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庆云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江西 南昌 330000)
所谓”新生代农名工”是指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年龄在16岁以上,在异地以非农就业为主的农业户籍人口”。2019年,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颁发的《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2019—2022年)》提到:“全国农民工总量约为2.9亿人,1980年及以后出生的新生代农民工逐渐成为农民工主体,已占农民工总量的一半以上,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1]。根据《2018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公布的数据显示,新生代农民工中超半数为“80后”,占比50.4%,可见,80后新生代农民工已占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一半以上。
作为第一代独生子女,出生于80~89年之间的80后,现在大部分已步入婚育行列,面临着较大的家庭负担;他们从出生到成年的人生经历是处于经济、社会大变革大发展时期的独有经历,是矛盾最集中的一代。而80后新生代农民工更是由于成长背景的复杂性,展现出不同于70后、90后农民工的特点;相比70后农民工,他们更加求新、求变,所接触的网络环境也更多元,他们更期望职业能带给他们更有品质的生活;相比90后农民工,80后农民工对农村的依附感和依恋感更强,同时,由于较大的家庭重担,使他们更缺乏职业转换的勇气。
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与培训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的具体措施和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抓手,是提升农民工队伍技能素质的突破口和关键点。而作为第一代独生子女的“80后”新生代农民工已占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一半以上。所以,要做好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教育与培训工作,少不了要从“80后”新生代农民工这一特殊群体着手。因此,本研究基于这一特定研究对象,展开的职业转换困境及对策研究,对于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和我国经济社会的整体发展均具有关键意义。
由于成长环境、人生阅历的不同,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呈现出了与老一代农民工不同的新特征、新需求。据人社部相关调研显示,新生代农民工相较于老一代农民工体现出的特质是“两高、两强和两低”,即:受教育程度高、职业期望值高;技能提升意愿强、创业意识强;就业稳定性低、技能水平低。受教育程度高,职业期望高。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目前大多数新生代农民工的需求层次已由最基本的生存需要转向发展自我实现的需要。他们不再满足打工者的生活,更渴望自己创业做老板,具有较强的创业意识。“打工只是暂时的,我的目标是做老板”,反映了很多新生代农民工的心声。
“80后”一词最早是国际社会学家们讨论社会发展时所运用的一个代名词,主要指1980年1月1日至1989年12月31日出生的人群。在中国,除了时间的界定外,“80后”也是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后出生的第一代人。
作为伴随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第一代独生子女,“80后”成为极为特殊的一个群体,他们的成长经历了中国无数的变革,见证了中国快速发展的历程,“80后”的特殊性得到了许多学者的共识。同时,根据《2018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公布的数据显示,相较于“90后”、“00后”新生代农民工中,“80后”占50.4%,已成为新生代农民工的主体,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基于这一研究背景与特定的研究目标,本文所指的“80后”新生代农民工特指出生于1980年1月1日至1989年12月31日之间的新生代农民工。
“80后”新生代农民工多数是属于“离校即进厂”的一代。此外,据调查显示,“80后”新生代农民工多是在沿海地区从事的制造加工行业。制造业往往是低级加工为主,所需的高技能水平的工人相对较少,并不重视对“80后”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培训工作。
这样就造成了整个“80后”新生代农民工群体拥有的职业培训的机会少,对于部分想在岗位上提升的“80后”新生代农民工而言,他们面临着工作技能难提升的困境。
调查显示,目前针对新生代农民工开展的职业培训内容多是脱离其生产生活实际的培训,这导致多数新生代农民工参与职业培训的积极性不高。尤其是对“80后”新生代农民工来说,由于其面对的生活压力,面对脱离实际的生产内容,其参与培训的积极性更是大打折扣。
采取什么样的培训模式和形式,这与新生代农民工的培训需求息息相关。现有的线下培训形式,战线过长,不够灵活,且占用新生代农民工的工作时间,这显然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参与职业培训的积极性。对于“80后”新生代农民工而言,其一般面临养老、养小的压力,多数是家庭的顶梁柱,抛去工作参加这种线下培训对其而言,成本过高,这种不灵活的培训形式,显然是他们较少会考虑的。
企业作为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工作的组织方之一,调动其参与的积极性能够很大程度上提高“80后”新生代农民工参与职业培训的机会。同时,企业的带薪培训、不用来回奔波等优势,又能提升“80后”新生代农民工参与职业培训的积极性,从而帮助其实现职业技能的提升。
目前的职业培训文件的制定者,离基层农民工的生活太远,对他们的实际需求缺乏基本的了解。鉴于此,在政策制定以及培训环节敲定部分,可以多去倾听新生代农民工尤其是“80后”新生代农民工的实际需求,立足需求确定培训内容,提高其参与培训的积极性。
近些年来,互联网在线课程的兴起为革新培训内容形式提供了新的思路。往年受制于线下培训不灵活的制约,“80后”新生代农民工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不高。新生代农民工大多数都接触过网络,可以利用这以特点,引入包括网络课堂、微博课堂等形式,传授培训。
针对培训成本过高的问题,很多学者都呼吁政府和企业增加相关培训经费投入。政府作为职业培训的主要承担方之一,为处于社会底层的新生代农民工承担部分培训经费,这对于提升新生代农民工的技能水平进而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此外,企业作为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的承担方之一,也应积极承担企业责任,通过增加对员工培训经费的投入,达到提升其职业技能从而为企业创造更高利润的目的。
80后新生代农民工作为新生代农民工这一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帮助其实现市民化对我国新型城镇化目标的完成意义重大。在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关于“80后”新生代农民工群体,他们的职业教育其实还存在很多的漏洞和问题,也面临来自政府、企业、机构及自身所组成的困境,在现状和困境的背后,要想采取措施解决这些问题,提升他们的职业教育的水平,也一定是从这四个方面下午功夫。通过政府、企业、机构与新生代农民工各自职能和作用的有效发挥,才能在提高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水平的同时,实现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这一伟大的理想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