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灰色关联的区域食用菌产业经济发展评价研究*

2020-12-16 16:17:23褚颜魁
中国食用菌 2020年10期
关键词:初创食用菌县域

褚颜魁

(郑州工商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0)

以“县域”作为区域的空间范畴,并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就主题展开讨论。在调研中可知,食用菌产业经济发展中许多县域是以食用菌栽培业为主体,因食用菌栽培业具有行业进入门槛低、农户参与性强的优势。然而,随着食用菌消费市场的发展与变化,单纯向市场投放生鲜食用菌产品,已难以满足消费群体多样性的需求。因此,由县域政府牵头,个别区域将食用菌产业经济发展的重心逐步迁移至食用菌加工业中。在县域食用菌产业经济发展迈出这一步时,最为关心的便是如何利用灰色关联原理,寻找到影响食用菌产业经济发展转型的因素,并将系列因素做一般化概念处理来引导县域食用菌产业经济的发展。灰色关联理论广泛应用于经济学分析中,通过借助该理论所提供的基本思路,在关联性排序的基础上,探寻影响县域食用菌产业经济转型发展的各项因素[1]。

1 县域食用菌产业经济转型发展的动因分析

在产业链视角下,县域食用菌产业经济转型发展的路径体现为,将食用菌产业内的主导行业前向迁移至食用菌加工行业,并在发挥该行业食用菌产品的关联性优势的同时,增大县域食用菌产业的产品附加值[2]。从政治经济学原理出发,县域食用菌产业经济转型发展的动因分析如下。

1.1 资金因素

将县域食用菌产业经济发展的重心从栽培业迁移至加工业,首先面临着资金要求。资金主要发挥的作用为:1)为食用菌加工企业的基础设施建设、专用性生产设备购置提供资金支持;2)通过资金周转用于食用菌原料采购、食用菌深加工、食用菌产成品销售等环节,使食用菌企业乃至整合行业的生产利润得以实现;3)根据食用菌消费市场的需求变化动态调整产能结构,以通过供给侧管理匹配目标市场的食用菌需求结构[3]。此时,在食用菌加工产能的结构优化中需得到资金支持。就食用菌加工行业的资金来源而言,其主要来源于2个途径:内源性资金支持和外源性资金支持。其中,内源性资金支持具体为利润资本化的逻辑进路,外源性资金支持则体现为寻求商业银行的融资。

1.2 人才因素

随着县域食用菌产业经济发展重心的迁移,此时还面临着对食用菌加工行业人才资源的需求。在食用菌企业生产经营视角下来解构人才因素,其中主要涉及食用菌生产加工人才、食用菌销售人才、食用菌流通人才、财务管理人才等。在新零售背景下,为了建立线上与线下协同化的食用菌产成品销售模式,对网络营销人才、电商物流人才的需求量将逐步增大。在资金约束常态化背景下,食用菌加工企业还需重视财务管理人才队伍建设,使之成为提高企业经营效益的重要专业力量。食用菌加工企业获取人才资源的途径主要为人才引进、内部培养,以及通过业务外包寻求第三方的合作。无论哪类人才计划都需从“产出/投入”的角度,将人才资源获取的会计成本、交易成本纳入评估范畴。

1.3 流通因素

在价值链中来考察食用菌加工企业所面对的流通因素,及其为企业利润实现的途径。在新零售背景下,随着食用菌目标市场范围的不断扩大,食用菌加工企业为实现利润的交易成本也不断增大。其中供应链管理成本和协调供应链中各节点利益和信息的交易成本,这些都将与最终的利润回报产生此消彼长的效应。若是食用菌加工企业的利润回报率存在短板,这将通过抑制食用菌加工行业的发展,进一步影响县域食用菌产业经济的发展。

实现县域食用菌产业经济转型发展依赖于寻求以上三大因素的正向作用,对于初创型食用菌加工企业而言,则需对以上因素进行细化并给予排序,为寻求各因素的正向作用提供逻辑进路[4]。因此,以下将借助灰色关联理论所提供的分析思路展开因素评价。

2 基于灰色关联的因素评价

在Grey Modeling Software软件的技术支持下,在动态视角下将食用菌加工行业发展分解为初创、成长2个阶段,并以食用菌加工企业作为承载这两个阶段的微观主体。对初创期与成长期之间的资金、人才、市场、物流因素进行分析,得出灰色综合关联度分别为0.979 6、0.973 6、0.967 7、0.955 9。因此,在初创与成长期之间的比较中,资金因素的综合关联度最高,物流因素的综合关联度最小,所以在这两个期间都需得到足够的外源性资金支持。

2.1 对资金因素的评价

无论是食用菌加工企业处于初创阶段还是成长阶段,资金因素始终属于推动县域食用菌产业经济转型发展的第一位因素。从资金配置的具体特点来看,在食用菌加工企业处于初创阶段时,资金主要配置于基础设施建设和专用性加工设备的购置之中。在食用菌加工企业处于成长阶段时,资金主要配置于食用菌原料采购仓储,以及专用性资产升级换代之中。

2.2 对人才因素的评价

在比较食用菌加工企业的初创和成长两个阶段的人才需求,前者更加突出人才资源数量规模的增大,后者则突出人才资源技能结构的优化,这与食用菌加工企业产能结构升级优化的趋势相适应。在食用菌加工企业初创阶段,需要将处于食用菌栽培业中的潜在失业人群,吸纳进加工企业的岗位之中。但随着食用菌加工企业产能结构的升级,这种岗位吸纳能力将逐步下降。随之替代的便是,食用菌加工企业需要从外部引进和内部培养专门人才。

2.3 对市场因素的评价

市场因素属于食用菌加工企业所面对的流通领域,且在食用菌加工企业所处的2个阶段中,市场因素对其所处的成长阶段将产生显著效应[5]。结合实证调研可知,食用菌所处的初创阶段与县域食用菌产业经济转型发展所处的初始阶段相对应,此时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便是调整食用菌产业经济发展战略,并着手重构食用菌产业布局。因此,该阶段以维持现有市场态势为主线。一旦食用菌加工企业处于高速成长期,则需要得到市场扩容的支撑。

2.4 对物流因素的评价

与市场因素的影响效力相对应,这里的物流因素也主要作用于食用菌加工企业的成长阶段,其中的原因可类比上文对市场因素的分析。在满足食用菌消费市场多样性的需求时,应加强食用菌冷链物流服务能力建设,这在未来提升县域食用菌产业经济发展潜力将产生积极影响。

3 提升区域食用菌产业经济发展质量的思路

根据以上所述,提升区域食用菌产业经济发展质量的思路如下所述。

3.1 在资金统筹基础上向食用菌加工业倾斜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来发展食用菌产业经济,对于有条件的区域应逐步将经济增长极迁移至食用菌加工领域,对于暂时不具备条件的区域则可以首先发展食用菌粗加工,并根植于食用菌栽培业中。此时,应在资金统筹基础上向食用菌加工业倾斜。具体的实施办法为:1)区域食用菌产业联合会应具体完成食用菌产业发展规划,并对产业发展基金进行统筹,重点培育具备良好条件的食用菌加工企业。2)在区域食用菌产业发展中,各个节点之间采取订单式生产和采购,并在市场机制下推行现货交易以倒逼食用菌加工企业节约资金使用。3)在提升食用菌加工企业利润资本化能力的同时,区域食用菌产业联合会还应积极寻求商业银行的融资,这里县域政府应起到建设性作用。

3.2 分期以滚动法推动食用菌人才队伍建设

根据上文的分析可知,食用菌加工业在初创阶段和成长阶段,对人才资源的需求量、需求结构存在差异,所以应分期以滚动计划法推动食用菌人才队伍建设。具体的实施办法为:1)在区域食用菌产业经济转型初期,应以食用菌粗加工与深加工并行,将大量劳动力从食用菌栽培业迁移至食用菌加工业。此时需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高现有劳动力资源的职业技能。2)随着食用菌加工企业由初创阶段步入到成长期,即区域食用菌产业经济转型发展进入到加速阶段,此时应重点发展食用菌深加工业。此时则需对本土人力资源加强职业技术培训的同时,还应从引入域外专业技术人才(集中在食用菌深加工的工艺流程领域)、与科研院所合作的方式,完成人才队伍建设工作。

3.3 基于新零售业态开发出食用菌两类市场

在区域食用菌产业经济发展中以食用菌加工业为经济增长极,意味着需增强食用菌加工业的盈利能力,所以应基于新零售业态开发出食用菌2类市场,即线下渠道的传统市场和线上渠道的虚拟市场。具体的实施办法为:1) 对于线下渠道的开发与拓展,应努力与渠道商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并在充分利用渠道商储运能力的基础上,以代储代供帮助食用菌加工企业提高对消费市场的效应时效;2)对于线上渠道的开发与拓展,应努力形成品牌优势以增强食用菌产品的市场识别度,所以可重点以包装艺术化设计开发、网络营销等手段,培育基于电商平台的食用菌品牌形象。

3.4 分期加强食用菌冷链物流服务能力建设

随着区域食用菌产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其市场范围必将得到延伸和拓展。这就需要分期加强食用菌冷链物流服务能力建设。这里的“分期”同样是指食用菌加工企业的初创阶段和成长阶段。具体的实施办法为:1)在食用菌加工企业处于初创阶段,应积极寻求与第三方物流系统的合作,并以食用菌干品为主导产品降低对冷链物流服务系统的依赖;2)随着食用菌加工企业乃至食用菌加工业的利润资本化程度不断加深,以及区域食用菌产业经济发展步入内涵式发展阶段,此时应在统筹产业发展基金的基础上,打造自营物流系统下的冷链物流服务能力。这里的冷链物流服务能力应与第三方物流服务系统对接,并将服务能力建设集中在供应源环节的“冷链储运”。

4 总结

随着食用菌消费市场的发展与变化,单纯向市场投放生鲜食用菌产品,已难以满足消费群体多样性的食用菌需求。在灰色关联度分析中可知,应加强资金、人才、流通3个因素的建设,应助力区域食用菌产业经济转型发展。具体的思路为:对于有条件的区域应逐步将经济增长极迁移至食用菌加工领域;对于暂时不具备条件的区域则可以首先发展食用菌粗加工;分期以滚动计划法推动食用菌人才队伍建设;应基于新零售业态开发出食用菌两类市场,即线下渠道的传统市场和线上渠道的虚拟市场;应分期加强食用菌冷链物流服务能力建设。

猜你喜欢
初创食用菌县域
“初创”杯喜剧大赛
县域消防专项规划研究
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中)
今日农业(2020年23期)2020-12-31 09:00:42
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上)
今日农业(2020年22期)2020-12-25 02:30:40
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下)
今日农业(2020年24期)2020-03-17 08:58:04
山东县域GDP排名出炉
商周刊(2017年6期)2017-08-22 03:42:46
县域就诊率为何差了40%
中国卫生(2015年7期)2015-11-08 11:09:58
如何渡过初创瓶颈期
创业家(2015年9期)2015-02-27 07:54:38
和初创企业做朋友
创业家(2015年4期)2015-02-27 07:53:14
初创公司如何捍卫商标权
创业家(2015年1期)2015-02-27 07:5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