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小伟
爱国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也是每个中华儿女应有的道德情感。孙中山说过:“做人最大的事情是什么呢,就是要知道怎样爱国。”成年人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已经或多或少地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已经有了这方面的理性认识。可对于未成年人来说,必须要加以正确引导。初中生正处于心智成长阶段,加强对他们的爱国主义教育,是关系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学校是对未成年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场所,爱国主义教育应渗透到各学科的教学中去,历史教学更是责无旁贷地担负着这一重要任务,有道是“忘记历史就等于背叛”。在历史教学中要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一条主线,中学历史教学不但要从知识、理论、技能诸方面培养、发展学生的能力;还需要从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为学生优秀品德的形成打下基础。
那么,如何在历史教学中贯穿爱国主义教育呢?根据平时教学经验的积累,我总结了以下几点经验:
第一,要让学生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沧桑厚重,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爱国主义是中华文化的底色。热爱优秀传统文化,就是爱国主义的具体表现。我们有五千年的灿烂文化,作为历史老师,要不断加强自身的传统文化修养,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深入挖掘爱国主义的历史文化遗产和精神文化素材。在历史文化教学中进行爱国教育,主要采用渗透与融合两种方式。渗透的方式就是通过教学媒介、资源等教学手段,让学生潜移默化中体会爱国行为、体悟爱国情感。让学生在不同民族比较中体会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力,或给学生讲清时代背景、主题之后,感受古代先贤的思想之深邃。如在学习世界史时讲到人类早期文明,教师要强调古中国是其中之一,而且要让学生认识到只有古中国文明完整、纯正地传承了下来,而且是没有发生过文化断层的,就像一条流淌了数千年的河流,依然充满了活力。学生就会有一种发自内心的自豪感。爱国教育与历史教学的融合,则侧重于直接呈现教学素材本身,就是爱国教育的好素材。如教师要利用好教材中历史英雄们的爱国诗词,让学生在课堂学习氛围中阅读、体悟其中的爱国之心。
第二,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的学习,激发学生爱党爱国的热情。
国耻教育是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永恒主题。鸦片战争时帝国主义用坚船利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随之而来的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日本全面侵华等等,侵略者们肆无忌惮地蹂躏着中华大地,镇压勇于抗争的人民,中国人民逐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可爱的中国被帝国主义的铁蹄践踏,善良的中国人民在水深火热中呻吟,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难的时刻。但中国人民从未放弃过反抗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解放的斗争。从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到辛亥革命,虽然失败了,但这让全世界看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找到一条符合中国实际的革命道路,最终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通过这段历史的学习,学生了解了中华民族在近代史上的苦难,感受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知道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历史上的重大贡献,认识到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学生的爱党爱国热情便会油然而生。今年是建国七十周年,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很好地抓住这一契机对学生进行爱党爱国教育,并让学生明白只有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实行改革开放,中华民族才会不断地走向辉煌。只有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第三,让学生感受到国家统一和民族團结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神圣的使命。
通过中国古代史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深切地感受到: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历史上虽然有过短暂的纷争,但统一始终是大趋势,是长期的。在祖国的大家庭里,各族人民都为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做出过不懈努力和历史贡献。昭君出塞赢得汉匈两族几十年的和平,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奏响了民族团结的和谐旋律,清朝的康熙帝收复台湾、平定准噶尔叛乱,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左宗棠收复新疆,他们都是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楷模,是各族人民共同敬仰的英雄。现在,香港、澳门已经回归,这是洗刷民族百年耻辱、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重大事件。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两岸统一是大势所趋,任何分裂祖国的图谋必将遭到全体中国人民的坚决反对,台湾同胞与我们血肉相连,他们一定会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
世界史上,美国通过南北战争,维护了国家统一,走上快速发展的道路。教师必须利用好这些教材的内涵,正确引导学生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当前,我们党和政府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政策,必须在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基础上完成,作为中学生更要牢记自己使命,努力提升自身素质,将来为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做出自己的贡献,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四,充分发掘和利用乡土史进行教学,培养学生从爱家到爱国的思想情感。
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热爱家乡是热爱祖国的基础,两者是统一的。在教学中可以结合教材进行延伸,合理地运用当地的乡土史对学生进行热爱家乡的教育。如学习抗战的历史知识时,可以告诉学生我们定远曾是新四军根据地。我县大桥镇是中原局三次会议旧址之一,老一辈革命家刘少奇主持召开中原局三次会议,是华中工作打开新局面的重要转折点。在刘少奇和中原局的领导下,迅速打开了皖东局面,赢得了定远县自卫反击战和半塔保卫战的全胜,1940年华中地区第一个县级民主政权——定远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观寺王小庙是全国最大的新四军无名烈士墓群,这里长眠着174位无名烈士。英烈们在抗日战争中共赴国难,抵御外辱,为抗战的胜利流尽了最后一滴血,竟然连名字都未留下。学生了解了这段历史后会对生在定远感到自豪,作为新一代的革命老区人,我们要把新四军的精神继承过来,发扬下去,把家乡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
总之,爱国主义教育不仅是历史教师,也是每一位教师的一项长期、艰巨、重要的任务,列宁说过:“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深厚感情。”只有具有高度爱国主义情感的人才,才能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做出应有的贡献。我们在教学中要不断探索、学习,真正履行教师的职责,为祖国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多优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