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武汉市政协十三届第十七次常委会议提出,要把加快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放在更突出位置,只有民营经济发展好了,武汉经济才能持续健康发展。本文在摸清武汉市民营经济现状,厘清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方面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以期推动武汉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新常态;武汉市;民营经济
[中图分类号] F121.2
[文献标识码]A
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战略性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对民营经济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而长江经济带、中部崛起等一系列国家中长期重大战略的推动实施,让武汉迎来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具备了加快发展、加速崛起的条件。民营经济应抢抓复兴大武汉契机,充分依托三大国家级开发区、四大国家级产业基地优势平台,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
1 武汉市民营经济发展现状
1.1 市场主体不断增加
伴随着武汉市民营经济的发展壮大,民营经济市场主体数量快速增加。从2010-2018年,武汉市民营经济市场主体从50.36万户增至114万户,年均增长10.75%,其中,个体工商户从35.81万户增至69.14万户,年均增长8.57%;私营企业从14.55万户增至44.86万户,年均增长15.11%。
2018年,武汉市新登记市场主体总量为19.12万户,其中,民营经济主体新登记量为18.58万户,占比97.18%,该占比自2015年起已连续4年超过96%,显然,民营经济已成为了促进市场主体增长的绝对主力。
1.2 经济实力稳步提升
近年来,武汉市民营经济增加值实现“倍增”,从2010年的2124.94亿元,增至2018年的6336.5亿元,年均增长14.63%;占全市CDP的比重从2010年的38.17%提升至2018年的42.67%,为武汉市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根据全国工商联公布的《2019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报告》显示,2018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营业收入入围门槛提高到185.85亿元,比上一年增加了29.01亿元。在这种情况下,武汉市仍然有12家企业上榜,比上一年增加了2家,为近年来最多。其中,九州通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卓尔控股有限公司分别以营业收入871.36亿元和822.63亿元入围榜单前100名。
1.3 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1)创新主体数量不断增加、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中小民营科技企业已经成为推动武汉市自主创新和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根据《2019年度武汉科技创新报告》,2019年全市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791家,净增881家,总数高达4417家,认定增量和总量均创历史新高,位居副省级城市第五,而超过80%的高新技术企业是民营企业。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为4224.71亿元,同比增长11 .8%,占全市CDP的比重高达26.04%,创历史新高。
(2)民营企业研发投入力度持续增强。“2019武汉民营企业100强”提供研发经费数据的62家企业,2018年研发经费总额66.83亿元,平均每家企业(不含未提供数据企业)研发经费1.07亿元,比上一年的0.73亿元高出0.34亿元。其中,有40家企业的研发投入超过年营业额的5%以上,而研发经费占营业收入比重最高的企业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占比更是高达26.47%。
1.4 民间投资恢复性增长
自2013年起,由于经济下行压力大,武汉市民间投资增速逐渐放缓、在固定资产投资中所占比重逐渐下降,并于2016年出现了断崖式下滑,民间投资额首次呈现负增长。但自2017年起,武汉市民间投资开始企稳回升,逐渐走出低谷。2018年,武汉市民间投资同比增长11.8%.增速较上一年加快了6.6个百分点,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51.90 %,比上一年提高了0.6个百分点。
2018年,武汉市引进民营企业500强投资项目51个,其中,6月民营企业专场签约项目47个,总投资2260亿元,超过100亿元的项目10个,高科技及工业项目签约金额占比超50%。
2 武汉市民营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民营经济发展水平总体不高
由于历史、体制等多方面的原因,武汉民营经济发展水平总体不高。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武汉民营经济增加值为6336.5万亿,只有重庆的61.31%,杭州的77.51%、成都的84.88%、长沙的93.35%;武汉民营经济增加值在GDP中的占比为42.68%,不仅低于长沙的61.3%、杭州的60.5%、重庆的50.8%、成都的48.7%,也远远低于全国60%、全省55.69%的平均水平;武汉私营企业总数44.86万户,仅为成都的60.86%,杭州的80.82%;武汉民营经济市场主体户均注册资本(金)为273.68万元,整体规模较小。
2.2 民营经济产业结构短板明显
武汉市民营经济产业分布较单一,仍然以传统第三产业为主体,尤其是商贸业;截至2018年底,在私营企业中,从事批发和零售、租赁和商业服务等传统商贸业的企业达21.47万户,占比达到47.86%;在个体工商户中,从事批发和零售业的商户达43.6万户,占比达到63.06%,这与武汉市历来重视商贸业的传统保持一致。但传统行业过于集中,同质化竞争加剧,不利于市场主体做大做强。此外,值得关注的是,民营制造业企业仅17455家,在全市私营企业中占比不足4%,总量和占比远低于传统商贸业,一方面是由于武汉市是我国传统的重工业基地,国企强手林立,民营企业很难立足与之抗衡;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制造业,尤其是现代制造业发展不足,是武汉民营经济的突出短板。
2.3 融资难、融资贵现象依然存在
近年来,尽管从中央到地方为中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难题出台了很多政策,但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观。经济新常态下,受生产要素成本不断推高的影响,不少企业的融资需求会大幅增加,但直接融资渠道不畅而高度依赖间接融资,融资成本过高。据调查,武汉民营企业融资利率一般在基准利率基础上上浮20%-30%,年化利率高达10%以上,小微企业银行贷款代办费一般也达到3%。即使在这么“贵”的条件下,小微企业由于资信情况不透明、抵押担保能力不足、信用等级较低等原因能够从银行获得的贷款也极其有限。截至2018年底,武汉市小微企业贷款余额为4972亿元,而北京、上海却已突破万亿元,杭州也达到了6288.5亿元,成都、广州、南京分别为5268.7、5168、4990億元,均高过武汉。
2.4 营商环境须进一步改善
(1)生产经营性成本仍较高。虽然减税降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是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根据武汉市政协、长江网联合组织开展的“武汉市民营企业发展和营商环境调查问卷”调查数据显示,45%的受访企业认为职工社保、所得税和增值税这三项税费负担较重。还有部分企业反映工业用电、宽带、流量等经营服务性收费较高、企业残保金缴费不合理、行业协会商会收费不规范等现象。
(2)制度性交易成本仍较高。从市长热线及网上留言板反映的问题可以看出,中小民营企业在办理工商和税务注册、变更、注销过程中,仍然避免不了多次往返于各区政务服务中心办理各种繁杂手续,服务中心办事窗口之间的协调与衔接仍然存在业务流程不简明清晰、互相扯皮推诿、服务意识不强、办事拖拉等诸多问题。
3 武汉市民营经济发展对策
3.1 提升民营企业的产业融入和承接能力
鼓励支持民营企业积极参与到武汉建设光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汽车及零部件等三大世界级产业集群中来,不断提升民营企业的产业融入和承接能力。
(1)深入推进民营企业参与大型国有企业、大型外资企业、重大项目的产业配套,通过资源共享,让民营企业更深入了解大型国有企业、大型外资企业、重大项目在科技创新、社会服务、产业配套等方面的具体需求,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升民营企业在产业集群上下游的生产、流通、服务等各环节的参与度和承接能力。
(2)加强创新领域合作,鼓励国有企业、外资企业、民营企业等不同经济类型企业联合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开展联合攻关,打造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的创新网络,不断提升民营经济转型升级的科技支撑力。
3.2 推进民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鼓励民营企业抢抓武汉推进高质量发展契机,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做大做强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信息技术制造等产业,形成具有强大竞争力的世界级产业集群。
(1)推进传统制造业升级改造,加大对民营制造业企业购买先进设备、引进前沿技术、开展研发活动等方面的资金支持,助力传统制造业提高生产效率,提升发展空间。
(2)推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推动制造业与互联网、物联网深度融合,以民营高新技术企业、独角兽、瞪羚企业等为主体,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人工智能、5G等具有“两业”特征的新兴产业。
3.3 提升资本集聚能力
(1)发展壮大多层次资本市场,鼓励企业实施股份制改造,缓解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因股权单一、内部治理结构不完善、财务规范性差等带来的对外融资难、风险抵御能力弱等问题。
(2)引导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在新三板、科创板及区域股权中心挂牌上市,推动私募资金等市场主体健康发展。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积极推广创业贷、投联贷、税银通等方式和应收账款质押贷款、保理业务、保证贷款等金融产品。
(3)强化政府引导基金的作用,通过政府投资和政策倾斜带动社会投资,加快构建中小微企业信用体系、信用担保体系、金融服务体系等,切实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3.4 优化民营经济营商环境
(1)多措并举,降低企业成本。进一步清理和规范相关行政事业性收费,最大限度地减免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严禁行业协会、商会利用行政资源向企业强制收费。全面落实民营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制定相应标准,对符合产业政策、有较好发展前景的企业,给予一定期限内税费缓收政策。
(2)转变思路,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一是大力推进“放管服”改革。全力推进工商登记全程电子化、多证合一、单一窗口等改革的落地,真正实现一网通办;二是规范政府行政行为。积极推进负面清单、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进一步加大对政府部分工作人员不作为、乱作为的监督检查和行政处罚力度,改变某些政府部门“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现象,切实提高政府办事效率。
[参考文献]
[1]武汉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武汉市工商业联合会.2019武汉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发展报告[M].武汉出版社,2019.
[2]杨艳军.武汉民营企业融资困境与应对之策[J].长江论坛,2019 (02).
[3]毛敏,熊俊芳.富民兴汉勇担使命一一武汉民营经济四十年发展历程与前景展望[J].长江论坛,2018 (06).
[4]汤达礼,武汉市民营经济发展现状研究….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8 (02).
[作者简介]沈智慧(1988-),女,湖北咸宁市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區域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