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怀文
(四川省广元市利州区农业农村局,四川 广元 628017)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关键还是要产业兴旺。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党的十八大以来,产业扶贫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在中央布局的脱贫攻坚战“五个一批”工程中,产业扶贫是处于第一位置的工程。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考察时明确指出:“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要因地制宜,把培育产业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激活脱贫致富内生动力,要务必发展好产业,没有产业,没有经济上的稳定后续来源,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脱贫。
在产业扶贫中,利州区把发展农业生产作为脱贫攻坚主攻方向,始终坚持“担当为农之干、汇聚为农之智、服务为农之富、书写为农之美”的扶贫思想,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扶贫理念,以“山清水灵秀,农荣民安乐”为扶贫宗旨,以发展农业产业为扶贫路径,采用“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科技生产、高水平利用、高标准管理、高效益经营”的扶贫方式,依托市场,遵循民愿,充分利用乡村资源禀赋,深入落实国家产业扶贫政策,大力推进优质粮油、绿色果蔬、生态养殖、道地中药材、木本油料和四季花卉产业全产业链融合发展,着力把农村建设成为令人向往的好地方、把农民提升成为让人羡慕的好职业、把农业发展成为脱贫致富的好产业。
高质量建设现代扶贫农业(林业)示范园区、“一村一品”特色扶贫产业示范园、家庭产业扶贫示范园,推进“三园”扶贫产业联动、主体联动、经营联动、利益联动,壮大发展优势特色扶贫产业基地。每年创建1个市级、2个县级现代农业(林业)扶贫园区。同步推进前两轮现代扶贫农业园区转型升级,提质增效。通过现代农业(林业)扶贫园区引领,每个村至少建设1个“一村一品”特色产业扶贫示范园,有生产能力的贫困农户建设1个家庭产业示范园。努力建成龙潭雪梨、白朝食用菌、三堆和荣山核桃等一批名副其实的“一镇一品”扶贫产业示范强镇。
大力发展特色扶贫农产品初加工,重点围绕扶贫特色农产品开展原产地清洗、分选、烘干、保鲜、包装、储藏等产地初加工和精深加工,推动扶贫农产品及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延伸产业链,让贫困农户分享增值收益。严格按照产业扶贫政策落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辅助设施建设用地,将农产品冷链烘干设施、农产品初加工设施、休闲采摘设施等纳入农业附属设施范围。着力提升扶贫特色农产品初加工率,扶贫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林牧渔业产值比。
大力推动农文旅体养跨界融合,拓展农业扶贫功能,发展休闲农业,打造休闲农业扶贫大品牌,建设以产兴村、以村促产、产村融合、宜居宜业的扶贫特色小镇、美丽乡村。积极打造一批产业融合的现代农业扶贫园区、产城融合的特色扶贫专业乡镇、功能突出的农业扶贫主题公园。大力发展乡村服务业,鼓励各类组织、企业和个人成立农业专业服务公司或服务型合作社,在园区和村全覆盖建立社会化服务超市,实现“一园一超”“一村一超”。大力发展农村电商,提升农村电商网点质量,全面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区)建设。加大农旅扶贫产品销售体系建设,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大型专合社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等大中型城市开设“利州造”特色农旅扶贫产品销售门店。深入推进农特扶贫产品进机关、进企业、进校园、进医院、进社区、进超市、进军营,以销促产推动扶贫产业发展,提升扶贫效益。
大力推进扶贫品牌创建。深入推进农产品扶贫品牌建设,加大对无公害农(畜)产品、绿色扶贫食品、有机扶贫产品、地理标志保护扶贫产品的认证。大力支持龙头企业、新型经营主体创先争优、品牌(商标)创建,并给予适当奖补。优化提升“利州红栗”“利州香菇”“利州贡米”等特色扶贫品牌。实施品牌建设孵化、提升、创新、整合、信息“五大工程”,构建“区域公用扶贫品牌+企业自主扶贫品牌+产业扶贫品牌”农业扶贫品牌体系。每年创建“三品一标”扶贫产品2个以上。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围绕产业扶贫优势特色产业,引进一批大型农产品加工企业。实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排头兵”工程,每个扶贫产业培育1—2个领军企业,扶持一批省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进一步规范发展农民合作社,清理消灭“空壳社”,实现100%以上的贫困农户加入农民合作社。实施贫困农户家庭农场培育行动,积极引导种养大贫困户建成家庭农场。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优先把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社长纳入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安排。建立完善各类生产经营主体利益联结机制,大力推行订单式、托管式、代养式、股份式、车间式等产业扶贫经营,全面推广保土地租金、保贫困户就业、保产品订单收购、保生产发展风险和生产管理承包超产分红、订单收购返利分红、产品存储增值分红、集体资产收益分红“四保四分红”利益联结模式,实现各类生产经营主体在产业链上分工合作、利益共享,助力脱贫攻坚。
建立“院团组员”科技技术扶贫支撑体系,引进四川农业大学、中科院科技帮扶“智囊团”开展院地合作,建立区级农业综合技术专家服务团开展技术指导,建立农业技术巡回服务小组开展“巡诊服务”,开展一村一名农技员“问诊服务”。与四川农业大学、中科院成都分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省林科院深度合作,开展组培室、良繁体系、加工体系建设和农业实用技术推广。建立涉农部门、乡镇站所、种养大户、新型职业农民等四级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开展专题培训指导,不断提升农业扶贫产业发展的科技水平。
近年来,在习近平总书记产业扶贫思想的指引下,利州区加大农业产业扶贫力度,强化科技支撑,不断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把短板补得再扎实一些,把基础打得再牢靠一些”,为打赢脱贫攻坚收官战奠定了坚实基础。2019年产业发展欣欣向荣,产业扶贫硕果累累,贫困人口人均产业纯收入突破1400元,占总纯收入的21%,其中817户通过产业扶贫实现了脱贫;集体经济收入突破人均40元。
全区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75万hm2,粮食产量8.76万t,其中小春粮食播面0.68万hm2,产量1.9万t,大春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06万hm2。国家二级以上优质水稻种植面积0.17万hm2,达到种植面积的52%,全年油料产量0.39万t,其中油菜播面0.233万,hm2,产量0.35万t。
蔬菜种植面积0.77万hm2、产量27万t,种植食用菌 2200万椴袋、产量达2200吨,水果种植面积0.09万hm2、产量达2.8万t,笋用竹抚育及改造面积333.33hm2,产量达170t。
积极与温氏、正邦、巨星等5家大型生猪养殖企业对接,与贫困农户签订代养协议。发展规模场(小区)12个,培育猪牛羊养殖专业户41户,改扩建土鸡养殖场1个,扶持培育土鸡养殖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13个。出栏生态生猪10.6万头、肉牛6100头、肉羊2.6万头、土鸡180万只、水产品2000t。
油橄榄品种改良200hm2,补植补造466.67hm2,丰产综合管理666.7hm2基地,培育紫爵大朝等合作社3个;核桃品种改良0.2万hm2,发展林下经济666.7hm2,有机认证面积66.67hm2、示范推广0.27万hm2。木本油料产量3.6万t。
麦岐五味子、恒昌灵芝、赤健天麻种植基地得到巩固提升,扶持培育中药材种植合作社和家庭农场13个;道地中药材种植面积达0.1万hm2,产量 0.47万t。
利用地处区域城市区位优势,结合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巩固提升龙潭和平、建设等村“腊梅+芍药”基地,泥窝花花世界赏花景区。四季花卉产业种植规模和产值较2018年翻一番。
利州区坚定不渝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根本之策,通过不断艰苦实践和探索,在扶贫路上取得了显著成效,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铸就了一批产业扶贫典范。
月坝村采取合作社+农户+国投公司的运作模式,农户自愿与村里的专业合作社签订合同,将房屋交给合作社按照统一风格实施乡村旅游、民俗体验打造。涉及风貌改造的,费用由政府和农户各出一半。通过统一经营和规范管理,农户每年可得30元/m2的房租,还可到合作社务工。还有115户受房屋面积和空间等因素制约无法改造,合作社就带动他们发展种养业,为合作社供货。小镇配套的农户集市、客栈、游客接待中心等公共基础设施,通过集中农户13.33余hm2土地抵押给国投公司融资,吸引利州区利元国有投资有限公司的投资。小镇一期预算3.5亿元已完成投资2.6亿元。建成乡村四级油化公路10km,12km2的高山湿地、5.5km环湖路、10km步游道、5km麻柳康养长廊、月坝古村,改造农户62户,开设小吃店13家。
同时,月坝村还着力康养旅游产业与种养殖产业融合发展,聚焦农业三园共建,让户园变景点、村园变景观、园区变景区。已建成10hm2中药材产业园、21hm2食用菌产业园、22hm2蔬果(包括干果)产业园、5000箱蜜蜂养殖园,形成“一村带全乡的产业发展格局”,农特产品由合作社统一实行订单销售,开展春赏花、夏避暑、秋摘果、冬品雪四季农旅活动和农特产品(包括山珍)采购活动。
合作市采用“2224”红利分配机制,即每年红利的20%作为资产股,分给闲置房屋入股农户,20%作为自然资源股,分给集体经济组织成员,20%作为集体经济持续发展股,注入村集体经济,40%偿还国有公司,分红机制的建立为合作社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2019年累计接待游客21万余人次,实现旅游收入840万元,带动9个村236户891人已全部脱贫摘帽,合作社社员年人均年增收3206元。从此改变了长期“月坝里子坝、包谷纽子大,吃的洋芋果、烤的疙瘩火”的落后状况,避免了长期外出打工造成农民工、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一系列家庭生活社会矛盾。
赤化镇泥窝社区辖11个居民小组564户2132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0户99人。泥窝社区以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为契机,构建“花海+”产业链,建成花花世界花卉博览园。该项目规划面积200hm2,建成国家4A级景区;建设鲜花赏花基地33.33hm2、66.67hm2红梅观赏区,打造西部最大的红梅赏花基地,建设以红梅、冬樱、映山红为主题的花道3km,沿花道开发建设水上过山车项目,在花道枝干上逐一打造10个以月季、绣球、杜鹃、牡丹、菊花、多肉等为主题的花园民宿。项目总投资1.5亿元。一期总投资3000万元,现已完成投资1500万。通过产业带动,已实现全村整体脱贫奔康
花花世界花卉博览园现已建成赏花基地20余hm2,主要品种有牡丹、杜鹃、雏菊、月季、矮牵牛、三色堇、绣球、虞美人、薰衣草、紫薇、三角梅等。花卉博览园已提供就业岗位34个,以花卉博览园为平台创建农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1个,引进12名在外成功人士回乡创业,打造农家乐5家(其中星级农家乐3家),建趣味游乐1家、田边市场1家,带动60余户群众发展特色美食、零售等配套产业。创新推行“聚创领筹”模式(村组干部领筹,打捆集体经济入股,公司化组织实施,撬动大众创业),为公众提供以花卉为主题背景的吃、住、购、娱等服务,成为农户稳定脱贫、持续增收的绿色银行。
花花世界花卉博览园2019年年接待游客20余万人,收取门票费400万元,停车费50万元,纯收入的60%用于股金分红,40%用于产业巩固提升建设。贫困户可通过扶贫资金入股和土地租金入股分红、集体资金资产入股分红、景区服务、务工和其它配套产业等多种渠道获得稳定收入。贫困户人均年纯收入较往年增加3000元以上。
龙潭乡金鼓村通过土地、资金入股肉牛养殖合作社分红,带领农户发展产业,实现脱贫奔康;大石镇青岭村通过发展稻鱼共生产业,实现村脱贫、户脱贫;荣山镇中口村通过流转土地租金、就近务工,发展产业,实现脱贫奔康;荣山镇花园村,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发展酿酒业、蔬菜产业,提升集体经济实力,实现村域脱贫奔康……
荣山镇中口村李文刚等4户贫困户用好产业扶持资金每户6000元和小额信贷资金,每家发展跑山鸡1500~2000只,除去成本年增加纯收入1.5万元以上,实现脱贫奔康;白朝乡魏子村四组村民余泉,种植有食用菌18000余袋,银耳5000椴,年实现家庭总产值9万余元,顺利脱贫奔康;白朝乡月坝村村民何平的住房已改造成了名叫“近月楼”的乡村民宿,由合作社经营,他的房子年终有分红,妻子在“近月楼”务工,每月还有2000元工资收入,不用出远门,年收入达到5万元以上,实现脱贫奔康;宝轮镇佐家村三组村民杨正平,种植粮油0.533hm2,蔬菜0.07hm2,羊存栏350只,牛存栏20头,鸡存栏150只,年收入达到8万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