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川珍,陈小龙,林建煌
(福建省惠安县气象局,福建 泉州 362100)
气象为农服务是乡村精准扶贫、振兴战略的保障业务之一,发挥趋利增收、减灾避害的作用[1]。惠安县为千年历史古县,隶属于福建省泉州市,境内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呈层状倾斜,主要为丘陵台地,陆域东西宽42km,南北长37km。山地面积48万亩,耕地面积30万亩,10m等深线浅海面积40万亩,滩涂面积11万亩,海岸线长141km。惠安濒临台湾海峡,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整体气候特点:温度高、光热资源丰富、降水充足、季风气候显著,适宜农作物的生长。但是在全球气候变暖趋势加剧的大背景下,气象环境变化也存在极大波动。惠安县台风、干旱、暴雨洪涝、大风、低温冷害、雷电、大雾等极端灾害性发天气出现也更为频繁、剧烈。气候条件的变化与农业生产联系密切,有利气候会使农业增产增收,而灾害性天气的出现,会给农业生产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气象为农服务的开展能够降低农业灾害损失,促进农业安全生产。因此,本文主要对惠安县气象为农服务探讨,总结了气象为农服务措施,分析了当前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气象为农服务对策,为惠安县农业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农户增产增收提供可靠的气象服务保障。
近年来,惠安县气象局根据上级气象部门和地方政府的三农服务思路,大力开展气象为农服务工作。在日常的天气预报的基础上,根据当地农作物种植类型以及区域进行气象为农服务信息的制作,为当地农业生产进行气象服务保障。
惠安县气象为农服务信息的内容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农业气象预报春耕春播与秋收专题气象服务报告等内容。农业气象预报具体是对主要农作物水稻、花生、大豆、甘薯各个生产发育期提供气候预报信息以及生长过程中可能遭遇的农业灾害性天气提供防范措施以及补救措施。此外,近年来也比较重视特色农业的服务,例如荔枝、龙眼等。各种气象为农服务信息均基于天气预报制作的,根据农业天气预报信息指导农户科学安排农事活动。春耕春播专题气象服务报告主要是针对春季农业农事活动开展的气象为农服务信息专题报。主要结合在此农事时节前期的气象状况以及作物播种田地的土壤墒情,依据一段时期内气候预测,对不同地理区域土壤墒情的可能变化状况进行分析,为农户开展农事活动提供指导与建议,让农户把控好春耕、育种、播种的最佳时间,并且适时采取农业灾害性天气防御措施,保障春耕春播有序进行。秋收专题气象服务报告主要是对秋季农事活动专门制作的气象为农服务信息报告。主要是对秋收前期天气实况以及所造成的影响展开分析,并根据各类农作物的发育阶段以及常年同期的农作物发育状况,对未来的气候趋势作出预判,分析天气状况可能会对秋收工作带来的影响。结合不同区域以及不同作物的发育情况,提醒农户选择适宜的秋收时间。秋收正式开始之后,还应密切关注秋收进度,及时发布农业天气预报以及农业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为秋收工作的正常开展提供有利指导。
当前,惠安县气象局气象为农信息传播的主要方式渠包括:广播、电视、电子显示屏、手机短信、12121气象服务电话、大喇叭、微博、微信、抖音、知天气APP、政府网、国突平台等方式[2]。广播是老年人喜欢的信息传播渠道,以往在很多农业农事时节,农户无法及时的收看电视天气预报,但是经常会随时带收音机收听广播信息。电视是家喻户晓最的信息传播途径,收视率特别高就是新闻过后播出的天气预报,在农事生产时节以及出现气象灾害的时候,播报员会天气预报信息播放的同时,播报天气可能会对农业生产造成的影响以及防御建议。手机短信是一些乡镇领导、涉农单位负责人、种养殖生产大户、农村气象信息员队伍接收气象为农服务信息的重要渠道。手机短信发布气象信息方式在农村应用较广,所传播的气象信息涉及到农业气象预报以及气象灾害预测预警信息,能够指导涉农单位、企业以及基层农户对农业生产活动进行科学妥善地安排,有效防御各类灾害性天气。
农业农事活动对于天气预报信息的准确性要求较高,特别是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快速发展,农户希望获得中长期的农业天气预报服务,可以更好的对农作物的种植结构以及农业生产活动近想安排。然而,气象为农服务信息准确性还无法较好满足农业生产需求,中长期农业天气预报准确度不高,气象灾害预报预警服务、影响范围以及影响程度的预测不精准。此外,现代农业呈多元化发展,农业不再是粮食作物单一种植,而是朝着特色林果、设施农业、养殖、渔业等各个方面发展,气象为农服务信息也需要具有一定针对性。但是当前惠安县气象为农服务理念以及意识还未完全跟上现代农业发展步伐,气象为农服务信息还比较单一,针对性不强,还缺乏特色农业的专题气象服务,没有办法满足农业生产活动的更多精细化需求[3]。
当前,一些偏远乡村农户获取气象为农服务信息仍旧依赖于电视、广播,但是这些信息播放时间一般比较固定。若在繁忙的农事季节,农户常常无法定时收听天气预报信息,使得部分农业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信息获取不及时。气象为农服务信息还可以利用手机短信发布平台以及手机软件发布,但仅仅有部分涉农责任人、农业生产大户能够及时获取。因为很多农村务农人员为老年人,在这些群体中手机应用方面还不够灵活,有些虽说手机收到了信息,但是对于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信息没有及时读取,导致错过防御农业气象灾害的良机,进而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对于“12121”这一气象服务热线电话,许多乡村群众知晓率并不高,还没有养成使用“12121”热线电话来获取气象为农服务信息的习惯。气象为农服务信息电子显示屏大部分建设在党政机关、村部办公场所,无法满足大多数农户获取信息的需要。而对于微博、微信、抖音等新媒体的应用能力农村群众还有待提升。上述这些均是气象为农服务信息传播时效性较低的因素,需要引起关注,亟待优化。
为了不断提升农业气象预报的准确性,应加大投入力度,适时采用现代化的农业气象监测仪器设备,提升监测系统水平,并注重检测仪器设备的日常维护,尽可能确保气象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从而制作出准确可靠的天气预报以及气象服务产品,分析中长期气候状况及其对作物生长以及农事活动的影响,提出防御灾害性天气的措施,为农事活动给予参考。
此外,气象为农服务人员要指导农户根据气候变化科学安排农业种植计划。针对特色农业生产,应良好农业技术专家深入田间地头,与农户交流,掌握特色农业气象服务需求,增加相应的农业气象观测项目,并且积极开发针对性的精细化的气象为农服务产品,提升农业气象服务产品的多样性和针对性,不断跟上现代化农业多元化发展的步伐。
为了提升气象为农服务信息传播的时效性,应不断优化气象信息传播方式,切实发挥气象服务信息的作用。在农业生产活动以及气象灾害出现频率较高的季节,有必要增加气象为农服务信息的广播频率,使农业生产人员可以及时、准确地获取农业气象信息,面临农业气象灾害及时采取有些措施进行应对。与此同时,可在农户时常聚集的地方增设气象LED显示屏或者气象信息服务宣传栏,以确保气象为农服务信息及时发布。此外,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以及新媒体的广泛使用,也需要重视农村气象网络传播方式的完善。由于老年人对于新媒体接收程度较差,可以尽可能发挥气象为农信息服务队伍的作用,通过气象信息员队伍引导农户掌握接收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方式,使广大农户可以及时应对各类农业气象灾害,降低农业损失。
总之,气候条件的变化与农业生产联系密切,新时期农业生产对于气象服务的需求越来越高。气象部门应不断强化气象为农服务工作的开展。要结合地方实际,有效处理好气象为农服务工作存在的各种问题,不断优化气象为农服务内容和方式,并注重基层气象为农服务人才的培养,尽可能提升气象为农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