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现代农业产业功能区及重点园区规划设计研究

2020-12-16 04:16李玲玲胡川江叶国伟
四川农业科技 2020年1期
关键词:产城功能区生态圈

赵 超,杨 坤,李玲玲,胡川江,叶国伟

(成都市农林科学院,成都 温江 611130)

2017年7月,成都国家中心城市产业发展大会上率先提出,在全市统筹布局建设66个产业功能区,加快产业活力、城市品质及服务功能建设。经过近2年的探索与实践,全市现代农业产业功能区及重点园区已形成“7+7”协同发展格局,基本实现了全市优势农产品生产区域全覆盖。农业产业功能区及重点园区承担着农业农村多项改革、产业发展、生态保护等方面职能,是带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支柱力量,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载体,是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抓手,是构筑城市生态圈的重要一环,其规划设计对于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探索意义。

1 现代农业产业功能区及重点园区规划建设存在的问题

1.1 园区界定不明确,产业特色挖掘乏力

全市各农业功能区及园区由于往期开发建设任务重叠,界定往往不明确,多重开发任务边界模糊,历史开发进程管理存在混乱;产业功能区及园区对其主导产业都进行了明确选定,但是对于主导产业的特色化挖掘依然不足,缺乏产业间有效融合、产城间有效互动,导致功能区及园区的主导产业特色品牌塑造能力不强,有品牌无名牌,使得功能区及园区缺乏核心竞争力,较多处于同质化发展。

1.2 内外规划不协调,产业生态圈构建薄弱

功能区及园区的发展往往缺乏科学规划,仅在内部进行规划设计而忽略周边发展格局,忽视区域间的特色产业资源、配套支撑条件、消费体验市场的融合与共享;围绕主导产业构建产业生态圈理念初步形成,但产业生产、科技、服务、劳动、公共和政府等生态圈多维网络体系建设还需大力推进,且多维协调共建仍需高效落实。

1.3 产城融合不充分,引人留人缺乏手段

在产城融合方面,产业功能与新型城镇化建设有机结合不足,特色镇(街区)、林盘、绿道、产业、景观等相对独立,没有形成交织成网的融合发展之势。 产城体系与人口的匹配不均衡且缺乏发展规划,现有人才总体利用率不高,培育提升机制不完善;引人渠道单一,缺乏吸引优势;留人手段乏力,人才流失明显。

1.4 要素保障不到位,园区运管机制不完善

一是用地供应不足,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核心问题仍未得到有效解决,可用建设用地、农业设施用地指标紧张,远不能满足功能区及园区产城建设需求。二是资金保障不足,缺乏整体包装意识,向上争取项目资金有限;资金整合力度欠缺,财政资金投入较为分散;引导社会资本投入政策不完善,未有效提升社会投资信心;吸引金融资本成效不佳,融资渠道较为有限。三是人才支撑乏力,人才总体供给不足,专业人才队伍缺乏,特别是规划设计、文创、科研等创新型高层次人才缺乏。

2 现代农业产业功能区及重点园区规划设计理念

2.1 契合政策面,以乡村振兴战略为统领

积极落实乡村振兴战略部署,按照省市关于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决定,结合全市乡村振兴“十大重点工程”“五项重点改革”,高效落实《成都市产业发展白皮书》关于构建产业功能区及园区战略部署。

2.2 符合空间维,以上位规划引领为格局

深化国家主体功能区发展战略,以《四川省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引领、支撑成都市“十字策略”落实。按照系列上位规划空间引领为格局,优化布局园区空间形态。同时,严格遵循生态发展管控标准,以先保护、再利用、最后优化的处理层级建设。

2.3 聚合人城产,以产业生态圈构建为蓝图

以区域主导产业为本底,推进农商文旅体跨界融合、一二三产深度互联,以人为本,充分调度区域人才发展热情,结合新型城镇化建设,全面发展推动产业经济、生态经济和生活经济形成互为条件的增值链。按照生态筑景、引商成势、产业聚人的具体路径,加快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现代产业新城。

3 现代农业产业功能区及重点园区规划设计思路

3.1 深入挖掘区域特色,打造核心竞争力

充分调研规划区域资源本底,深入挖掘并利用好区位优势、产业优势和文化优势,结合成都市“十字策略”,通过区位商比较、专家打分等分析方法,确立产业功能区及园区主导产业和配套产业。围绕产业本底,创新农商文旅体要素融合,创建产业功能区及园区整体品牌,打造区隔于市场同质竞争的核心竞争力,不断延伸产业价值链。

3.2 充分融入内外格局,构建产业生态圈

积极融入全市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发展大局,融入区域协同发展环境,充分调度区域间产业资源、配套条件和消费市场,结合周边同类产业特色,整合领域多方资源,从生产、科技、服务、劳动、公共和政府等生态圈多维度探索,形成共建互补机制,积极构建产业生态圈。

3.3 积极引导产城融合,规建宜居宜业产业新城

按照“城在园中、产在城中、产城相融”产城融合理念,实现产业功能、生活功能与生态功能的有机融合。以特色镇为生活与服务中心,新型社区、特色产业村落和林盘聚落为生活与服务节点,通过交通干道和绿道体系串联,构建“镇村统筹、宜居宜业、产城一体、产村相融”的宜居宜业产业新城格局。

3.4 高效保障发展要素,提供可持续发展动能

一是保障土地供给。结合产城发展规划,科学测算产业功能区及园区建设用地需求,编制国土空间规划,制定土地相关政策实施细则,盘活存量建设用地;二是保障资金投入。健全财政投入机制,引导社会资金注入,创新金融服务;三是保障人才支撑。结合产业发展规划、城乡体系规划,引导人口就业,培育产业人才,优化人才服务配套。综合规划要素保障,实现产业功能区及园区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4 结语

现代农业产业功能区及重点园区的规划设计是一个多维度的探索过程,应当从产业融合发展、城乡协调建设、基础配套保障、文旅综合开发、机制创新协同等多维度进行研究。同时,规划设计也应结合政策导向与市场发展需求,从而综合实现产业功能区及园区的科学规划与建设。

猜你喜欢
产城功能区生态圈
优化人才“生态圈”——延安增强人才与产业的匹配度
产城融合,功能复合——上海办公大楼方案设计浅析
丘海雄 产城融合+创新驱动 海珠创新湾擎动下一个产业风口
旧改+产城业务双突破! 时代中国:有信心完成全年销售目标!
2019年:产业功能区建设聚焦六大工作
千亿投资、国家战略、500强扎堆 中新知识城“产城融合”对标“世界级”
陕西省未来五年将建粮食生产功能区2700万亩
陕西省未来五年将建粮食生产功能区2700万亩
“共享、共建、共创”——元征利用车联网打造汽车诊断技术全生态圈
跑步生态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