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内在逻辑及有机衔接

2020-12-16 11:55:46吴伯特
广东蚕业 2020年6期
关键词:有机攻坚战略

吴伯特

(重庆财经职业学院 重庆 402160)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践中,协调推进两者的有机联系和互通,不仅有助于贫困地区实现理想化的脱贫效果,而且促进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中共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已成为新时期我国农村建设的核心工作。当前,中国正处在扶贫与乡村振兴融合的历史时期。一方面,消除贫困工作已经进入决胜阶段。另一方面,乡村振兴战略打响了头阵。各种资源要素已逐渐被激活,并已开始进入深度发展阶段。在此背景下,为了更好地巩固扶贫成果,建立长效扶贫机制,应对两个战略的衔接问题进行科学研究和总体规划,这将更有效地优化农业和农村的发展,促进农村全面振兴。

1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及部署

自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央政府集中力量全面解决了农业和农村农民的问题,并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的指导思想在2018年由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同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强调扶贫与乡村振兴应当进行良好的衔接。9月,《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再次提出,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应首要进行精准抗击贫困,促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2019年第一号中央文件进一步提出要在扶贫与乡村振兴方面做好工作,巩固贫困县的发展成果,发展和改善农民的生活。李克强总理在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坚持农业和农村发展的重中之重,加强扶贫与乡村振兴的结合,确保按时实现脱贫目标以及农民生活达到全面的小康标准。这些都为2020年以后的扶贫战略和政策方向提出了新的要求,指明了新方向。

2 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有机衔接的必要性

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是与我国农业和农村地区发展有关的重大决策安排。尽管侧重点不同,但它们都是系统性的国家项目,具有广泛的融合空间。两者之间联系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基层实践的实际需要和制度衔接的理论诉求上。

2.1 基层实践的现实需要

首先,扶贫和乡村振兴在实践中的衔接融合并不理想。尽管乡村振兴战略已写入地方政府的政策文件中,但如何将实践中消除贫困、解决问题的积累经验应用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及如何利用乡村振兴战略所依附的政策和支持去服务于扶贫,仍然没有清晰成熟的想法和实践。许多地方政府仍未采取适合当地条件的措施,协调并推进乡村振兴和扶贫规划。

其次,扶贫和乡村振兴的“两张皮”操作存在地区差异。乡村振兴和扶贫的性质和地位的异质性进一步加剧了两者之间的联系困难,这可能主要表现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尚未扶贫地区的侧重点主要集中在扶贫上。而在经济发达地区或已贫困的地区,主要侧重点是乡村振兴。

最后,衔接实践探索呈现出碎片化和零散化的特征,并且缺乏系统的衔接设计。在基层实践中,我们必须保持警惕,以防简单地将扶贫理解为乡村振兴,盲目扩大有针对性的扶贫目标、内容和标准,导致扶贫偏离预期。在实践上,如果不能将乡村振兴和扶贫工作系统地、有效地联系起来,不仅会导致多余的建设和资源浪费,而且可能给农业和农村工作带来更大的问题。

2.2 制度衔接的理论诉求

对乡村振兴与扶贫关系的认识决定了衔接机制的探索。“互助”关系强调了乡村振兴与扶贫之间有机统一的互动关系,为二者之间的有机联系打下了理论基础。具体而言,“相互包容”关系体现在内容的包容性上、角色的相互建构上以及主体的一致性三个方面。

在内容包容性方面,体现在实现乡村振兴的战略里包含了脱贫攻坚。《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的第八项主要内容就是“打一场有针对性的扶贫战”。因此,扶贫本身就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相互建构方面,其一,扶贫效果大大减轻了乡村振兴的压力,扶贫形成的组织载体和经营经验可为乡村振兴提供参考。其二,可以通过扶贫行动来优化和丰富乡村振兴中的标准、目标、思想和原则,与乡村振兴相匹配的政策、资源和项目都可以为脱贫攻坚的决定性胜利提供物质保障,从而实现乡村振兴和扶贫的有机结合。

在主体的一致性方面,党和政府是乡村振兴和扶贫的系统、政策的提供者和实施者,立足于广大农民的利益进行了相关政策的制定。与此同时,在扶贫工作中,全社会的加入更为重要,能使我国的脱贫攻坚实现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者的有效结合。

3 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衔接面临的障碍

总体而言,尽管在促进乡村振兴与扶贫之间的有机联系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但在体制机制、产业发展与升级以及内生动力激发中仍然存在一些障碍。

3.1 体制机制衔接不畅

我国脱贫攻坚工作历时较长,体制机制和运行体系相对比较完善。而乡村振兴战略目前正处于从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到具体对待和微观政策的过渡时期。因此,在实践中,乡村振兴与扶贫的协调促进往往结合得并不理想,两者的联系程度和同步程度并不一致。尽管地方政府已经开始制定乡村振兴的执行计划和扶贫的行动计划,但在政策衔接方面,还没有地方政府专门发布具体规则和实施计划以实现乡村振兴和扶贫的有机联系。缺乏统一的衔接计划导致各个地区在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的结合上呈现碎片化和随机化,难以达到有机融合的效果。

3.2 产业发展升级困难

产业发展对于扶贫与乡村振兴非常重要,它推动着整个工作的进展。但是,难以升级、难以实现有效的产业对接对于扶贫产业来说是目前最大的难题。第一,扶贫产业的发展较为不易,需要较大的投资,实现周期也较长,效果体现慢。第二,扶贫产业的可持续性并不强。在扶贫压力下,一些地区的产业扶贫行动大多侧重于早期投资,但缺乏后续保障,导致可持续性差。第三,扶贫产业的实践发展中,农民的存在感并不高。扶贫本应当以农民为主体来发展产业,但为了在短期内实现脱贫目标,“资产减贫”在政府扶贫工作中的占比越来越高。尽管这种方法短期内可以达到更好的扶贫效果,但是贫困农民并没有真正参与到产业发展过程中。

3.3 区域支撑能力不强

基层基础薄弱在我国农村较为常见。基层组织建设往往与产业发展脱节,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存在弱化、模糊化、边缘化等问题。面对与稳定脱贫的要求,村“两委”班子在年龄结构、能力和素质等各方面都很难达标。体现在贫困村党员人数不足、缺乏后备干部、老龄化严重等方面。同时,农村青年党员的发展还受到指标约束等诸多制约,导致基层基础对于支撑扶贫和乡村振兴的能力还有待提升。

4 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的有机衔接路径

4.1 统筹落实体制机制

鉴于乡村振兴与扶贫之间联系不紧密的问题,应统筹落实相关体制机制。具体来说,一是抓好政策衔接,根据当地情况制定乡村振兴与扶贫有机衔接的详细规则和实施方案,解决现有规划内容的矛盾,指导二者的衔接。二是实施项目协调机制,将扶贫中需要升级的各类项目纳入乡村振兴规划和实施方案,同时根据项目资金标准与乡村振兴的要求,充实扶贫项目。三是实行考核机制,扶贫工作的考核机制已较为完善,我们可以利用它来对衔接效果进行考察,发现问题后积极加以解决,推进乡村振兴与扶贫体制机制的有效联系。

4.2 鼓励多元产业发展

可持续性差等问题在扶贫产业的发展中尤为突出,导致产业升级面临障碍。为此,可以因地制宜制定产业方案,并通过政策奖励等措施发展多种产业,为农民提供多样化的选择。一是依托贫困地区的独特资源,发展特色种养业,结合现代销售手段提高该产业的市场竞争力。二是在原有扶贫产业的基础上,创新发展新产业。通过延长农业产业链,促进产业一体化,增加产品附加值,使贫困家庭享受增值收益,促进小农业与现代农业发展之间的有机联系。三是探索发展小农产业。当前,减轻贫困的重点是帮扶深度贫困人群,其中多数是小农。因此,以农民现有的生活资源为出发点,直接实现与城市消费者的对接。它使贫困小农户可以获得稳定和较高的农业收入,而城市消费者可以以较低的价格获得生态农产品,实现“双赢”局面。

4.3 实施乡村“骨干培育”工程

人才是扶贫与乡村振兴工作的基石,“骨干种植”工程有利于基层人才的培养,这要求持续发展党支部成员,持续推进贫困程度较高的村民委员会年轻化、知识化和本土化。为了实现这些目标,可以确定“骨干标准”,并将其纳入年度评估体系。除此之外,充分发挥党校、高等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的作用,有针对性地安排课程和教材,并定期轮换村民委员会成员以更新知识;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开展村民“更新”工程,改变风俗习惯,重建现代农村文化。同时为了吸引专业人才到基层工作,应建立相关引进机制,完善人才配对援助政策,鼓励和支持人才“上山下乡”。

5 小结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做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工作能有效补齐短板,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因素。对于目前我国城乡发展不均衡的问题解决也能够起到重要作用。在目标上,应将扶贫与乡村振兴调整为一致,立足于从根源上解决“三农”问题,促进乡村的充分发展。

猜你喜欢
有机攻坚战略
有机旱作,倚“特”而立 向“高”而行
今日农业(2022年14期)2022-09-15 01:43:22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当代水产(2022年1期)2022-04-26 14:34:58
九十九分就是不及格——有机农业,“机”在何处?
当代陕西(2019年23期)2020-01-06 12:17:52
准确理解脱贫攻坚的“辩证关系”
当代陕西(2019年22期)2019-12-18 05:32:02
既要继续攻坚 也要防止返贫
当代陕西(2019年10期)2019-11-17 03:17:16
脱贫攻坚应及时清理“淤堵点”
当代陕西(2019年14期)2019-08-26 09:42:14
战略
战略
互助:“联动”方能攻坚
中国卫生(2016年8期)2016-11-12 13:27:00
有机心不如无机心
山东青年(2016年2期)2016-02-28 14:2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