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海门市东洲小学 周也琳
童谣,是孩子们的摇篮,在孩子们的内心有着亲切的情感,在它里面不仅承载文化和道德的力量,而且还以节奏感、韵律美吸引着一代代的儿童传唱。每个人的童年都有着童谣的身影,都有着孩子们心灵的渴望。童谣的种类非常多,包括多个领域的内容。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让童谣走进课堂,可以让学生在音乐学习中找到生活的影子,乐趣无限,还可以使音乐学习在学生的心中开出灿烂的花朵。在当前课堂气氛不够活跃、学生情感缺失的情况下,童谣走进课堂的确是一股清泉,可以荡涤掉学生内心的尘垢,让学生的生命价值得以呈现。具体的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从激趣、激发情感、激发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以及提升音乐素养等方面将童谣融入课堂,在课程的每个环节渗透童谣,使学生的音乐学习情感逐渐增强。
导入环节,是学生学习课程的开始,在这个阶段,每个教师都要坚持以生为本,从学生的心理实际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小学生的学习任务已经很繁重,音乐学习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还可以使其在繁重的学习任务中找到一些心灵的慰藉。小学《音乐课程标准》中明确地指出了学生要有对于音乐学习的基本情感,而情感必须从兴趣而来,童谣,作为学生心灵深处的最美的歌,就像是清泉浸润着孩子们的心,以童谣导入课程,顺应了孩子们的天性,童谣通俗易懂,幽默有趣,以童谣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非常有效。
例如在《军民团结一家亲》一课的教学过程中,为了使学生了解军民团结和乐生活的来之不易,教师可以采用童谣来使学生了解那个战争的时代。“我有一个金娃娃,金鼻子金眼睛金头发,第一天,我到河边玩……第三天,日本鬼子来到我的家,偷了我的鸡……第四天,红军叔叔来到我的家,还了我的鸡,还了我的鸭……同学们,大家还记得这个童谣吗?这里面讲出了我们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红军战士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得来的。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歌曲,《军民团结一家亲》,我们快乐地唱吧,跳吧,因为我们的生活中再也没有了战争。”这样的引入课堂,让学生对所学的内容产生了期待,也对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
教师在以童谣引入课程的时候,要把握好童谣与学习内容之间的联系,从内容或者是韵律上找到能够激发学生参与意识的点,从而激励学生想象意境,在快乐的学习情绪下展开音乐学习活动,这是有效教学的第一步。
当前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最突出的一个问题就是学生的参与性不强,在参与性不强的基础上开展的音乐活动,没有任何的意义和价值。情感,是音乐学习的必备条件,离开了情感,音乐就失去了它的灵魂。童谣是每个学生心底的梦,是他们在对各个领域好奇心的由来,以童谣来激发学生的音乐情感,这对于学生走进音乐欣赏和创造活动具有积极的意义。怎样利用童谣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呢?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童谣的节奏性强的特征为其打击伴奏,伴奏吟唱的过程中,学生的情感性被唤醒,对于音乐的感受力增强,这样的训练对学习掌握节拍和节奏有着积极意义。
例如在《好月亮,你走得这样静悄悄》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为了使学生能够对这首歌曲的情感有所感悟,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吟唱小时候的童谣,“月婆婆,摇箩箩,炒豆豆吃,没有柴禾,偷去,怕狗狗咬,捡去,怕扎脚。”这首童谣中有着人们对于月亮的无数幻想,也有着孩子们对星空的向往。“同学们,大家还记得这首童谣吗?每到安静的夜晚,妈妈总是会为我们哼唱这样的歌谣,我们就是在这样的童谣中睡着、长大的。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首歌曲,也是有关夜空的,大家也要发挥自己无尽的想象,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寻找自己与歌曲之间的情感共鸣。”这样,学生对于音乐情感就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学生欣赏音乐的时候就会投入更多,情感的奠基作用由此显现出来。
学生学习音乐的过程中,每当涉及到比较难的音阶训练或者是节奏训练就头疼,失去学习情感,而在这样的基础上,利用童谣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最恰当不过了,既发挥了课堂学习的有效性,也能够使学生在愉悦的心情下感受音乐。
童谣刺激学生参与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艺术感觉,这很关键,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学生总是不能把握它的内在,也不能踏实下心来感悟音乐,这对于学生的审美力和艺术素养的提升具有一定的阻碍作用,如果以童谣为依据,开展音乐活动,不仅学生的参与性更强一些,而且在具体的活动中,学生可在无形中由表及里地感悟音乐的本质。当前学生参与音乐活动比较被动,而且在参与的过程中没有积极性,而如果加入他们喜欢的童谣,就能够刺激学生主动参与到音乐欣赏的活动中来,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
例如在《七色光之歌》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利用这首歌曲的优美的旋律来让学生进行创编活动,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同学们,你们都熟悉哪些童谣呢?大家可以小组合作交流一下,将你喜欢的童谣的歌词记下来,然后我们来按照我们今天学习的这首歌曲的旋律来演唱童谣,好不好?其实童谣唱起来也是很美的,非常动听的。”学生们开始交流合作搜集自己熟悉的童谣,并进行歌曲创编,原来唱出来的童谣真的非常有艺术气息。童谣与音乐教学内容结合在一起进行音乐创编,学生的创造力和音乐欣赏能力都可以在无形中得以提升。
童谣的节奏明快,易于吟唱,能够使学生迅速走近它的内在,这对于学生的音乐鉴赏力提升具有积极的意义,具体的课程中,教师可以用童谣展开音乐实践性活动,比如为童谣配上自己所学的音乐作品的旋律,为童谣续写歌词等,都可以提升其内在音乐素养。
借童谣做课堂拓展,是对所学音乐作品的情感品质延伸,也是对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学习喜爱童谣,就以他们喜爱的方式培育他们的精神品质,这样的教育才是有效的,才是最有利于学生自身发展的。音乐教育承载着育人的使命,在音乐课程中,积极挖掘出音乐作品的内在精神品质,对其展开道德教育,对学生一生的成长都是具有积极的意义的。
例如在《天下的妈妈都是一样的》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课程结尾就可以进行艺术拓展,“同学们,我们熟悉的童谣中有很多与妈妈有关的,你能想到哪些呢?《妈妈呀妈妈》这首童谣老师到现在还会吟唱呢,小时候,我们对妈妈的依恋和爱都在这首童瑶里了,你现在还这样爱你的妈妈吗?”大家开始讨论起来:“我都不知道怎样回报妈妈对我的爱了。”“我也是,我好像帮助妈妈做的事情很少了。”学生们在不断的讨论中懂得了感恩自己的母亲,懂得了母爱的伟大,这就是音乐的教育意义,这对于提升学生的思想品质大有裨益。
童谣的内容多,很多内容与小学音乐课本中选择的主题一致,教师可以借助这一点进行有效的音乐拓展,从而实施有效的教育。以童谣的艺术魅力和品质魅力展开音乐教育,这对于学生的思想成长非常有帮助。
总之,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童谣渗透其中,感悟童谣的文化魅力,体悟童谣中蕴藏的强烈情感,以学生实际的心理特点为依据,将童谣引入音乐课堂,不仅对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而且还对于学生的欣赏力和创造力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