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 洁 李宝燕 王英姿 刘保友
(山东省烟台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烟台 265500)
农药在防治农作物病虫草害、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稳产增收等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不科学、不合理用药的现象仍广泛存在,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的威胁与日俱增。普及农药科学安全使用相关知识、提高科学安全使用水平显得尤为重要。
对药剂施用时期、次数、剂量及喷施部位掌握不足,存在跟风施药情况;不重视预防,安全间隔期重视程度不够,造成药剂浪费和农药残留超标;连续使用相同作用机理的农药造成抗药性,药效不理想第一反应是加大用药量,从而形成恶性循环;能完全鉴别作物主要病虫害的农户比例较低,药害、肥害、缺素症与病害常混淆,导致在选择农药时没有针对性,做不到因病、因虫精准施药;盲目混用农药,致使事倍功半,药效反而降低,甚至发生化学反应造成药害;使用的药械喷雾雾滴过大,药液在植株上的附着效果不佳,流失率高。在配制、喷施农药过程中不注意佩戴口罩或穿防护衣等,安全意识较差。
根据病虫草害发生规律适时、精准施药。病害防治适期为病害未发生或发病初期,虫害防治适期为害虫未大量取食或钻蛀为害前的低龄阶段,消灭杂草选择杂草萌发前期施药;提倡最低有效剂量,保障防效的同时降低农药使用次数,保障安全间隔期;施药部位要精准,如防治霜霉病需叶背面着药,而蛾类幼虫主要分布在卷心菜等植物的叶片背面、叶间或植物基部等。
避免同一地块连续重复使用相同作用机理的农药,产生抗药性;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及生物农药,停止使用已产生抗药性的药剂。
掌握各种病虫害发病症状,选择合适的药剂进行防治;药害、肥害、缺素症多数情况下整块地普遍发生,不像病害一样有“病菌”造成的发病中心,也不像不良气候影响一样,整个地区同时出现相同问题。
合理药剂混用,可达到1次施药兼治不同病、虫、草害的效果。丁子香酚·多抗霉素混配可提高对葡萄霜霉病的防效,吡唑醚菌酯·福美双、吡唑醚菌酯·戊唑醇混配可提高对葡萄炭疽病的防效,苯醚甲环唑·克菌丹混配可提高对苹果斑点落叶病的防效,噻虫胺·苦皮藤素混配可提高对绿盲蝽的防效。一般的杀虫、杀菌剂不可与碱性农药混用,如有机磷制剂、氨基甲酸酯类及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等,波尔多液与石硫合剂混用可产生有害的硫化铜,增加可溶性铜离子含量,易产生药害,需间隔半个月以上再轮换使用。甲基硫菌灵、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类杀菌剂、2,4-D盐类等不宜与铜制剂混用,具有交互抗性的农药不宜混用,微生物药剂不能与化学药剂混用。
老式施药器械损耗高、防治效果差。除更换新型、高效施药器械外,针对喷药雾滴大、流失率高的情况,建议及时更换喷头垫片,并根据不同的生长期、冠层情况摸索适合的喷药行进速度,避免药剂流失过大,达到更好地喷药效果。
施药人员田间作业时要做好防护,戴好口罩、手套等;农药配制选择专用器具量取和搅拌,避免直接用手取药和搅拌农药;避免高温作业,夏季高温季节喷施农药,可在无雨及3级风以下的上午10时前或无露水的下午5时后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