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川
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医学装备管理科 (广西南宁 530022)
医疗设备是医疗服务中必不可少的工具,是临床诊疗质量的重要保证。随着医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医疗设备的技术也在不断提高,种类及功能颇多,但管理难度也越来越高。传统的维修管理模式较为消极、滞后,已不能满足现代医疗设备的管理需求,易造成医疗设备故障次数增加、使用不当、寿命缩短等问题,不但影响医院的经济效益,还影响临床的诊疗服务质量。如何有效地管理医疗设备,使之为临床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是每个医院迫切需要探讨的问题[1]。预防性维护(preventive maintenance,PM)管理是一种前瞻性的、积极主动的维护管理模式,通过评估和判断医疗设备的状态,制定维护计划,开展维护管理工作,从而减少故障次数,延长使用周期,提高使用质量及管理水平[2-3]。
传统的维修管理模式是在故障后对医疗设备进行维修管理,即只有发生故障时,维修人员才会被动地对医疗设备进行维修。由于故障出现后,查找故障原因、更换配件等维修过程耗时长,医疗设备停机必然影响临床诊疗工作,降低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该种管理模式必定会降低医疗设备的运行效率,增加故障次数,影响患者的救治,降低临床诊疗的质量。
PM 管理通过制定维护计划对医疗设备进行定期的检测与维护,及时发现和排除已存在或可能存在的故障隐患,减少故障次数,延长使用周期,使医疗设备时刻处于良好的在用状态,从而保证医疗设备安全、有效的运行[4-5]。
外观检查:(1)检查医疗设备表面有无血迹或其他液体的痕迹;(2)检查各类旋钮、开关、按键、接头插座等有无松动及错位,电源接头与插座接触表面有无氧化、生锈、老化或接触不良等现象;(3)检查散热排风功能是否正常,各类接线及管道的连接是否正常。
清洁保养:(1)清洁医疗设备表面、内部电气部分及机械部分,清洗空气过滤网及管道;(2)清洁医疗设备插头及插座,避免接触不良;(3)定期对必要的机械部分加油润滑。
更换易损元件:对已达到使用寿命、性能下降、不符合使用要求的元件或需定期更换的配件进行及时更换,预防故障的发生、扩大或整机故障。
安全检查:(1)检查各种引线、插头、连接器等有无损坏,接地线是否牢固,接地线电阻和漏电电流(患者漏电电流、机壳漏电电流、接地漏电电流)是否在允许范围内;(2)检查机架是否稳固,机械运转是否正常,各个连接部件有无松动、脱落或破损等现象。
功能检查:开机检查各个指示灯是否正常,进入各功能设置检查基本功能是否正常,并检查各项报警功能是否正常。
性能测试校准:测试各直流电源的稳压值、电路中主要测试点的电压值及波形,并按照说明书要求对医疗设备进行必要的校正和调整,确保各项指标都符合标准。
开展PM 管理需要配备电气安全分析仪、多参数患者模拟器、无创血压分析仪、血氧饱和度检测仪、除颤/起搏分析仪、输液泵/注射泵检测仪、血透分析仪、高频电刀检测仪、呼吸机分析仪等检测设备。
医疗设备按风险等级可分为高风险(Ⅲ级)、中等风险(Ⅱ级)、低风险(Ⅰ级)和极低风险,风险等级决定了医疗设备PM 管理的周期。此外,需结合医疗设备的重要性、使用频率、故障历史情况、厂家建议等适当调整PM 管理的周期[6],见表1。
表1 风险等级及相应医疗设备的PM 管理周期
维修管理工程师应在各类医疗设备规定的PM 周期内完成PM 管理工作,并在医疗设备机身上贴PM 管理标签,注明执行科室、执行日期、下一次执行日期、执行人等,填写工作记录单,签字后及时归类存档。
婴儿培养箱是为患病婴儿或新生儿等提供一个类似母体子宫环境的医疗设备,属于临床高风险医疗设备,要求其具有安全、稳定的性能,保障患儿的安全与健康[7-8]。
(1)氧气流量失控:流量过小会导致患儿缺氧,呼吸困难,甚至可危及生命;流量过大会引起患儿视网膜病、神经系统损伤等并发症。(2)噪声过高:引起患儿的不适感,甚至会导致患儿烦躁,损伤耳蜗,影响听觉的正常发育。(3)感染、过敏风险:箱内温度和湿度环境适合细菌繁殖,医疗设备操作或维护不当可能给患儿带来感染、过敏的风险。(4)报警失灵:断电报警、风机报警、超温报警等失灵均有可能给箱内患儿的安全健康带来风险。(5)实际温度与设置值不符。(6)热循环故障。(7)电气安全:机壳漏电电流过大,肤温探头过热等会灼伤患儿皮肤。
婴儿培养箱的PM 管理步骤及内容见表2。
表2 婴儿培养箱的PM 管理
对医疗设备采取PM 管理模式是从消极的、滞后的管理模式转变为积极主动的、前瞻性的管理模式,通过对PM 管理计划的持续改进,及时发现医疗设备已存在或潜在的故障隐患并加以处理,降低故障率,使医疗设备时刻处于最佳状态,从而提高医疗设备的使用效率并延长使用寿命,不断提高医疗设备的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