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职业技术学院;.天津师范大学 杨丽萍 俞蕴玥
我国各类数字经济实体、对外贸易等均展现蓬勃发展趋势,从财务管理专业领域的发展研究方向来看,能够适应当今互联网时代、数字经济时代的高级财会人才仍处于短缺状态。作为财会人员供给侧的高职财经院校,必须符合发展要求,顺应时代潮流。立足于财务云共享,通过产教融合,能努力培养出行业需要、技艺高超、德技并修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并达到协同育人的目的。
财务管理专业是应用型的学科,这意味着对学生实践能力和素养有着更高、更严格的要求。然而,实习是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不足环节。一方面,是因为会计工作岗位特殊性;另一方面,尽管近几年在国家的大力倡导下,高校的人才培养观念有所转变,但长期以来形成的人才培养体系却难以很快相应变化。针对会计专业学生的实习,高校往往缺乏足够的资源支持,导致培养出的学生在满足企业会计岗位的用人需求方面有所欠缺。
会计是确认、计量、报告企业经济管理的活动。作为从业人员,必须要严守企业商业秘密,因此学生在实习阶段接触到会计岗位的核心工作难度较大。学校专业课程建设不完善,教育模式陈旧,无法紧密接轨国家经济发展与市场需求。教学对于与工作相接轨的技能培育、以及区域经济发展、企业战略、经营决策等方面知识相对欠缺,没有立足于时代发展的新变化和新特点,缺乏数智化的信息技术融入。
我国的高等教育一直以来更重视知识传授,而轻视能力培养的模式。一些教师对新一代的教学手段缺乏认知,在一定程度上使专业教育缺乏前瞻性、创新性。相关的素质教育也没有充分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体系中,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专业不扎实,影响学生专业创新型、可持续发展的综合素质的培养。
学生知识结构单一,对于管理会计、税法的内容掌握不足;学校实习指导老师实际业务能力不强,不了解企业的业务,很少能在学生企业业务核算过程中能够及时给予财务会计政策、税收筹划上的支持;学生企业管理主人公翁意识缺乏,数据信息综合处理能力、协调沟通能力、组织策划能力、综合决策能力等方面不能良好平衡,影响企业的长远发展。校企合作不充分,对于学生的专业教育,产教融合平台利用不充足;对于会计学生的实习,高校往往缺乏足够的产业资源支持,学生在无法满足相应工作需求。其结果导致无法形成良好的运行模式,其作用不能良好发挥。
基于财务云共享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服务,是一种基于互联网云平台的创新型金融税务服务模式,它依托集会计、纳税、咨询、管理与协调于一体,采用科学的流程运作、严格的风控制度和直观的质量监督,实现中小微企业、高校等高校产教融合,共同培养人才,参与企业财税实务核心业务,培养产学结合的实战复合型人才。
许多中小企业、跨国公司都已经建立起自己的财务信息共享服务中心,将会计数据处理标准化和自动化,提高企业运营效率。依托专业背景,凭借资金实力并利用移动互联云时代的先进技术,积极整合行业资源,联合国内会计教育名师,探索实现我国高校和企业双主体、理论实务一体化、线上线下混合式的任务驱动带教模式,推动了管理会计人员专业带教一体化教学改革。根据新型会计处理的“互联网+征税”、税务管理方式,运用高度集成的软件、通讯工具,整合企业、高校优质资源,将会计岗位中可以高度标准化、流程化的核算业务集中到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集中处理,提高财务核算效率。财务云共享中心的创新,致力于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成本管理与控制、财务分析、税收筹划、预算管理、投融资管理、内部控制、风险防范等多模块的教育培训和管理咨询服务。
在财务云共享的基础上,构建政府、企业、学校和科研院所发展共同体,实施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服务,推进校企文化融合,提升学生职业素养。
在财务云共享的背景下,结合数智化财务人才需求,深化产教融合,推进业财融合。
面对在财务云共享背景下产教融合所面临的问题与困境,应当对既有的产学合作教育模式进行优化,加强与社会资源的协同合作,以相互促进的方式在提高高校教学成效的同时,为企业提供符合其实际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进而从根本上实现产学合作协同育人教育机制的应用革新。
1.产教融合对学校的要求
高校开展产教融合工作主要是为了培养具有较强职业素养与执业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学校应该整合资源,在财务云共享的基础上进一步将产教融合工作延伸为集专业、产业等为一体的面向社会、面向实践应用的平台。产教融合提升学校在业内教学的声誉和影响力,共享项目成果,并在校内营造"产学研创"氛围,促进学生和专业的发展。在财务云共享的背景下,学校可以在原有各专业实训条件的基础上,依托合作的行业协会、企业,把企业真实管理业务操作引入学校,让实践教学与企业工作实现良好衔接,最终实现产教深度融合,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另外,学校可以通过创建相关平台,及时提供校企相关的优惠政策、企业需求信息、职业能力培训信息等,即为学生积累实践经验,也为企业吸纳人才创造良好条件。
2.产教融合对企业的要求
企业开展产教融合工作,主要是为了以人才为入手点进一步提高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数智化企业财务部门要走到企业业务前端,参与企业经营管理决策活动,实现企业价值创造最大化作出贡献。数智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提高,意味着企业需要加强与高校的联系,通过与高校加深合作,使高校学生在充分掌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能够将专业技能灵活运用至企业业务。使得企业业务能够在充分完成的前提下,积极创造更多的价值和效益,既有利于企业自身的发展,更能促进区域产业转型升级。
依托集核算、报税、咨询、管理、协同于一体的财务云共享平台,把企业真实业务引入院校,让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程的同时,参加企业核心业务的处理工作,使其专业能力得到锻炼。对学生的培养方向,将从以往的单纯技术人员向复合型管理人才过渡。经过专业培训,通过处理财务云共享平台下众多企业的真实业务,结合老师等专业人员的指导,学生不仅可以运用专业知识处理会计核算、纳税申报等工作,还可以加以拓展,学习处理财务分析、税收筹划与管理、成本管理与控制、预算编制、投融资测算、内控设计、风险管理等管理业务工作,这让学生不仅能将专业知识灵活运用,更得到更大的发展空间,实现从学校到社会的良好衔接。
1.校校结合协同育人
首先,高校之间应互相合作,在财务云共享的背景下,顺应时代发展,努力破除不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窠臼,共同探索协同育人新模式,提高学生解决复杂财务问题的能力水平。同时也为学生就业后融入企业团队、加快适应岗位奠定基础。这能加强对大学生职业素养与执业能力的培养,不断优化校内教育资源,在提高学生市场竞争力同时也能加深企业和学生相互了解、相互认可,有效地实现就业前置。
其次,高校之间应加强互动,积极进行交流活动,互相吸取在教学方面的经验教训,共享行业发展相关信息。在财务云共享背景下,信息活动更加透明。高校可以整合优势资源,结合所在地区的优势产业与优秀企业的发展趋势,或通过参考企业的岗位需求,调整专业发展方向,优化课程教学体系,使教学目标、教学进程、教学内容符合行业发展需求、社会发展要求。
2.校企结合协同育人
在财务云共享的背景下,高校和企业双主体、线上线下混合式、理论实务一体化的模式,能为符合行业与社会的人才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学校与企业通力协作,致力于同一个培养目标,一起培育具有新时代特色的应用型、实践型的行业精英,以相互促进的方式为社会提供人才。
企校合作协同育人能有效地利用各方优势,达到优化资源配置的目的。首先,学校需要具有较强的主动意识,从革新观念入手,积极转变传统教育理念,并依托于校企合作政策,积极主动地寻找合作企业,为保障学校和企业协同育人的质量打下坚实基础。财务云共享为企业和学校都提供了更大的便利。企业与学校进行多方联动,能够深入了解企业的内部文化,从企业的“刚需”出发,培养能够符合企业岗位要求、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专业人员,以双赢的方式保障协同育人机制的实际效力。通过顺应时代要求的财务云共享平台,学校和企业都能实现扬长避短,通力合作,既能培育人才,又能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活力。
学校可以通过与企业间的合作,以高效的信息交互加强对学生的引导,让学生了解企业当前发展和运行趋势,以便于更好地在教学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另一方面,企业也可以与学生进行进一步的深入接触,面对符合企业工作需求的人才也可以提前进行签约等“锁定措施”,与学生进行 “双向选择”。更重要的是,企业的需求与教学内容将进行有效的融合,这样当学生毕业之后可以更快、更好地适应工作,完成从学校到社会的良好过渡。
在财务云共享的基础上实施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服务,不仅使学生的专业素养和能力得到锻炼和提升,也能积极引导学生整体思想。财务云共享平台作为新时代运用新兴技术发展起来的平台,具有新时代特色、高科技特征,让学生在思想上逐渐意识到要紧跟时代潮流、努力积极创新,合理利用好财务云共享平台,使优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