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鲜食用菌供应链管理运营模式分析*

2020-12-16 14:36
中国食用菌 2020年8期
关键词:流通食用菌生鲜

赵 帆

(淄博职业学院,山东 淄博 255314)

以生鲜食用菌农村电商为考察对象,从全产业链的视角下去分析生鲜食用菌供应链管理运营的模式。与城市电商不同,农村电商一般与农业生产紧密联系,并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信息化部门而存在。生鲜食用菌农村电商同样如此,其植根于生鲜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的生产经营之中,并依托电子商务平台开展B2B、B2C销售活动。生鲜食用菌农村电商只是提供了商品所有权的转换,无论是在B2B还是B2C销售模式下,必须得到供应链的支持才能最终形成完整的销售链条[1]。在全产业链视角去分析供应链的结构,应同时包括采购物流、生鲜物流、销售物流这3个板块,生鲜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在该供应链中则处于核心地位。

1 生鲜食用菌供应链管理所存在的问题

1.1 在采购物流环节中存在货损问题

由生鲜食用菌的理化特性所决定,产品在采购物流环节中的储运过程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货损。货损主要表现在:因物理作用而改变原有的形态、因生化作用而改变原有的使用价值。其中,物理作用主要发生在包装和装卸搬运过程之中,生化作用主要发生在储运的密闭环境之中。不难知晓,随着生鲜食用菌货损的产生必然会抬高该产品的售价,而且在物理作用下还会严重降低生鲜食用菌的商业价值。在同业竞争环境下去认识货损问题,这不仅是生鲜食用菌栽培户所共同面对的问题,也是生鲜食用菌通过供应链管理运营模式再造可以获得比较优势的领域,这就要求从采购物流运营过程和采购物流与生鲜物流的衔接上把好流程关。

1.2 在流通加工环节中存在品质问题

有研究表明,同行都较为关注生鲜食用菌栽培产地与销售卖场之间的对接问题,而忽略了居于中间的流通加工活动[2]。生鲜物流主要为生鲜食用菌流通加工提供服务,生鲜食用菌从栽培产地进入到城市销售网点需要经过一系列的辅助性加工,经过辅助性加工不仅可以使生鲜食用菌的利润提高20%~50%,也能够为销售物流环节中的储运提供便利。然而,目前在生鲜食用菌流通加工环节存在着品质问题。该问题主要反映在:1)针对生鲜食用菌的辅助性加工缺乏行业标准,所以在成本控制的要求下会人为降低加工品质;2)未能充分考虑终端客户的需求特征,采取同质化加工方式而弱化了生鲜食用菌经济价值的实现能力;3)在加工完毕到进入到成品库之间存在着质量监管盲区,此时极易产生货损或灭损现象。

1.3 在销售物流环节中存在保鲜问题

在B2B和B2C销售模式中,生鲜食用菌农村电商能对市场终端客户的需求信息给予及时反馈,但目前所存在的问题则是终端配送中的保鲜问题,该问题又主要存在于与终端卖场的对接中。保鲜问题主要体现在:1)在开展销售物流的过程中存在着生鲜食用菌品质下降的情况,这就直接导致了销售环节保鲜问题的产生。2)在终端卖场的陈列过程中出现了保鲜问题,这就直接影响生鲜食用菌的销量和未来的卖场进货量。这似乎是一个生鲜食用菌品质保障问题,但深层次原因则为,生鲜食用菌生鲜物流与销售物流之间的流程存在短板,以及销售物流环节中的供应链流程存在不足。

2 供应链管理运营模式分析

2.1 降低货损风险的供应链运营模式分析

生鲜食用菌作为农产品在储运过程中难以消除货损问题,所以这里以降低货损风险为出发点展开分析。降低货损风险需要聚焦生鲜食用菌从栽培基地到流通加工基地的整个过程,物流包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降低货损风险的作用。但此时的物流包装并未直接进入到销售领域,所以这势必会增大生鲜食用菌农村电商的销售成本。从样本地区的生鲜食用菌栽培情况来看,专业合作社一般拥有1类~2类品种,这样才能形成规模化栽培效应。且栽培基地普遍位于山区或城乡结合处的郊区,这就规定了生鲜食用菌从栽培基地启运的空间位置[3]。因此,单纯从物流包装上下功夫显然不是最优的解决方案。根据产业经济学原理可知,强关联分工部门应打破部门和空间壁垒,以使其降低交易成本而增强运营效率。由此,这就为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思路。

2.2 保障加工品质的供应链运营模式分析

目前,城市消费群体对生鲜食用菌产品的采购已经发生了显著变化,即从传统的农贸市场采购转移到了超市卖场采购,近两年来部分消费者又偏好网上采购。这就决定了,在B2B销售模式下生鲜食用菌栽培基地必须满足终端卖场的销售标准;在B2C销售模式下则需满足家庭户的食用安全标准,所有这些都需在生鲜食用菌流通加工环节得以解决。调研发现,现阶段所存在的加工问题不能仅拘泥于加工工艺短板,而是需从加工标准化方面进行问题探析。加工标准化可以分为加工工艺标准化、产品信息标准化。然而所有这些似乎并未在生鲜食用菌流通加工领域得到推广,这也就制约了供应链管理运营的绩效提升。从商流决定物流、物流支撑商流的逻辑关系入手,解决生鲜食用菌加工的标准化问题成为了保障加工品质的关键。

2.3 延长保鲜时长的供应链运营模式分析

从供应链流程再造的视角去分析“延长保鲜时长”问题,这里从2个方面展开:1)以物流信息化建设为推手,加强生鲜食用菌农村电商对超市卖场的响应时效性,这将有助于以定量配送来解决保鲜问题。需要指出的是,生鲜食用菌含有许多种类,其各类在消费者群体中的普及程度不同。所以依靠物流信息化平台,还能够在辅助上游加工环节对产能结构的调整。2)以配送中心为依托采取“生鲜食用菌农村电商-配送中心-终端客户”的销售物流管理模式,仍可以有效延长保鲜时长。

3 提升生鲜食用菌供应链管理运营能力的策略

3.1 依据生鲜食用菌栽培基地的区位合理设置流通加工地点

降低货损风险需要从合理布局生鲜食用菌栽培基地与加工地点之间的位置关系入手,进而实现规模化和高效的采购物流管理运营模式。

1)若是生鲜食用菌栽培基地位于山区,那么流通加工地点的选择应结合乡镇生鲜食用菌产业布局来实施。即可以以乡镇生鲜食用菌栽培基地布局选择几何中心区域作为加工地点,这样能够便利乡镇生鲜食用菌栽培专业合作社的加工需求。

2)若是生鲜食用菌栽培基地位于城乡结合处的近郊,在干线运输条件能够得到保障的情况下,流通加工地点可以位于城市农贸产品批发区域,进而能及时将生鲜食用菌产成品向下游输送。从中又引申出一个结论,为了提高供应链管理运营能力需要走区域生鲜食用菌产业集群化的道路,以此实现商流的规模化流通目标。

3.2 采取外包和自营加工相结合的方式加强生鲜食用菌调度

随着生鲜食用菌进入到生鲜物流环节,此时便面临着流通加工作业程序。在商流决定物流的逻辑关系中,生鲜食用菌农村电商主体应密切跟踪市场需求演变趋势,所以需根据订单合理调整对生鲜食用菌加工的产能结构[4]。为了加强生鲜食用菌的调度能力,因此可采取外包和自营加工相结合的方式来应对。具体的实施办法为:1)有条件的生鲜食用菌栽培基地可以设立自营加工点,加工的主要内容为生鲜食用菌清洗、分类,以及根据客户订单需求进行简单的加工处理;2)可以充分发挥专业加工地点的包装能力和冷链储运能力,将生鲜物流与销售物流之间的对接工作交由第三方流通加工企业完成。

3.3 在产业集群化发展背景下制订生鲜食用菌流通加工标准

正如在前面的论述中指出,流通加工后生鲜食用菌的利润可以提升20%~50%。为了充分挖掘流通加工的价值创造能力,需要在产业集群化发展背景下制订生鲜食用菌加工标准。因此应该实行:1)以县域为行政单位,可以首先在域内建立分类别的生鲜食用菌加工标准。这里所实施的原则为,依据消费群体的偏好固定经验标准,依据物流包装、储运、配送等现行标准调适经验标准。2)为了增强流通加工对生鲜食用菌农村电商指令的响应时效,应重点将加工环节定位于标准化包装、配套包装、产品组合包装等领域。

3.4 提升供应链信息化水平增强和创新生鲜食用菌补货能力

为了延长保鲜时长,需要通过提升供应链信息化水平增强和创新生鲜食用菌补货能力[5]。

1)在B2B销售模式中,生鲜食用菌栽培基地应与超市卖场建立专供渠道,并在战略合作关系下搭建信息化平台,使生鲜食用菌栽培基地能够动态掌握超市卖场的生鲜食用菌走货情况。若是超市卖场生鲜食用菌库存触及预警线,由生鲜食用菌农村电商向流通加工企业发布指令为其提供补货服务。若是流通加工企业不具备补货能力,则可以在生鲜物流环节与销售物流环节之间引入第四方物流系统完成信息整合和补货任务。

2) 在B2B和B2C销售模式中,还可以实施“代储代供”补货服务,即由生鲜食用菌栽培基地与市场终端冷链物流供应商合作。后者为前者提供生鲜食用菌产成品的储运服务,并根据生鲜食用菌农村电商的指令向终端客户配送生鲜食用菌。

4 总结

通过以生鲜食用菌农村电商为考察对象,从全产业链的视角下去分析生鲜食用菌供应链管理运营的模式。在全产业链视角去分析供应链的结构,其应同时包括:采购物流、生鲜物流、销售物流3个板块。降低货损风险需要从合理布局生鲜食用菌栽培基地与加工地点之间的位置关系入手,进而实现规模化和高效的采购物流管理运营模式。在商流决定物流的逻辑关系中,生鲜食用菌农村电商主体应密切跟踪市场需求演变趋势,所以需根据订单合理调整对生鲜食用菌加工的产能结构。为了充分挖掘流通加工的价值创造能力,需要在产业集群化发展背景下制订生鲜食用菌加工标准。为了延长保鲜时长,需要通过提升供应链信息化水平增强和创新生鲜食用菌补货能力。

猜你喜欢
流通食用菌生鲜
富“鳜”逼人!标鳜最高38元/斤,订单去到39元/斤,流通商疯狂抢订!这条鱼成“抢手货”
“良法”“善治”为粮食流通保驾护航
生鲜灯的奥秘
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中)
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上)
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下)
中国生鲜消费趋势
国务院决定实施“互联网+流通”行动
我国生鲜乳连续7年三聚氰胺抽检合格率100%
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