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专业硕士校外实习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以南京审计大学为例

2020-12-16 10:13王晓丹南京审计大学政府审计学院
教书育人 2020年6期
关键词:带队实习生硕士

王晓丹 (南京审计大学政府审计学院)

自2012年南京审计大学、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等高校及科研机构开始招收审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以下简称审计专业硕士)审计专业硕士至今,我国审计专业硕士的培养已积累了多年的经验。《审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试行)》(以下简称培养方案)明确规定了审计专业硕士的培养目标。其中,如何培养审计专业硕士的审计技能,特别是其审计职业判断能力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更好地适应审计实践工作的要求,是审计专业硕士培养中的重要课题。对于前述能力的培养,目前国内相关招生单位一般通过校内的审计案例教学、审计专业模拟实习及校外实习等环节来实现。对于校外实习,前述培养方案规定,审计专业硕士在学期间必须有不少于半年的实习实践经历。

已有的有关审计专业本科生校外实习的研究表明,存在校外实习走过场、流于形式的问题。那么,审计专业硕士的校外实习是否也会存在前述问题?这种校外实习应该如何组织,才能避免前述问题?这正是本研究所关注的。2018年3月至2018年8月,笔者作为带队老师,带领南京审计大学的28 名审计专业硕士赴审计署驻某地特派办(以下简称某特派办)开展校外实习。在实习生的校外实习模式上,南京审计大学和某特派办合作,开展了一些全新的探索。本文的研究将对这种新的校外实习模式进行总结和反思。

本文后续各部分安排如下:第一部分将梳理有关审计专业学生校外实习的相关文献,作为本文研究的基础;第二部分将总结南京审计大学审计专业硕士赴某特派办校外实习模式(以下简称某特派办校外实习模式)的基本做法;第三部分将分析这种校外实习模式相对于已有模式的创新之处;第四部分将探讨这种校外实习模式的效果;第五部分探讨这种校外实习模式的推广条件。

一 文献综述

关于审计专业学生校外实习的研究,主要见于有关审计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和审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中。何芹(2009)在对立信会计学院审计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中,介绍了该校审计专业本科生校外实习及其管理模式。不过,在既有的校外实习模式下,许多研究者指出,审计专业学生校外实习存在走过场、流于形式的问题,因而效果并不理想(倪敏和黄芳,2009;马志娟,2012;禹小慧,2015;刘博、金静和徐波,2017)。庞卉(2012)的问卷调查显示,审计专业校外实习效果良好的仅占5%,效果一般的占16%,高达79%的学生根本就没有参加实习。对于校外实习存在的上述问题,研究者提出各种解决办法,如倪敏和黄芳(2009)提出,要加强对校外实习的管理,同时与实习单位建立长期友好合作关系,增强实习单位对学生的信任度,让学生能有机会接触更多关键性的业务;马志娟(2012)提出,学校应加强与审计实务部门及企事业单位的合作,加强审计实习基地建设;禹小慧(2015)提出,以审计项目为抓手,安排学生参加校外实习。

综上所述,已有的研究对现有校外实习的运作模式有了较充分的研究,同时也充分地揭示了现有模式下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各种解决办法。但是,这些解决办法能否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尚有待验证。最重要的是,目前有关审计专业学生校外实习的研究,局限于本科阶段,而对于审计专业硕士的校外实习,则鲜有研究。本文尝试在这方面有所突破。

二 某特派办校外实习模式的基本做法

为确保实习高效开展,经南京审计大学校方(以下简称校方)与某特派办充分协商,制定了校外实习的管理制度。其基本内容如下。

(一)实习基地与校方双重管理

对实习生的管理由某特派办和校方同时开展。在某特派办方面,每位实习生被分配到该特派办的各业务处室,由各处室对实习生的安全、保密、廉政等方面进行管理。同时由该特派办为每位实习生安排一位本单位的业务骨干,担任其实践导师,对实习生的实习进行一对一指导,内容涵盖政府审计业务、审计职业道德教育等方面。在学校方面,应某特派办要求,由校方派出一位带队老师,负责对实习生进行日常管理,并承担与实习相关的沟通协调工作。

(二)严格的实习管理

一方面,考虑到实习生人数较多,且分散在各审计现场,存在比较大的安全隐患;另一方面,为了确保实习的质量、避免实习流于形式的问题,经与某特派办协商,校方建立了严格的实习管理制度。具体包括以下各方面:

1 工作日考勤制度

在工作日,要求实习生上午9 点前在微信群发送定位,以监测实习生是否按时抵达工作场所。此后由小组长向某特派办及带队老师报送当日考勤总体情况。

2 晚上签到制度

为了确认各位实习生晚上是否返回宿舍,要求实习生每晚23 点前在微信群发送定位,向小组长签到。此后由小组长向某特派办及带队老师报送当晚签到总体情况。

3 休息日外出报告制度

实习生可能在休息日外出探亲访友,为及时了解他们的动态,要求他们在出行前向带队老师报告外出目的地、出行事由、往返时间等信息。

4 请假报备制度

在工作日,实习生如因事、因病需要请假,首先通过实践导师向所在处室请假,同时将请假情况向带队老师报备。

5 考核制度

在实习结束,由校方组织对每位实习生进行考核。具体而言,由实践导师、实习生所在处室、带队老师及实习班委从出勤、纪律遵守、业务能力及学习态度等12 个方面对实习生进行量化考核,最终得出考核总成绩。

(三)利用实习间隙集中授课

由校方和某特派办联合开发“审计技术与方法”“大数据审计”两门课程,利用“清明节”“劳动节”等节假日前后的实习间隙,由学校的任课教师和某特派办的业务骨干共同给实习生集中授课。学校任课教师主要负责课程的理论部分,某特派办的业务骨干主要负责课程的政府审计业务应用部分。

三 某特派办校外实习模式的创新之处

笔者认为,和以往文献研究的审计专业学生校外实习模式相比,某特派办校外实习模式的创新之处有以下几方面:

(一)恰当而集中的时间安排

以往的审计实习一般分为阶段性学习和毕业实习两类(何芹,2009)。其中前一类是在讲授审计专业课程时,按照课程进度和学生的不同学习情况,将学生分批送入实践基地实习。这种安排的问题在于,学生除了上审计专业课,同时还要上其他的课,因而无法保证有集中而连续的实习时间。后一类是在毕业前安排学生实习。这种安排的问题在于,在毕业前,学生面临找工作、升学、撰写毕业论文等迫切问题,很难有时间和精力专心实习。南京审计大学将审计专业硕士的实习时间集中安排在研一下学期,这个学期在学校不安排任何课程,同时这段时间学生尚未面临找工作、升学、撰写毕业论文等问题,因而可以专注于实习本身,有效地解决了上述两类实习安排所存在的缺乏集中而连续的实习时间、学生无法专注实习的问题。

(二)带队老师现场监管

在既有的校外实习模式中,对实习生的日常管理主要由实习基地负责,学校无法对实习进行现场管理和指导。这一方面无法及时应对实习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另一方面对实习的质量也无法进行及时而有效的监控。通过向实习基地派驻带队老师,并由带队老师对实习生进行日常监管,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三)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

在既有的校外实习模式中,在校外实习阶段,实习生主要是参加项目审计,不会集中学习课程。在某特派办校外实习模式中,基于实习持续时间长达半年的特点,校方和某特派办联合开发课程,利用实习间隙给实习生集中授课。通过这种安排,实习生可以及时地在理论层面对参加审计项目时遇到的问题或困惑进行反思,进而提高实习效果。

(四)严密的考核制度

在实习考核方面,既有校外实习模式一般是由实习单位给实习生出具实习鉴定意见并评定实习等次,学校在此基础上对实习生的实习进行最终考核。和既有的实习考核相比,南京审计大学对实习生从出勤、纪律遵守、业务能力及学习态度等12 个方面进行量化考核,考核主体除了实习单位,还包括带队老师和实习班委,显然更为严密。和既有的相对简单的考核方式相比,这种严密的考核制度能更全面而深入地反映实习生在实习期间的综合表现,同时对实习生的实习表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习生为了获得好的考核结果,需要付出较大的努力,这客观上有利于实习效果的提升。

四 某特派办校外实习模式的效果

由于某特派办校外实习模式在以上各方面的创新,根本解决了以往实习模式下存在的各种问题,取得了很好的实习效果。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从实习生方面来看,学生从实习中收获颇丰

第一,通过实习,提高了学生的审计业务能力。通过在实习中参与审计项目,从零基础开始,实习生普遍学会了如何与被审计单位工作人员进行沟通、如何分析核对数据、如何编制审计取证单和工作底稿、如何整理审计档案等,大大提高了审计业务能力。

第二,通过实习,提高了学生的审计职业道德素养和纪律意识。通过实习中的耳濡目染和亲身经历,学生理解了独立性、保密等审计职业道德以及政府审计“八不准”纪律等要求在审计实务工作中意味着什么,并学会用这些要求来规范自己在实习中的行为。

第三,通过实习,加深了学生对审计专业知识的理解。通过实习,学生原先在学校学习到的审计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方法变得更加鲜活,进而加深了对这些知识的理解。

第四,通过实习,开阔了学生的视野。通过实习,很多学生意识到,要做好国家审计工作,不仅仅要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要提高自己的站位,学会站在整个国家的角度思考问题。在实习中,学生们切身体会到大数据等新兴技术对审计工作带来的影响,这直接激励他们更好地学习和钻研各种新的审计技术方法。

(二)从实习基地方面来看,某特派办高度评价了学生们的实习工作

某特派办评价认为,实习生总体表现很好,能做到讲政治、守纪律、懂规矩,还有部分学生自主学习大数据审计技术。在28 名实习生中,有17 名因实习中有突出表现在考核时得到所在处室加分,占比60.71%。

(三)从考核结果来看,实习生普遍表现优秀

如前所述,南京审计大学从12 个方面对实习生的实习表现进行严格的量化考核。即使按照这样严格的考核标准,学生的表现也普遍优秀。所有28 名接受考核的实习生的考核分数均在80 分以上,其中26 名实习生的考核分数在90 分及以上,优秀率高达92.86%。

五 某特派办校外实习模式的推广条件

如前所述,某特派办校外实习模式在时间安排、带队老师制度、集中授课制度及考核制度上的创新,解决了以往审计专业学生校外实习流于形式的问题,取得了很好的实习效果。既然这种模式有这么好的实习效果,自然应该将其予以推广,让更多的招生单位、更多的学生从中受益。笔者认为,当然应该大力推广这种模式,但是在推广时,应注意满足一些条件。具体包括如下三个方面。

(一)应具备充足的师资力量

如前所述,在某特派办的校外实习中,通过向实习基地派驻带队老师,可以对学生的实习进行现场监管,有效地提高了实习效果。有关招生单位在考虑采用这种实习模式时,应考虑本身审计学专业师资力量是否充足,以保证既可向实习基地派驻带队老师现场监管,又不至于影响招生单位本身的日常教学科研工作。

(二)在单一实习基地实习的学生数量应较大

如前所述,在某特派办的校外实习中,南京审计大学和某特派办在实习期间联合开设“审计技术与方法”“大数据审计”两门课程,让学生在参与审计实务的同时加强理论学习,形成理论和实践的即时互动,提升了实习效果。这样一种实习安排需要招生单位和实习基地大量的教学投入,如果单一实习基地实习的学生数量较少,则学生由此获得的收益可能无法弥补招生单位和实习基地投入的成本,进而不利于这种模式的推广。笔者建议,为了保证这种安排的收益大于成本,在单一实习基地实习的学生数量不应低于20 人。

(三)课程的开发应因地制宜,发挥实习基地的特长

如前所述,在某特派办的校外实习中,某特派办派出大量业务骨干讲授“审计技术与方法”“大数据审计”两门课程。南京审计大学之所以与某特派办联合开发这两门课程,主要是考虑到其擅长相关的审计业务。如果另一个实习基地擅长绩效审计,那么完全可以按照培养方案,和该基地联合开发“绩效审计”课程。总之,应因地制宜,根据实习基地的特长开发相应课程。

猜你喜欢
带队实习生硕士
山东艺术学院作品精选
王岗带队到晋中国家农高区(山西农谷)考察
厦大硕士创业新一站 卖卤味
“殡仪馆”搞宣传
建筑学硕士揽了“瓷器活儿”
教育硕士与教育学硕士课程设置对比研究——以闽南师范大学为例
最牛实习生
军营哈哈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