内PED的暴发流行,通常是随着后备猪群的补充,而增加感染风险,适时对猪场各阶段猪群尤其是母猪群的PEDV疫苗免疫后的IgA及IgG抗体选择性监测,是对猪场抗PEDV感染能力评估的有力措施。在季节性应激条件下,猪场内必要的消毒措施和小环境气候的改善以及对新生仔猪的基本护理到位是减少场内PED发生的重要举措。

猜你喜欢
保温箱流行性毒株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基因测序的临床应用
基于辐射制冷技术的冷链保温箱隔热性能测试与能耗分析
法国发现新冠新变异毒株IHU
奥密克戎毒株为何“需要关注”
猪病毒性腹泻的诊治
猪流行性腹泻的诊断和防治
大学生流行性感冒防治知识、行为及中医知识调查研究
暖箱就是体外子宫,4种新生儿需要它
暖箱就是体外子宫,4种新生儿需要它
在保温箱里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