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久英
(河北省承德县农业农村局 067400)
腐殖酸钠属于有机弱酸钠盐,受腐殖酸分子结构的影响,其结构的活性基团数量多,内表面积较大,使腐殖酸钠表现出络合、吸附等功能。 在畜牧兽医领域,可将腐殖酸钠作为内用或外用药剂,发挥止血、消炎、促进饲料吸收与伤口愈合等作用。可见,对腐殖酸钠在畜牧兽医中的应用分析具有现实意义。
腐殖酸钠药理作用的分析是保障其在畜牧兽医中科学应用的关键。 基于腐殖酸钠独特的分子结构,其在畜牧兽医中的药理作用如下。
腐殖酸钠具有胶体性质,可促进离子交换,分解畜禽饲料中的营养成分,引导其缓慢流经畜禽肠道,延长畜禽吸收消化时间,促进营养成分的吸收,加速畜禽生长。 同时,腐殖酸钠中的氮元素可提升氨基的吸收效果,提高饲料蛋白与畜禽肌蛋白的转化率,优化畜禽肉质。
在多酶环境下,腐殖酸钠可释放生态氧,抑制畜禽体内病菌的生长,发挥消炎抗菌的作用。 实践研究表明,对产前母猪投喂腐殖酸钠可提高大肠杆菌的抵抗力,防治胃肠炎及痢疾的出现。
在畜禽出现烧伤、咬伤或出血等外伤时,腐殖酸钠具有去腐生肌作用,消除外伤部位的肿胀和疼痛,促进外伤愈合。
相关实践研究表明,腐殖酸钠可抑制血小板凝聚,收缩血管,提升畜禽血管的通透性,减少凝血时间,其凝血作用与云南白药类似,可用于出血类创伤的治疗,快速止血。
腐殖酸钠可增加畜禽脾脏的重量,增加淋巴细胞,强化畜禽免疫器官的功能,还可刺激网状内皮系统,强化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提升畜禽抗病能力[1]。
腐殖酸钠广泛用于鱼、猪、牛及鹿等畜牧养殖中,作为缓冲剂或饲料添加剂,发挥其药理作用。
在鱼养殖中,可将腐殖酸钠作为pH 缓冲剂,调节鱼塘内的pH,为鱼类创造适宜的生长环境,提高鱼类生长速度及存活率,解决水产养殖死亡率高的问题。
在猪养殖中,可将腐殖酸钠添加到猪饲料中,促进猪只肠道消化,避免猪只出现腹泻或食欲不振等现象,控制猪只的应激不良现象,安定猪只情绪,缩短猪只的育肥时间,强化猪只养殖成效。
在牛养殖中,可将腐殖酸钠与肉牛饲料混合,提高肉牛抵抗疾病的能力,避免肉牛出现腹泻或食欲不振等现象,优化肉牛肉质。 同时,腐殖酸钠可提高肉牛排泄物的硬度,使其呈固态,减少养殖户清理牛舍的工作量。
在鹿养殖中,可将腐殖酸钠与饲料混合,投喂给未收茸的鹿,提高鹿茸产量,为养殖户创造更多的收益。 相关数据统计表明,腐殖酸钠可将鹿茸产量提升800g。 不同种类的鹿腐殖酸钠的添加量有所不同。 在梅花鹿养殖中,养殖户需在收茸前2个月,按照每天每头0.6g 的剂量,分3 次投喂给梅花鹿,直到梅花鹿收茸,停止用药; 在马鹿养殖中,养殖户需按照每天每头13~15g 的剂量投喂。
在仔猪肠炎治疗中,需配制3%或5%的腐殖酸钠水溶液,按照每天 3 次,每次 10~15ml 的剂量,向患病仔猪灌服,用药约3~5d,患病仔猪即可恢复健康。 同时,在仔猪渗出性皮炎治疗中,可将腐殖酸钠粉末与凡士林按照2:5 的比例混合,制成软膏,每天涂抹于患处,用药3~5d 即可痊愈。
在奶牛隐性乳房炎治疗中,需将腐殖酸钠与奶牛食用的精料混合,每头奶牛每天用药25g,分两次投放到精料中,用药2 个月,患隐性乳房炎的奶牛可痊愈。
在小羊羔痢疾治疗中,需配制5%的腐殖酸钠水溶液,每天口服 5~9 次,用药约 2~3d,患病羊羔即可恢复健康。
在马与骡子消化不良治疗中,将腐殖酸钠与水按照1:50 的比例混合,溶解后每天向患病马与骡子投喂1 次,用药1~2d,患病马与骡子即可恢复健康。
在畜禽外伤治疗中,对于面积较小的创伤可直接用药; 对于面积较大的创伤需用酒精清洗消毒,再用药; 对于出现化脓的创伤,需配制1%的腐殖酸钠水溶液,清理创面后再用药。同时,腐殖酸钠可用于马鹿取茸及羔羊断尾的后续处理,发挥止血与预防感染的作用,避免畜禽患病。
综上所述,腐殖酸钠具有丰富的药理作用,可治疗畜禽某些疾病,提高畜禽成活率。 通过本文分析可知,腐殖酸钠可用于畜牧生产及兽医临床中,提高畜禽抗病能力,强化畜禽疾病的治疗效果,优化畜禽肉质,为养殖户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