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纪玉,杨恩贞
(威海环山农牧科技有限公司,山东 威海 264400)
口蹄疫是由动物感染口蹄疫病毒而引发的且具有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为特征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发病后动物的症状会表现为不同部位的水疱,如鼻腔、口唇、舌部、蹄部和乳房皮肤等处,一段时间后水疱会破裂形成斑痂或溃疡,俗称口疮、蹄癀、脱靴症。口蹄疫的高致死率主要表现在幼龄动物,成年动物多表现为良性过程。口蹄疫的流行对畜牧养殖业危害极大,严重的甚至还会对社会的稳定以及国际贸易的声誉产生影响,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潜在影响公共卫生方面。因此,要高度重视口蹄疫的预防与控制,要采取针对性的免疫防治措施,才能预防口蹄疫的发生与流行。同时,口蹄疫也是动物强制免疫的病种之一。
口蹄疫病毒,属于小RNA病毒科口蹄疫病毒属,口蹄疫病毒血清型比较多,且病原易发生变异。目前已知的血清型有O型、A型、C型、SAT1型、SAT2型、SAT3型和Asia1型共7个血清型,以及65个以上的血清亚型[1]。7个血清型中核酸同源性最低的只有50%,不同的血清型之间几乎没有交叉免疫保护力。口蹄疫病毒的这种病原特性给口蹄疫的控制和根除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口蹄疫病毒的毒力十分强大,致病力十分强悍,极少量的病毒含量就可引起易感动物发病,有研究学者通过试验证明,取1 g 新鲜口蹄疫舌皮病毒,然后稀释107~108倍,抽取1 mL稀释液接种动物,该动物同样可发病。而且在患病动物发热时期病毒含量最高的组织为其血液,在患病动物体温回复正常后,患病动物的口腔液、乳汁、粪便、以及尿液中仍有口蹄疫病毒的存在。
口蹄疫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比其他病毒更强,在4~8 ℃温度下,可以存活数月的时间;在-20 ℃以下,口蹄疫病毒可以存活数年的时间。在自然情况下,口蹄疫病毒在粪便、土壤、饲料以及组织等中可以存活几周的时间,长的可达数月。但口蹄疫病毒对热敏感,在25 ℃能存活20 d左右,37 ℃条件下只能存活48 h,病毒在60 ℃ 条件下经过15 min或 80 ℃经过10 min即可被杀灭,煮沸不到3 min也可杀灭病毒。口蹄疫病毒对酸碱不耐受,在pH<6的酸性环境中以及pH>9碱性环境中即可灭活口蹄疫病毒。因此2%的火碱溶液、3%~5%福尔马林溶液、0.2%~0.5%过氧乙酸溶液等是非常好的口蹄疫病毒消毒剂。紫外线对口蹄疫病毒也具有良好的杀灭作用[2]。
患病动物、潜伏带毒动物以及患病康复后的动物体内也会长期带毒并排毒,都是该病的传染源。该病的病毒主要存在于患病动物的口腔、咽、食道、以及软腭等部位,患病动物的口腔、舌、乳房部以及蹄部等部位的水疱皮、水疱液在动物发病初期的传播性最强。
口蹄疫病的主要传播方式为直接接触传播和间接接触传播,该病也可经过消化道通过被该病毒污染的饲料、水源等污染的媒介物传播,也可通过破损的皮肤、黏膜而感染口蹄疫病毒。口蹄疫通过空气传播的距离受湿度、风速、病毒含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有学者研究表明,病毒在陆地上传播的距离比在水面上的传播距离要短很多,在气温较低和湿度相对较高的条件下,病毒能够扩散到100 km以外的距离[3]。
口蹄疫是一种多种动物共患的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口蹄疫的易感动物范围比较广泛,所有的偶蹄类动物均易感,数量可以达到30种以上,最易感染的动物排序一般为是牛、猪、骆驼、羊等。
大量临床研究表明,猪感染口蹄疫的潜伏期通常为1~3 d左右,长的3~7 d,发病率高,病死率低,一般在5%以下,若规模化猪场正常免疫程序执行良好,则感染该病的潜伏期可能会延长,但随着病毒复制的增多,一旦病毒毒力强度超过动物机体的免疫力时,动物就会发病。易感动物一般一年四季均可感染本病,其中春季和冬季更易感发病,夏季气温升高,发病率极低。
感染动物发病初期体温会升高到40 ℃以上,并伴有精神沉郁,饮食减少或不食,主要以蹄部、乳房部等周边皮肤出现水疱为首要临床症状,蹄冠、蹄叉、蹄踵等部位先是红、热等症状,不久后出现小至米粒大至蚕豆的水疱,水疱后期破溃后形成溃烂面结痂,如无继发其他细菌感染,经过1 周左右的时间即可痊愈,若发生细菌继发感染,则容易形成溃疡,进而发生化脓性和腐烂性炎症,严重者甚至可以造成蹄壳脱落,患肢不能着地,卧地不起等[4]。
对哺乳及保育仔猪来说,死亡率较高,在50%以上,死亡多是由于心肌炎造成。发病期病畜表现心包积液,死亡后解剖可见心包破裂导致胸腔积液,心肌松软,肌纤维变性坏死,心包膜有弥散性及点状出血,心肌切面有灰白色或淡黄色斑块或条纹,形似老虎身上的斑纹,俗称“虎斑心”。
为了评估口蹄疫灭活疫苗的抗原含量,可以选取了市场上常见的疫苗一式三份分别送到不同的实验室进行146 s抗原含量的测定。但是不同的实验室所采取的方案不完全一致,检测结果有一定的误差。
一个疫苗效果如何最终还是要看临床使用效果,产生应激的比例,免疫后猪群采食情况、免疫后抗体水平等。同样,对于口蹄疫灭活疫苗,也可以统计一段时间内免疫猪群的应激比例以及针对免疫后的猪群进行采血检测相应的抗体水平。
通过口蹄疫病毒3ABC非结构蛋白的鉴别诊断技术可以区分动物体内的相应抗体是免疫疫苗后产生的免疫抗体还是感染野毒后产生的野毒抗体,这一技术为口蹄疫病的防控和净化提供了很好的帮助。
目前对于口蹄疫的防控主要遵循防控结合的原则。现代养猪必须全面建立猪场的生物安全体系,构建起控制疫病的生物安全、药物治疗、疫苗免疫等三元疫病控制体系,这样才能有效地阻止疫病传入场内,控制或减轻疫病在场内的传播,真正做到安全生产。该病常见的防控措施主要有加强动物疫苗的免疫接种,加强场地的生物安全体系建设,加强动物的饲养管理、提高抗病能力,做好公共卫生安全工作[3],工作人员严格消毒,严格执行养殖场生物安全制度等。
与其他病毒相比较,健康猪体内不会长期存在猪口蹄疫病毒并向外界排毒,该病主要通过外界传播感染猪群,因此杜绝外界病毒传染源的进入是预防口蹄疫的关键。而且口蹄疫病毒扩散速度快,一旦感染发病若没有针对性有效的防控方法,只有等待其流行结束。不光是口蹄疫,像猪蓝耳病、猪伪狂犬病等,养殖场的生物安全体系建设主要是为了预防这些疫病发生的而采取的重要举措。良好的生物安全体系也是控制猪群发病的最基本、最有效的手段[1]。所以,在日常生物安全中,要严格控制人员进出,为进出场人员制定严格的生物安全程序,比如,在固定隔离点隔离,在严格区分脏、净区的浴室洗澡、更换专用衣服和鞋靴,禁止任何偶蹄类动物制品进入场内等。
口蹄疫的高度传染性是该病危害比较重要的方面,所以应将严格的卫生消毒工作贯穿于整个生猪养殖生产环节中。加强消毒工作是净化养殖环境,切断疫病传染源,防控畜禽发病的强有力武器。对于消毒剂,比如过硫酸氢钾、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消毒剂都能有效裂解蛋白质或水解蛋白以及核酸,破坏病原的酶系统,从而能有效地消灭口蹄疫病毒,同时这些消毒剂也能有效杀灭其他病原微生物;甲醛因为能与氨基结合而使蛋白质变性失活,是一种强大的广谱杀菌剂,杀灭口蹄疫病毒的效果亦非常显著[5]。同时,应该严格控制猪只的移动,做到全进全出,从而切断传播途径,避免发生大规模疫情。
我国《2010年国家动物疫病强制免疫计划》中提出猪口蹄疫是猪3大强制免疫计划之首,要求对所有猪进行O型口蹄疫疫苗的强制免疫。规模化猪场接种口蹄疫疫苗是目前预防猪口蹄疫的最佳选择,疫苗能对易感动物进行相应的保护,提高动物的对口蹄疫病毒的免疫能力,从而达到避免大规模发生口蹄疫的目的。接种口蹄疫疫苗时,应依据猪的生长发育周期以及疫苗的种类制定合适的免疫程序,接种前核对疫苗的厂家、生产批号、有效期等是否与说明书一致,观察是否为真空包装[6]。在选择疫苗时,为了发挥出疫苗的免疫作用,应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选择与口蹄疫病毒类型相匹配的疫苗,并及时接种,接种的方法、剂量应遵循说明书。
在日常猪群饲养的过程中,应重视对饲养的管理,合理搭配猪饲料,制定科学的饲喂计划,提供无霉变的饲料,加强猪群营养,科学合理的猪只饲养密度,减少猪只的应激,注意保持猪舍环境的干燥,做好保温和防风工作,并提高猪群的免疫力以及对口蹄疫病毒的抵抗力。另一方面,当气温较低时,应该采取相应的保温措施,控制猪舍的温度,避免温差过大,并提供无污染、充足的水供猪饮用。此外,还需要定时对猪舍以及猪只得运动区域进行消毒工作[7]。
口蹄疫作为一类动物疫病,应用科学的手段加强对口蹄疫的诊断与监测,能够为疫病的防控政策以及防治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和强有力的证据,是非常必要且十分重要的。
对于现代化的规模化猪场而言,应定期对猪群进行免疫抗体的水平检测,了解猪群的免疫抗体水平,评价猪群的抗病毒感染能力。通过对群体的抗体水平监测,可以及时发现猪群的抗体水平,评价相关疫苗的免疫效果的好坏,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补免或更换相应的疫苗。
当猪场出现口蹄疫或发生类似口蹄疫的疫情时,应严格遵照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向上级通报,并按照政府的要求进行相应的处理,及时控制疫情,避免疫情的传播[8]。
总的来说,猪口蹄疫是一种极其严重的动物传染病之一,容易对猪群的正常生产产生极大的影响,一旦出现口蹄疫的暴发与流行,会严重影响猪场的生产效益,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9]。因此,猪场相关人员应当重视对猪口蹄疫的防治,树立正确的防治理念,规范免疫接种,加强对疫情的监测,定期对猪场内外进行消毒。在疫情容易发生的季节,应采取综合性的防控策略,避免猪口蹄疫的流行与暴发,保证猪场的安全性[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