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秀荣,张建民
(山西省古交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山西 古交 030200)
马铃薯可以利用芽眼、地上枝条等众多组织进行繁育,只要方法正确,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繁育出大量的种薯。但是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马铃薯在种植过程中非常容易感染病毒,而且这种病毒只要发生条件合适极其容易在体内增殖,所以如果不及时防治会导致病毒对种薯的危害逐年加大。目前能够从根本上阻止这种病毒的繁育只有采用组培技术大量生产脱毒苗,满足市场需求。
低海拔的某些马铃薯种植区春季极易干旱,缺少雨水,所以很大程度上会发生蚜虫。而对于马铃薯来说,蚜虫是其快速传播病毒的媒介,所以相比较平底海拔低的地区来说高海拔更适合马铃薯的种植,一般以1300m以上的地区为宜,这是因为高海拔地区气候凉爽,相对日照会更加充足,而蚜虫的发生率也比较小,所以马铃薯病毒病的传播机率也低,这样更有利于马铃薯的健康生长,达到增产丰收的目的。
种植马铃薯的首选材料必须是脱毒的马铃薯原种。一般一级种比未脱毒的普通马铃薯一般增产30%~60%,高的可成倍增产。二级种的增产效果虽然比不上一级种,但是在急需情况下仍然是可以供大田种植使用的。后面有二级种繁育出来的要慎用,尽可能不使用。
在种植马铃薯时最好的办法是与禾本科、豆科等作物进行轮作倒茬,这是因为这样可以改善土壤的酸碱性以及改良相关结构,但是对于和茄科类作物是坚决不能轮作的。
一般收获后的薯都会储藏在地窖中,但准备播种时需要提前20d左右取出种薯进行催芽,一般置于通风透光良好的房间内即可,约需10d左右催芽就完成了。后续在播种前还要晒种3d,经过催芽的种薯长出的幼苗更健康,而且进行光合作用也比较强,可以保证薯苗多结薯,增收。
播种前需要对土地进行整理,秋马铃薯采用一垄双行种植,穴距25 cm,行距60 cm,种4500穴/667m2。播种前需要对大薯快进行切块,但是每个小块上面都必须保证有一个芽眼,一般每小块20g左右都可以。切成的小块为了避免携带病菌需要用0.2%的多菌灵进行喷洒或者浸泡都可以。随后进行播种,一般深10~15cm,放入薯块后浇透水、盖土,最后覆膜即可。
薯块一般会在2月底或者3月初出苗,这个时候需要在薄膜上方戳一个小洞,小心将幼苗掏出后用土把幼苗基部的塑料膜封严,防治刮风折坏幼苗。
马铃薯正常生长一般需要60%-80%的含水量。马铃薯一般后期生长的阶段需水量较大,因此后期应在齐苗时、团棵期、现蕾期、结薯期分别浇1次水。浇水时要浇透土壤,但是在结薯期的时候要少量浇水,以防止水量过大薯块容易腐烂。此外,在薯即将成熟前几天应尽量保证田地干旱,如遇到降雨天气则需要及时进行排水工作,以防止薯块水量大易腐烂。
马铃薯出苗后,如有杂草生长应及时进行除草,顺便进行了松土工作,这样可以提高土壤的保水性。此外在除草松土过程中要保证垄面和塑料膜的完整。后期马铃薯成熟去膜后要进行培土,在这些过程中应尽量避免损伤叶片。
前期,由于水肥以及肥料等成分充足可能会造成马铃薯的枝叶有徒长的趋势,其实这对于薯块来说是不利的,大量的叶片徒长会吸收更多的养分而造成薯块的营养成分不足,最终可能会导致薯块较小,产量不大。因此,当枝叶有徒长趋势时可使用0.005%~0.01%的多效唑进行喷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枝叶的生长,促进薯块增大。
一般情况下,人们在马铃薯生长过程中会及时补充氮肥和磷肥,但是往往忽略了钾肥的供给。我国相关研究人员对土壤进行大量普查后得知山区干旱地区的土壤钾含量很低,但是对于马铃薯来说,其对钾肥的需求量还是很高的,而且也是必不可少的营养元素之一,因此,如果在山区种植马铃薯,那么马铃薯相比较于氮磷肥可能更会需要钾肥,而且,补充适量的钾肥可以大大提升马铃薯的产量以及质量。播种时可选择使用含钾含量高的复合肥,也可以施硫酸钾,在马铃薯开花前后可选择喷施磷酸二氢钾补充钾含量。
马铃薯常发生的病害有晚疫病、黑胫病等。一般在连续降雨后极易发生马铃薯晚疫病,对产量造成极大的威胁。对于马铃薯常发生的真菌病害,一旦在田间发现有病株,则需要及时清除拔除,清理干净田地。如果发生较严重则可用波尔多液或者代森锰锌进行喷洒,后期还应加强田地的检查,防治病原的再次侵染,进而避免对薯田造成大面积的危害。后期时应及时控制28星瓢虫和诱杀地下害虫,尤其是蚜虫。蚜虫是病毒传播的媒介,在马铃薯生长期间需定时去田间观察有无蚜虫的发生,如有蚜虫可采用氧化乐果或灭蚜类新农药及时进行防治。
一般茎叶呈现黄色,叶片开始枯萎,薯皮老化就代表可以开始收薯了。采集好的薯一般都会贮藏在地窖中,但是入窖前应清楚掉有损伤的以及畸形、烂的薯块,以防止在地窖中传染给健康的薯块。入窖时一般轻拿轻放,防治碰伤,而且不宜堆积过高,以免容易腐烂。窖温一般保持在1~3℃即可,而且应保证能够通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