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等生挫败心理分析及应对策略研究

2020-12-16 02:56朱子萱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0年45期
关键词:挫折心理健康智能

朱子萱

中学生处于青春期,生理和心理发生一系列变化,心理问题在这个群体中凸显,已经成为班主任工作中的核心内容。教师往往关注更多的是外在表现较为明显的学困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而优等生因为成绩优异,又遵守校规校纪积极上进,成为班主任工作中最容易忽视的群体。

一、优等生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乎成绩,心理焦虑

优等生在学业、工作等方面名列前茅,在各项活动中展现优势,因此深受教师同学家长的喜爱。虽然他们的性格可能比较完备,但久而久之,成绩的优秀、家长同学的喜爱会使自我优越感愈来愈强烈。这种“优越感”不允许别人破坏,自己擅长的领域不允許别人踏入。同时,由于优等生身上承载着家长的期望、教师的期望、升学的压力,所以他们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久而久之,压力越来越大,就会表现出程度不一的焦虑状态,比如:总想着要超过别人,或者担心被别人超过;尽管非常努力,但又担心考不好。

(二)易受挫折,心理脆弱

优等生长期生活在优秀的光环下,觉得自己是别人仰视的对象,且将分数、名次高低看得很重,一旦经历了挫折或受批评后,由于他们的心理发育还不够成熟,面对挫折的经验和忍耐力还不足,就会不愿面对事实,出现心智脆弱悲观失望的心理。他们的内心普遍较脆弱,就容易感到自卑,且不愿向别人吐露或求助,从而导致心理失衡。

(三)心情闭锁,心理自负

闭锁心理主要是指学生内在的心理活动不轻易表示出来的心理现象。这种心理现象在中学阶段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日益明显,它突出表现为学生沉默寡言,喜怒哀乐不轻易表露,其主要特征是关闭性。很多“优等生”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同时也承担了管理任务。如何正确看待自己手中的权力,如何在使用这些管理权时处理好与低年级同学、同班同学、教师、学校管理人员之间的关系,对这些本身还未成熟的孩子来说都是一种考验。他们出现的心理问题不愿意与人沟通,心理封闭,不利于个人成长。

二、应对策略研究

(一)全面了解学生,重新定位优等生

霍华德的多元智能理论主要阐述人的智能是多元的,每个人同时拥有多种智能,如自我认识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身体运动智能、视觉空间智能等,只是这多种智能在每个人身上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程度组合存在,使得每个人的智能和个性各具特色。大脑功能定位决定了每个人的智能强项和弱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智能优势。多元智能理论警视我们重新审视传统的学生观:传统的单一以学习成绩评价学生的学生观只重视了学生的语言智能和数理逻辑智能,即所谓的智商。其实优等生也有自己的心理问题及弱势,应该树立科学的学生观。

因此,教育者要善于运用教育策略,捕捉和发现每个学生的心理,应该调动和利用每个学生的心理优势,弥补其心理劣势,从而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最终达到学生全面发展的终极目的。

(二)沟通了解内心,引导学生认清自我

优等生的很多心理问题,多与不能客观地评价自己和看待自己的学习有关,因此要引导他们客观地评价自己,正确对待外界的期待和评价,确立适当的抱负水平:认识到“好学生”应是德智体美劳的综合发展,既要关心学业成绩,更应重视品德和个性的健康,不能过分地迷恋分数:合理地调适自己的情绪和自我平衡能力。要教育优等生认识到成功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总结经验,重新认识与反省自己。其次,要教育优等生正确地对待挫折,要能正确分析挫折产生的原因,努力消除挫折产生的不良影响,学会补偿。再次,参加社会实践,亲身体验挫折,在实践中不断磨炼自己,提高自己的适应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

(三)进行健康教育,保持积极心态

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助手,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因为良好的心理素质既是一个人全面素质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又是学生成长发展的载体。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它的新观念、新手段还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法实效,真正达到举一反三、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在引导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调节、自我突破的同时,也促进了自身的成长变化,教学相长,师生共育。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教师也接受了心理健康教育,这样就形成了良性循环,使心理健康工作开展得更好,学生保持积极心态,有利于个人成长与发展。

学生心理健康是教育极其重要的部分,优等生的心理健康更不容忽视。对于优等生,作为班主任要避免受“光环效应”的影响。在帮助他们增长知识的同时,还要加强人格健全教育,使优等群体中的学生真正成长为德才兼备、身心和谐发展的人才。

猜你喜欢
挫折心理健康智能
Holism in Education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挫折
智能烹饪机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超智能插秧机
自由光2.4L专业版+智能包
终身不遇
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