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万里 (蚌埠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进入新世纪、新时代以来,人才日益成为各国竞争的焦点。我国作为一个新兴的发展中的人口大国,立足实际,制定“人才强国”战略,大力培养和挖掘本国人才。当代大学生积极响应国家人才战略,通过加强自我培养,努力把自己塑造成为国家需要的栋梁。
不同时代有不同人才需求,每个时代都有其特殊的人才标准。大学生只有对标进行自我培养,才能成为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进入新时代以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变化,一方面看重名校光环、高学历效应,另一方面看重实际能力,即是否有真才实学。概括地说,新时代的人才标准是学历与技能兼备。一个人的第一学历不易改变,但一个人的技能则可以通过自我培养得以提高。技能不是从书本上学来的,而是靠实践习得的,熟能生巧。比如,用英语与外国人交流、用电脑打字、学习开车等技能主要靠自己平时练习。当前有些普通高校大学生眼高手低,不注重实际能力培养,在就业市场上缺乏竞争力。与此相反,许多职业技术学院和技工学校的毕业生却供不应求。这就是市场上之所以会出现有些岗位没有人,而有些人没岗位的原因所在。企业需要的是实用型人才,能为其带来立竿见影的经济效益,没有时间去等待一个不熟练员工慢慢成熟。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做的一份社会调查显示,许多刚毕业的大学生月薪低于熟练农民工,这对历经十年寒窗的莘莘学子无疑是一种悲哀。但市场不相信眼泪,优胜劣汰,是命运也是规律。不管你是名校也好,职业技术学院也罢,无须骄傲或谦卑,默默努力,按时代要求塑造自己,使之成为社会有用之才。
现代教育,要面向世界,培养跨国型复合人才;要面向现代化,培养祖国建设急需的人才;要面向未来,培养前瞻性人才。我国素质教育就是对现代教育的回应,把创造力作为最高能力,突出综合素质培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发展是一种整体育人理念,体现着教育的本真意义。因此,走出“半人”的教育,把人作为一个整体培养应该成为现代教育的终极追求。大学生首先要明白教育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即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然后才能按照相关要求进行自我培养。显然,新时代需要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大学生应当把全人作为自我培养的目标。但现在许多大学生常常注重知识和分数,而忽视道德品质与思想觉悟的同步提高,这与全人教育背道而驰。林则徐说过:行止不端,读书无益;做事乖张,聪明无益;心高气傲,博学无益。以此劝诫读书人必须注重德性的修养。意大利诗人但丁说:“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却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此言告诉我们道德胜于智慧。若把知识比作大道,那么道德就是斑马线,任何人在运用知识的时候,都不能逾越道德的底线。大学生只有德才兼备,方可保证人生沿着正确轨道前行,只有不断加强自我道德培养,才可以使自己掌握的知识最大限度地造福于社会和他人。
大学生健康成长离不开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教育,但其自我教育和培养也很重要。西方有句谚语:你可以把一匹马牵到河边,但你不能强迫他喝水。因此,个人的学习兴趣、进取心等主要靠自我培养。人的成长,如同自然界的动植物生长一样,需要各种营养和条件。人的身体成长需要物质营养,人的心灵成长需要精神营养。知识、技能、道德、情感等是一个人健康成长所需要的精神养料,大学生通过自我教育,不断往心灵深处注入精神养料,慢慢就会结出思想的果实。人生力量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人格,二是思想。大学生人格健全和思想成熟是一个漫长的、复杂的潜移默化的过程,离不开自己的主观努力。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最高需要是自我实现。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就是证明自我存在对自己和社会有意义的过程。完善的人格、崇高的思想,既可以满足自我需要,亦可影响他人和社会,为社会创造物质或精神财富,满足社会发展之需要。孔子曰:“知而弗为,莫如弗知”。即知而不行,等同不知。或曰,多闻识者,犹广储药物也,知所用为贵。用今天的话讲,就是教育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大学生作为国之栋梁,要通过自我培养提高思想觉悟和政治站位,勇于时代担当,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展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
自制力是人生的方向舵,只有能控制住自己的人,才能使人生之舟成功避开暗礁和险滩,从而掌握自己的命运。一个人一旦失去了自制力,便可能误入歧途,导致一生的遗憾。实验科学家通过大量实证研究证明,一个人从小自制力越强,长大后取得的成就就越大。因此,大学生把自制力作为自我培养的主要内容,有利于自己未来的人生发展和事业成功。人和人之间的差别,主要在于业余时间。如果大学生能在课余时间多做些有意义的事情,养成良好的习惯,则将终身受益。鲁迅说:“哪里有什么天才,我只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学习上罢了”。世界上最昂贵的是时间,最便宜的是学习。学习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只要你肯花时间坚持,你便会逐步提高层次,终有厚积薄发的时刻。作为心智日臻成熟的大学生,要及早给自己的人生制定一个遥而可及的目标。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努力培养坚忍的意志品质,成功定会在不远处向你招手。
自学能力是一个人最优秀的品质,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基础,是成就事业的保障。大学生把自学能力作为自我培养的主要内容,是由大学生自身状况决定的。在中小学的时候,学习的事情有老师和家长在时时督促,而到了大学,这种外力突然减弱甚至消失,有些同学则感到无所适从,学习能力不升反降。其实,大学学习的主要特点就是以自学为主,特别要加强研究性学习,注重培养独立思考的品质和创新精神。俗话说,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大学生历经过十年寒窗,对于怎么学习基本都有一套自己的方法。备战高考时练就的阅读理解能力为大学自学奠定了基础。大学比高中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但大学所要学习的知识与高中相比,无论广度、深度还是难度,都有所增加。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大学里不在于你学什么,而在于你怎么学?善于思考和发现,拥有获取知识的能力十分重要。检索能力就是建立在相当熟练的阅读理解能力之上的一种获取知识的能力。通过在实践中提升检索能力是自学能力最终能够转化为真正价值的根本。所以,大学里不在于你已经掌握了多少知识,而在于你具备了获取知识的方法。如果你会检索,就等于拥有了一把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
思维能力是学习能力的核心,人类的科学研究、发明创新等活动一刻也离不开思维。大学生作为高素质人才,应当自觉加强思维能力的自我培养。大学生时间充裕、精力充沛、思维活跃,通过思维方法的自我训练,可以进一步改善思维品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辩证思维方法是一种常见的理性思维方法,也是现代科学思维方法的基础。作为一种方法群,包括归纳与演绎的方法、分析与综合的方法、抽象与具体的方法、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等。大学生通过辩证思维方法的训练和培养,可以提高自己的科学思维能力,有利于创新现代科学思维方法。有了辩证思维方法做基础,再通过发散思维训练,可以进一步拓展思维能力。把辩证思维与历史眼光相结合,会形成历史思维能力;与未来视野相结合,会形成战略思维能力;与事物发展界限、原则相结合,会形成底线思维能力;突破界限和陈规,会形成创新思维能力;把各种思维能力综合起来进行冥想,就有可能产生灵感或顿悟。各种思维能力之间相互迁移,产生集群效应,就会思如泉涌、智慧四溢。新时代大学生充分利用大学阶段这个黄金时期进行思维能力的自我培养,将直接决定人生未来事业发展的高度。
进化论的自然法则告诉我们:“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同理,人作为社会中的人,必须遵守社会法则,学会适应社会环境。作为有鲜明个性的新时代大学生,能否快速适应大学生活环境,对其未来发展至关重要。古代“孟母三迁”的故事,充分说明社会环境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因此,新时代大学生必须学会“到哪山唱哪歌”,尽快适应大学生活节奏和规律。从某种程度上讲,一个人在未来取得成就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他对大学生活的适应度,即他的大学生活是怎样度过的。大学生活既不同于过去中小学的学习生活,也不同于未来的社会生活,它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大学生活是一种集体生活,从表面看很热闹、悠闲,其实大家都在暗暗使劲,为人生发展储备能量,可以说是“外松内紧”。因此,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必须学会处理与同学、老师之间的关系,快速融入集体生活,包括融入宿舍、班级和各种组织等;必须学会自主学习,充分利用图书馆、阅览室、校园网等资源,培养自学能力和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必须学会生活自理,对于自己生活上的事情,要学会自己解决和处理。保持孤傲的个性也能生存,但不宜发展;依赖别人的督促学习也能进步,但效率不高;把衣服送到洗衣店清洗,也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但不利于自己劳动习惯的养成,不利于自己独立生活能力的提高。长此以往,生活自理能力就会下降,将来步入社会后可能会缺乏独立人格,从而影响一生的发展。
从哲学上看,事物发展的动力是矛盾。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内因的作用不能脱离外因而存在,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一个人的发展也有内外两种因素,内因通常称为内驱力,外因称为外驱力。大学生在大学期间要获得好的发展,就必须把内驱力和外驱力很好地结合起来。内驱力主要来自动机,按照心理学的观点,人的动机来源于他的需要。正向的、积极的诱因会使人产生合理需要,把人领入正道;负向的消极的诱因会使人产生非合理需要,使人误入歧途。如果一个人本身没有太大的内驱力,外驱力就会起较大作用,这时候人也能进步,只不过有点被动。就像一辆发动不起来的机动车,人们可以用力推之使其发动起来。大学生学习外驱力的一个重要来源是家长和教师的爱心。表扬和批评都可以使人进步,实验表明表扬的作用更大。管理好的企业都不把空洞的说教放在首位,而是把工人的工资和奖金与劳动的质量和数量紧密地挂起钩来。由此可见,好的适当的外驱力有助于挖掘人的内驱力,激发人的需要、兴趣、爱好等。大学生的学习也是一种劳动,也需要得到承认和回报,包括精神上的和物质上的。这种回报不仅仅意味着对大学生学习的承认和尊重,而且由此给学生带来的满足性反馈会进一步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这个过程本质上也就是外因通过内因而发生作用的过程。但大学生要获得真正持久的发展,还必须靠强大的内驱力,实现由“要我学”向“我要学”的根本转变。
任何事物发展都有其内在规律,只有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才能游刃有余,事半功倍。个人成长与社会发展也不例外。坚持合规律与合目的相统一,是人生成功的主、客观前提。俗话说,顺之者昌,逆之者亡;识时务者为俊杰。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一定要紧紧把握时代脉搏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在社会发展中获得用武之地和人生发展机会。价值取向是决定人生成败的关键因素。自古以来,但凡怀才不遇的人,慨叹生不逢时的人,大都是自己的价值取向出了问题,没有根据社会需要来设计人生。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在设计人生时,一定要把社会性作为人生价值取向的最核心维度;使自己的思想、计划、行动目标符合社会规律或自然规律;充分考虑自身素质、性格特点、潜力等主观因素和社会政治、经济等客观条件,让自我设计具有可行性;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体现主体的积极开拓进取和拼搏精神,追求卓越,超越自我。总之,大学生的价值取向要与时代价值要求相统一,不能一味考虑自己的条件、爱好、兴趣。在当下中国,大学生必须把个人的价值取向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起来,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对党和政府的信任,才能更好地凝魂聚气、强基固本,也才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