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推动农村绿色发展

2020-12-16 13:28:33黄书灵
农村实用技术 2020年9期
关键词:绿色环境生态

黄书灵

(濉溪县环境监察大队,安徽 淮北 235100)

在中共十八大会议中提出了“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明确指出了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目标。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不从根本上扭转,将不仅严重影响和制约稳产增收、现代化进程,使“三农问题”变成越来越难解的症结所在。因此,为了推动农村绿色发展,便需要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坚持从宏观战略层面入手,注重顶层设计,坚持以完善的制度作保障,这样才能够真正实现生态环境建设主导农村发展的目标[1]。

1 明确农村绿色发展目标,增强生态环境建设意识

通过以推动农村绿色发展的宏观战略为导向,充分认识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全面落实党中央的生态环境建设政策部署,立足于农村绿色发展的实情,全方面审查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过程中存在的短板,明确农村绿色发展目标,再采取针对性的生态环境建设策略,这样便能够让农村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取得较大的成就[2]。尤其是针对当前农村绿色发展中存在的水环境污染现象,需要充分依托现代科技支持,制定科学的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并坚持以国家的宏观政策制度为主导,出台一系列的地方性法规来规范各个企业、个人的行为,从而保证农村绿色发展持续推进。

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系列决策部署,始终把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摆在事关全局的重要位置来抓,坚定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推动生态文明体系初步形成,绿色发展方式持续转变,环境污染防治初见成效,生态系统保护明显加强,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让三农问题能够得到切实解决。人作为“生态环境建设和农村绿色发展”中的重要主体。因此,为了能够真正实现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来推动农村绿色发展的目标,便需要各级农村政府坚持以身作则,树立起较强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明确责任主体。同时,还需要合理设立专门的主导机构,强调各个部门之间的协同参与,从而逐步在彼此之间构建起良好的互动关系,让相关部门的工作职能能够充分凸显出来,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服务于农村绿色发展。

加大对生态环境保护理念的宣传,坚持以事实数据“说话”,让广大人们的参与感和紧迫感得到增强,引导人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逐步建立起全民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格局,这样便能够让广大人们更好的为绿色农村发展做贡献,为实现农村绿色发展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2 编制农村环境总体规划,优化农村发展布局

当前在农村绿色环境的总体规划过程中,应该将资源环境的承载力作为重要的基础条件,坚持以自然发展规律为准则,树立可持续性发展目标,统筹优化现代农村的发展空间布局,明确划定生态环境建设的红线,以此保证农村绿色环境的安全性。其中,通过合理编制农村环境总体规划方案,对改善农村环境和保障民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3]。通常在编制农村环境总体规划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下列几个问题:

一是将尊重自然和顺应自然作为生态环境建设的本质要求,坚持在土地开发、生产力布局和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统筹考虑到农村环境的综合承载能力,坚持以先进的农村发展理念来指导现代农村绿色建设,注重农村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着力于提高各类资源的利用效率,有效提升农村的生态环境质量,从而逐步构建起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格局。

二是在农村环境总体规划的过程中应该立足于自然生态环境安全的保障方面,逐步打造完善的农村格局,明确了解生态环境建设的整体性要求,让大气、水、生态和海洋等不同要素的红线体系更加的明确化,并合理的将环境资源的承载力作为农村绿色发展的方向、总体布局的决定性要素。严禁在农村的主导方向等大气污染较为敏感的区域中开展大气污染项目,以及不在水源地和扩散自净条件较差的区域内规划污染项目,不将大型居民区建立在污染聚集区域内,全面控制好当前农村的开发强度,切实保留好农村绿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绿色生态空间,让现代农村格局和产业布局更加的规范化[4]。

三是将大气环境的自然禀赋作为农村环境总体规划的出发点,明确质量基线。通过将空气质量基线作为农村绿色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并将其合理的融入到现代社会经济的规划、农村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能源规划中,逐步构建起完善的国民经济规划体系,并合理的将空气质量基线作为农村绿色发展的前置性指标。这样通过研究空气质量基线来明确农村大气环境的红线、农村人口、排放量的承载上限。

四是构建农村环境总体规划技术支撑体系。通过立足于人口、规模、布局、产业结构、节能降耗等多个维度,逐步建立起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综合评价模型,以此推动绿色农村发展。

3 践行生态文明思想,落实绿色发展理念

坚持以“旅游融合、产业扶贫、绿色发展”作为农村发展的总体思路,并合理的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到农村发展的总体布局中。同时,通过全面落实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基本方针战略,统筹落实节约优先、保护优先和自然恢复为主的策略,全面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坚持树立绿色政绩观,准确把握法农村发展与保护之间存在的本质关系,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来推动农村产业发展,让绿水青山的经济社会效益、生态效益能够充分凸显出来,真正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有机统一。

践行生态文明思想是为人民谋福祉的重要精神,必须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的原则,以此加快生态文明建设。通过着力打造生态基地,培育更多优质的生态产品,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背景下对生态环境的需要,逐步走出一条发展速度快、质量高、百姓富和生态美的农村绿色发展之路。

4 构建生态补偿制度,促进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为了在农村生态系统的自我恢复能力可承受的范围之内构建生态补偿制度,便能够让农村真正朝着可持续性的方向发展。首先,应该实现生态补偿的法制化。通过构建科学合理的生态补偿政策法规,逐步构建起科学完善的生态补偿条例和实施细则,这样通过借助法律制度来规范广大人们的经济行为,便能够真正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其次,实现生态补偿的标准化。在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推动农村绿色发展的过程中,关于生态补偿的标准必须严格按照社会、经济和生态几个方面进行严格分类,逐步构建起完善的指标体系。同时,合理的将资源消耗、环境损害和生态效益等纳入到经济社会发展的评价体系中。这样通过构建科学完善的生态文明考核评价制度,便能够有效实现农村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目标。最后,让生态补偿规范化。在进行农村生态补偿的过程中,必须坚持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让环境开发者承担起开发利用资源环境的责任,并对造成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损失进行赔偿。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促进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以便能够真正实现农村绿色发展的目标。

5 加大环境整治力度,推动绿色农村发展

首先,应该加强生态环境建设调控,优化生态产业结构。针对一些严重破坏资源、污染环境的企业,需要严格进行整顿或者是关闭,让落后的产能被淘汰。同时,还需要严格按照农村的环境容量和总量要求,优化布局农村房屋布局,准确进行各个产业的发展方向。

其次,优化环保管理机制,调整行政审批制度。在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的过程中,为了有效推动农村绿色发展,便需要促进农村转型,优化生态环境建设政策,大力支持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让高能耗和高污染的行业能够真正得到遏制,以此来推动农村绿色发展。

再次,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紧密依靠科技创新来推动农村绿色发展。通过将不同的区域、产业和企业联合起来构建不同层次的循环经济体系,坚持用生态经济理念进行工业园区的项目涉及,让环境创新和技术集成整合起来,全面推动企业进行转型升级,这样才能够真正实现农村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双赢的局面。

最后,构建完善的环保责任考核机制,统筹做好农村环境质量的监测、预警和风险防控工作。通过完善政府环保目标责任考核方法,逐步构建GDP增长、环境总量和环境质量建设的“四位一体”的经济环境目标责任制,统筹改善农村环境质量。这样通过构建起农村空间布局合理、数据可靠和监管有效的环境质量监测体系,有效推动绿色农村发展。

总之,在当前我国农村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对现代农村的规划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充分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正确处理好社会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坚持走生态文明发展的道路,逐步构建起环境友好型社会,有效推动农村绿色发展。

猜你喜欢
绿色环境生态
绿色低碳
品牌研究(2022年26期)2022-09-19 05:54:46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生态养生”娱晚年
保健医苑(2021年7期)2021-08-13 08:48:02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住进呆萌生态房
学生天地(2020年36期)2020-06-09 03:12:30
生态之旅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海峡姐妹(2019年3期)2019-06-18 10:37:10
环境
生态
领导文萃(2015年4期)2015-02-28 09:1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