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实验小学 陈婉芳
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实现自我构建,充分激发个性化解读,能更好地服从和服务于人自由个性的健康全面发展。笔者以为:核心素养视域下,多元化创新语文阅读教学策略,让作为读者的学生进入文本,“读进去”,读出意义来,读出趣味来。这样,才能激活语文课堂教学,提高语文的核心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应有的功能。
学生是否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就要看教师是否是个富有情感的人。古人云:“教人未见意趣,必不可学。”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创设不同的情境,引导学生在其中担当角色。把学生引入教学情境,让学生由被动扮演角色转变为主动进入角色,由被动掌握知识转变为主动吸收知识,学习活动的主体也由教师转变为学生,学习效果事半功倍。
1.范读再现情感。不同的语言表达体现不同的情感,教师在对课文充分理解基础上的范读,对于学生掌握文章情感至关重要。范读必须准确而生动,既要准确把握作者的情感变化,又要讲究语调、重音、停顿、语速等,读出韵味和情趣。温情脉脉时“窃窃如私语”,如《荷塘旧事》一文,文中对荷塘月色的描写“月朗风清的夜晚……恰似一弯新月嵌在田野上”,“嵌”字温文尔雅,恍若与浮光掠影窃窃私语;轻松愉快则“恰恰如莺啭”,到了“打水仗”的部分,一个“闹得慌”,则把学生的情感融入愉快纯真的童年回忆里;义愤填膺时“铿锵而有力”,紧张处一泻千里。《生死攸关的烛光》读到“烛光摇曳着……成了最可怕的东西,她似乎感到德军那几双恶狼般的眼睛都盯着这越来越短的蜡烛上……”缓慢的语速带着学生随着文字的跳跃,紧张之情呼之欲出。
2.点拨感化情感。课文里面情感的流露有着更深层的含义,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在理解字句语意的基础上领悟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情怀。教学《圆明园的毁灭》时,文中对祖国光辉灿烂文化积淀的高度赞扬和对霸权主义侵略行为的痛恨讨伐,两种情感形成了强烈对比。教学时,教师可以采用充满激情的方式为学生具体讲解。通过感化情感,圆明园今昔的辉煌与沧桑,爱之深与恨之切,两种情感的对比使学生情动于内而发于外,强烈的爱国主义和历史使命感油然而生。
3.诵读融化情感。经典古诗文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内容。古诗文富于节奏,韵律精美,朗朗上口。诵读伊始,为了丰富诵读课堂,利用音乐创造氛围,调节情感,烘托、渲染诗歌的内容,帮助学生理解文本。教学《苏武牧羊》配以乐曲,教师在舒缓的音乐声中对文本做粗略的讲解及提示,学生视诵听思,四者有机结合起来,在初步了解文本大意内容的基础上熟读成诵。诵读则以学生喜欢的方式诵读,比如,教学《苏武牧羊》时,学生运用节奏读:“渴/饮雪,饥/吞毡,牧羊/北海边。心存/汉社稷,旅落/犹未还……”豪迈的情感在有节奏的诵读中诗中体现得淋漓尽致,爱国情怀荡气回肠,使学生深切地感受经典古诗文语言美、韵律美。
语言是人们进行沟通的最主要方式,任何一种语言的表达都是作者情感的流露。加强学生课文朗读的有效引导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十分深远的意义。教师要将感悟到的文章情感巧妙地运用到自身教学当中,积极调动课堂气氛,适时适地以情打动人,使学生置身激情课堂,达到情感的互动和共鸣。情与境息息相关,密不可分,情能引境,境能生情。教师在具体课堂教学中,可运用多种技巧,因地因时创造情境,引导学生触景生情。
1.展现生活情境。文章来源于生活,以身边事为出发点,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体验,从而“虚心涵泳,切己体察”。
2.实物演示情境。俗话说:“耳闻不如一见,眼见为实”。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展现实物,将抽象的文字描写具体化,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如《黄山奇石》,教师让学生踊跃展示自己游览祖国大好河山的照片,一边介绍一边交流一边分享感悟,既带来更好的课堂体验,也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图画再现情境。与实物相较,图画也是很好再现情境的教学方法。运用图画时,教师要注重图文结合指点,启发学生的想象力,以图引申,以图入情,使学生能够充分借助图画的具象,对课文的情境理解到位。
4.角色体会情境。分角色朗读——对教材中提到的各种人物进行分角色朗读,将每个不同的人物通过不同的声音进行个性塑造,增进学生对课文的掌握。《“诺曼底”号遇难记》对话部分,作者通过人物的语言来表现出船长“面对灾难镇定自若”的品格。通过分角色朗读文中的对话语言,学生发现这组对话内容的顺序是为了更好地表现船长的镇定,从而理解“人们感到有一个伟大的灵魂出现在他们的上空”一句的含义。
即兴角色表演——在分角色朗读基础上进行表演,添加了更多的人物个性元素,教学更为生动有趣。《生死攸关的烛光》一文,小女孩儿杰奎琳用稚嫩的声音借口自己困把蜡烛平安地转移,这个细节如果在分角色朗读基础上进行角色即兴表演,能使学生充分理解课文,更好地体会情境,诠释生死攸关的烛光,把握人物勇敢机智和强烈的爱国之情,完成课文情感的全方位把握。
“适合的教学,应当是既适切又适度的教学。”教师在教学中要起到指点和启迪的作用,引导学生一点点走进教材的情境,或者陶醉于美景,或者感动于人物精神,亦或震撼于奇观时,随着情感的累积,终将迸发。所以教师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密切关注。
1.诵读中升华情感。语文不是单一而寂静的字符,而是有声的艺术。学生体验课文感情很好的途径是诵读,琅琅书声是施教之功,在于导学。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初读、思考、感悟、再朗读、再思考、再内化。欣赏诗歌《卜算子·咏梅》时,初读,学生理解诗歌文意;再读,通过设计师生朗读的比较,学生产生强烈的接受语言训练的欲望,配合情境的创设,图文并茂,引起情感共鸣;三读,紧扣诗中“飞雪”“百丈冰”“也不、只”,学生感受梅花不居功、不邀宠、不自傲,虚怀若谷的美好品格;四读,学生交流反馈在感受诗词的意境,理解文中所表现的内涵,进行创造性的朗读。学生在反复诵读的情感活动中,进行积极的思考,扩散思维,熏陶情感,提高审美,获得思想上的升华。
2.表述中渲染情感。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发现和抓住学生容易动情的点,以此为契机渲染情感,激发学生主动表达的欲望,塑造情感品格,培养传情的能力。如,《公鸡的脸红了》课文中公鸡不肯借邻居东西,却在危难时刻受到四面八方热情帮助从而脸红羞愧时,教师可以抓住公鸡“脸红”这个动情点,让学生展开讨论,谈谈自己的理解和体会,从中受到教育。体态传情也可以让学生表达情感,体态语言来直观表述文中的情境,以产生共鸣。
3.读写中深化情感。“言为心声”学生的习作应源于其自身生活、语言、环境、情感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读促写,既培养了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也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如学习《穷人》一文,关于桑娜的心理活动描写可以着重让学生反复朗读,跟着小说里面的环境描写,以“桑娜拉开了帐子”为题,展开丰富的想象,畅所欲言,呼吁向桑娜和渔夫选择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崇高而无私的品格致敬,倡导人间温暖,激发学生情感。
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水平取决于课堂上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状态不仅是教师观察的对象,也是教师教学工作的重点。教师要激发、构造、构建学生良好的学习状态,才能真正创造出适合学生的教学。以情阅读,心悦读之。只有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激发情感的碰撞,激活语文课堂教学,以全新的阅读方式走进文本,才能使教师和学生真正享受语文阅读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