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建湖县实验小学 凌 嵘
2019年义务教育阶段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分学段提出具体的阶段性教学目标,符合小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既保证了语文学科知识的整体连贯性,也契合了具体年龄段的学子的认知特点,让目标设定更具有科学性。而综合性学习目标的提出让语文课堂成为了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的重要阵地。
从2019年的义务教育阶段语文学科的新课程标准来看,第二学段即小学三、四年级的语文综合性学习的阶段目标包含以下内容:学生要学会自己收集整理关乎学习和生活问题的资料并能够彼此间通过讨论完成信息交流和置换;在同阶段语文相关基础知识和技能认知的基础上,此阶段的小学生应该能够通过书面和口头相结合的形式对自己观察到的自然景物和自然现象、身边的生活琐事以及社会现象进行有条理的表达;学生要逐渐学会独立处理与家庭生活、学校生活有关的事情并尝试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语文相关知识解决问题,在趣味语文活动中学会与他人交流和合作。
根据此学段的语文综合性学习目标,笔者认为,小学三年级和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言文字基础知识的学习基础,在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方面具备了一定的能力,他们对社会生活、家庭生活和学校生活充满了好奇和探究欲望,此时,小学语文教师不仅应该积极鼓励学生观察生活、观察自然、体察社会和自身学习环境,更要教会学生运用已经学到的语文知识和语言技能来独立解决问题。另外,多样化的富有趣味性的语文实践活动的举办,能够让学生在语言的实际应用中敢于和他人交流,学会和他人相处与合作。这些综合性学习目标不仅能够检验学生的实际语文学习基础和语言应用水平,而且能够从情感和价值观等方面教育学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由此可知,综合性学习存在必要性,其目标的制定符合此年龄段学生的学情和认知水平,科学合理。
根据以往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小学第二阶段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策略的实施应当遵循如下原则:
1.体验性原则。综合性学习的开展需要学生们观察自然、体验生活、参与各种语文实践活动并在这些活动中通过自我探究和合作探究有所感有所悟,避免学生闭门造车只会读书而脱离社会和生活实践。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在这些实践活动中不仅锻炼了信息收集和整理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沟通能力和合作能力,更让学生在人生观、价值观和综合素质的形成方面有很大的收获。因此,综合性学习首先要遵循的教学原则就是体验性原则。例如,在中秋节到来之前,笔者就让学生自己收集整理有关中国传统节日的相关资料,每个学生限选两个,包括节日时间、节日的由来以及有哪些传统的庆祝活动,这些资料需要以手抄报的形式上交,教师会在班级内进行资料收集成果展示和评比并抽取部分学生做口头表达。学生的动手能力非常强,执行力也很彪悍,会画画的学生就自己动手画背景,然后用尽可能工整的字迹把相关内容填写上去;不会画画的就粘贴图片,他们让父母帮助下载打印,自己设计版面和排版;有的则把自己过端午节以及中秋节的故事放在了手抄报里,总之,学生花费的心思很多,都想以最精致的形式来完成这项任务。而在口头表达的时候,一个孩子提到自己的奶奶没有牙,不能吃五仁的月饼,还有糖尿病,也不能吃豆沙和莲蓉的月饼,她觉得奶奶很可怜,想着今年是不是让父母给奶奶买一些软和的不含糖的蛋糕代替月饼。在她的表述中,对奶奶的真切关怀让大家都很感动。笔者评价的时候说,这名同学在口语表达的时候,用语很朴素,但是表达很流畅,感情很充沛,尤其是它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值得表扬。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就可以知道,学生在对生活的体验中不仅在尝试应用语文知识与技能,在人格发展和综合素质提升方面也大有进步。
2.开放性原则。新课程理念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因此,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开展需要遵循开放性原则,倡导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就小学三、四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的年龄和阅历让他们在处理家庭、学校等生活琐事方面缺乏经验,很多实践活动需要合作才能顺利开展,且他们的语言文字功底和语用能力尚处于基础累积阶段,因此,在表达上可以适度放宽标准,允许他们互相探讨和交流。这也是小学第二学段的语文综合性学习为什么要遵循开放性原则的主要原因。
所谓的开放性,一方面是指教师不要过多干涉学生的综合性学习探究过程,要让学生自己尽可能自主探究,形成自己独特的体验和感悟;另一方面则是指学生间要逐渐学会沟通和合作;另外,开放性也是指综合性学习活动可能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其学习探究的结果要看学生的探究深入程度和感悟结果。
例如,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验生活,了解社会和自然,笔者带领学生进行了一次名为“争做地球护卫者”的社会实践活动,学生看到了环卫工人打扫卫生的艰险,看到了公园内游客随手扔掉的塑料袋,看到了清澈的湖水上面浮动的饮料罐和垃圾袋。他们不由自主地在讨论和批判这些不良社会现象的同时动手捡拾白色垃圾,打捞饮料罐。
从这次综合性语文实践活动的设计来看,笔者的目的是让学生亲自体验环卫工人的辛苦,懂得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并且做一名爱护环境的小卫士。其开放性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首先,在这场社会实践调研和生活体验活动中,学生要在自己亲眼所见、亲耳所听、亲自动手之后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对这次实践活动的感想,笔者并没有像往常开班会时进行德育教育,而是让学生自己去看,去发现,去讨论,让他们自己辨别是与非、美与丑,让他们在心灵震撼中得到教育。笔者看到,爱干净的小女孩也会不怕脏地捡拾地面狼藉的垃圾袋,怕苦怕累的娇气男孩也会一趟趟地捡拾白色塑料袋并把它们扔到垃圾桶。其次,孩子们在“争做地球护卫者”的互动中有了共同的话题和统一的行动,有了彼此合作、交流的机会,很多人平时交往并不多,但是在这次活动后他们成了很好的朋友。最后,当回到班级进行实践活动总结汇报的时候,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很多,包括但不仅限于自己扔垃圾要到位、尊重环卫工人的劳动成果、劝导周围的人爱护环境、树立爱护环境的标志牌等,基本上能够把自己的见闻真实地展现出来,并且有自己的真情实感,这种感悟的个体化和开放性非常突出,相当于进行了一次小的记事作文的训练,笔者认为,此次综合性语文实践活动达到了预期目的,其实还是很成功的。
3.适度引导原则。虽然综合性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综合素质,但是教师却不能做一个无谓的旁观者,教师要监察整个综合性学习过程,做好学生自主探究的参谋员和引导员,因此,笔者认为,综合性学习需要遵从适度引导原则。适度是指要尊重学生的学习本能和探究自主性,教师不能反过来做学习活动的主体,但是教师要发挥自己的思维和教育导向职能,让综合性学习活动有序进行。例如,在上述“争做地球环保护卫者”活动中,三、四年级的孩子行为上易于冲动,碰到乱扔垃圾的人言语表达上有所欠缺,教师要注意引导他们尊重他人的人格,虽然扔垃圾的人行为不端,但是也不能恶语相向。
综上所述,只要遵循上述原则,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开展就会有更好的保障,学生的语文素质和综合素质会同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