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绍平
(常德市安乡县安障乡动物防疫站,湖南 常德 415600)
(1)非洲猪瘟病毒具有高度传染性。非洲猪瘟具有传播迅速、危害严重、流行广泛的特点,其传播途径主要有以下三个:一是通过呼吸道传播,健康生猪接触非洲猪瘟病毒感染猪及被病毒感染的人员、猪舍、车辆、其他动物等;二是通过消化道传播,健康生猪食用被非洲猪瘟病毒污染的饮水、饲料等;三是通过血液传播,非洲猪瘟病毒还可经过钝缘软蜱等介媒昆虫叮咬传播。非洲猪瘟一旦在猪群中爆发,病猪将会在短时间内快速死亡,我国针对这类传染病无有效疫苗和特效药物,所以发现非洲猪瘟病毒感染猪必须全部灭杀,否则可能导致养殖场全军覆没。
(2)非洲猪瘟防控意识薄弱。现阶段,我国广大小规模生猪养殖场及散养户资金匮乏,无法投入大量金钱购买昂贵的生物安全设备。除去上述客观条件,许多养殖户并未经过科学系统的学习,文化素质较低,技术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养殖户还存在侥幸心理,认为病毒不会找上门来,不加以防范,防控意识极其薄弱。
(1)建立健全生物安全体系。小规模生猪养殖场及散养户在进行生物安全工作时,在运用生物科学知识的基础上,根据非洲猪瘟病毒的传播机理,采取综合先进的防疫防治手段和科学的饲养技术,阻止非洲猪瘟病毒的入侵、传播和流行,即建立生物安全体系。生物安全工作是所有养猪户防控非洲猪瘟的重中之重,其中涉及到猪舍的严格消毒、隔离区的设置、科学饲养以及控制人员、车辆流动,各个环节缺一不可,所以应当把生物安全工作当作一个整体工程,从各个细节着手,健全生物安全体系,防止非洲猪瘟大流行。
(2)采取生物安全措施。首先,选定适宜场址。许多农村的小规模生猪养殖场和散养户选址潦草,将生猪饲养在低矮、潮湿、阴暗的圈舍,这种环境非常适合病原体的入侵,威胁生猪的成长和健康。所以,应当将圈舍选定在地势较高、朝阳的区域。另外,为了不影响他人,猪舍应当远离村庄、学校和水源等,选择交通方便的区域。其次,合理布局圈舍。圈舍建造可采用面南背北斜坡型,间距为2m,有利于采光。同时,应当保持圈舍长期通风干燥,根据生猪的不同生长状态合理布局功能区,饲养密度不能过大,最好为每头育肥猪留出大概1.5㎡的区域,并设置一定的运动场所。
接着,实现粪污零排放。小规模生猪养殖场及散养户可食用生物发酵床技术,在圈舍内添加60~90cm吸水性强、稳定性好、疏松且安全的垫料,猪的粪尿排放在垫床上,在微生物作用下被降解,实现粪尿的零排放,既不污染环境,也能保持猪舍的干燥。最后,科学饲养生猪。在经济较落后的农村,大部分养猪户仍然采取传统且效益低下的养猪方式,他们会收集别家的剩饭剩菜、倒掉的汤汤水水喂猪,还有把收割的菜秧喂猪,要是这些食物被非洲猪瘟病毒感染,后果将难以设想。所以,养猪户应当摒弃这些喂猪陋习,给生猪喂养科学配比的饲料,既可以防止外来病毒侵入,也可以为怀孕的母猪提供所需营养,增强猪群的抵抗能力。
除此之外,严格进行消毒。研究表明,非洲猪瘟病毒对高温比较敏感,一般的杀毒剂就能将其杀死。消毒是阻断非洲猪瘟病毒广泛传播的主要手段。对养殖场场地和设备进行消毒前,应当准备10%的苯及苯酚、次氯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药品,并清除污水、粪便、饲料、垫料等阻碍物。利用高温熏蒸和冲洗金属设施设备,利用消毒液清洗、喷洒场地仓库区域;粪便可以进行堆积发酵而养殖场残余饲料、垫料则进行焚烧处理,这些措施都能达到消毒的目的。从非洲猪瘟病毒的传播途径可以发现,养殖人员也是非洲猪瘟病毒的载体,因此他们及其所接触的衣物鞋袜也应当进行消毒。养殖人员可以用消毒液浸泡衣物,并通过洗澡给自己进行消毒。如果发现生猪被非洲猪瘟病毒所感染,应当进行灭杀和火化。
(3)其他措施。首先,加强对科学养殖的学习。小规模生猪养殖场及散养户应当加强对科学养猪的学习,摆脱老旧的思想观念,做到对防控非洲猪瘟生物安全工作的高度重视,参与到国家相关技术培训中去,提高技术水平。其次,严格控制人员车辆流动。为了防止接触过非洲猪瘟病毒的人员和车辆进入养殖场,应当进行实名登记,限制其他人员和车辆的流动,对所有人员及车辆进行消毒,防止非洲猪瘟病毒的入侵。最后,采取隔离防护措施。特殊时期,严禁小规模养殖场、散养户之间相互串门,最好是实行全封闭养殖,自繁自养,同时采取隔离防护措施,避免生猪与其他易感动物、钝缘软蜱虫接触。
小规模生猪养殖场以及散养户应当根据生物安全体系严格执行防控非洲猪瘟的各项工作,把控好各个环节,并结合实际情况改进措施,为生猪的健康出栏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