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西地区荒山造林抗旱技术

2020-12-16 00:54:44马艳丽
乡村科技 2020年34期
关键词:辽西保水剂荒山

马艳丽

(国有北票市黑城子林场,辽宁北票122105)

由于辽西地区没有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因此在本地区组织、实施植树造林工作的难度相对较大。只有合理引入、运用荒山抗旱造林技术及新技术、新方法,才能提高辽西地区森林覆盖率、防风固沙及水土保持效果,从而促进当地林业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

1 辽西地区对荒山抗旱造林技术的运用

1.1 精准选择树种

受大陆性季风气候的常年影响,辽西地区每年降水总量相对稀少,且呈现出集中降水的特点,辽西整体干旱缺雨现象严重。因此,在树种挑选过程中,应坚持选择具有水土保持、蓄积降水、抗性好、耐性突出、没有病虫害及适应性强等特点的树种,常见的有油松、柏树、沙棘、山杏等[1]。

1.2 科学整地

辽西属于荒山干旱地区,这里荒山、荒地众多,土壤肥力差且十分贫瘠。因此,在荒山抗旱造林的过程中,要合理施肥、及时锄草,以优化土壤供养效果。在整地过程中,可采用穴状整地法、水平沟整地法、鱼鳞坑整地法等完成整地作业。造林前,选择合理的整地技术,对满足后期苗木生长水养需求、促进苗木健康生长、提高造林效果至关重要。因此,在造林过程中,需结合造林实际条件及目的,优选造林整地方法。研究发现,在辽西地区采用水平沟整地法、鱼鳞坑整地法可取得良好效果。

运用水平沟整地法整地,可改善土壤含水率、增加土壤养分含量且水土保持效果突出,可对原有生态植被进行良好保护。具体操作方法为顺着等高线带状进行植树沟挖掘,植树沟应具备连续短带状特点,即每条沟间隔一段距离便用土堆砌一道横埂,其断面以梯形为主,上口0.5~1.0 m宽,沟底0.3 m宽,沟长5 m左右最佳。每条沟最佳间距为2.3 m左右,沟外侧要堆砌土埂,植树后用表土进行回填。利用鱼鳞坑整地法进行整地、集水,可提高造林成活率。具体操作过程中,每667 m2荒地或荒山挖掘1 050±150个鱼鳞坑,每个坑的规格为长80~150 cm,宽60~100 cm,深40~60 cm;坑两侧向斜上方各深挖1个长100 cm、宽20 cm、深15 cm的长型槽,形成坑边两翼,以提高水流汇集的能力,为栽种地区提供充足的水源。科学整地有助于提高集水效果,满足荒山荒地造林时对水资源的需求,并促进苗木健康生长。

1.3 容器育苗

采用容器育苗法育苗时,要根据树苗种类确定容器规格,容器材质以可降解材料为主。育苗前,要科学配置营养土,然后将配置好的营养土装入容器内,形成营养钵容器,其后在容器内栽入选中的树种,进行浇水、锄草、抚育管理,待树苗高15.0~20.0 cm、直径达0.6 cm左右后即可移植栽种。一般来说,容器育苗可对树苗根系进行有效保护,还可充分满足苗木生长的养分需求,有效提高育苗成活率,符合辽西荒山干旱造林需求[2]。

1.4 合理选择、管护树苗

一是重视树苗选择,挑选抗性好、耐性突出、成活率高、未感染病虫害、根茎粗壮及顶芽饱满的树苗进行移栽、种植、抚育。二是起苗时,应做好树苗根系的保护,为其提供充分的养分。三是栽植过程中要遵循“边挖、边运、边栽”的原则进行造林,如果运输距离长、时间久,应采用假植法处理树苗,并使用遮阴网遮盖树苗,同时应适量洒水,以防树苗失活。

1.5 科学选择造林时间、方法

辽西地区组织造林期间,应优选雨季、春季、秋季开展造林。春季造林时间一般选在4月1—10日;秋季造林时间一般选在11月10—20日。造林时,可选择播种造林、植苗造林等方法开展造林。例如,荒山造林期间选择植苗造林法进行造林,则应采用穴植法,如果栽植针叶类树种,则应换成小坑靠壁栽植法,以提高树苗成活率。此外,造林期间应重视造林密度的控制,科学合理明确造林密度。例如,可根据经营目的确定造林密度,如果造林目的是水土保持,应以生长快、覆盖面积广阔、枯叶层厚实的树种为优选,此类树种可加大林地密度,通常树间距以2 m×3 m为最佳。具体操作过程中,要结合造林地实际情况,预估造林密度,并根据树种生长特点、树种生长条件等开展树种选择及栽植工作。

1.6 苗木栽植

苗木栽植过程中,要做好栽植深度的控制,以提高防风保墒效果;底水要浇足、浇透,以满足树苗生长对水分的需求,保证栽植后14 d内树苗能够得到充足的水分供给;要注意适时栽植。①春季栽植。当春季冻土层解冻(22.5±2.5)cm时要立即栽植,栽植顺序为先阳坡、后阴坡,先小苗、后大苗,要确保苗木水分从土壤中大量蒸发前长出新根。②雨季栽种。首先要做好天气状况的观察,做好栽植时间的科学选择,一般大雨前或小雨降水期间适宜组织栽植工作。③秋季栽植。栽植时间为落叶至土壤尚未上冻前,此时温度下降缓慢,水分在土壤中蒸发的数量较小,有利于树苗吸水、扎根。第2年春季回温时,积雪受高温影响开始融化,由此产生的雪水可满足树苗生长需求,同时对提高幼苗抗病虫害能力及树种成活率有积极作用[3]。

1.7 地膜覆盖技术

完成栽植、浇水工作后,要在栽植穴上侧将中间扎孔的塑料薄膜套至树苗根部,然后将地膜用石块、土块压住,这样能减缓土壤中水分的蒸发速度,抑制杂草生长,有助于提高幼苗成活率。需要注意的是,所选择的塑料薄膜需是可降解类型,以免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1.8 幼林抚育管理

树苗栽植3 a后,需在人工造林地中开展抚育管理工作。具体操作中,可派遣育林人员及时清除林地中的杂草、石块,并对坑穴进行修补等,以避免树苗因杂草争夺养分而无法正常生长。

1.9 鼠兔灾害的预防、治理

鼠、兔对林木成活率有直接影响,其会啃食幼树树干、树根等,导致树苗死亡。防治鼠害时,可采用药物防治法,如将玉米粒和溴敌隆混合搅拌后,撒入林地、鼠洞旁边,将其毒死;防治兔害时,可将多效防啃剂涂刷在幼树树根上侧及树干上,通过特殊气味刺激兔子远离树干、树体,从而对幼林进行有效保护。

2 辽西地区荒山造林抗旱新技术、新方法的运用

2.1 保水剂技术的使用

结合辽西区域降水少、降水集中的特点,在荒山抗旱造林时运用保水剂技术,可为树苗蓄水、存水提供帮助。保水剂能够强制吸取地表下水分,且保存时间较长、渗透性突出,可在树苗栽植后为其吸纳、储存、保护土壤内稀少的水分。使用保水剂时,可在栽植穴中直接喷洒,或将保水剂和回填土均匀混合,然后将混合后的土壤填入坑穴中,发挥作用。常见的保水剂品牌有以聚丙烯类高分子化合物为主要成分的“旱地宝农业保水剂”。

2.2 DJS荒山抗旱造林技术

DJS荒山抗旱造林技术在节水保墒、改善苗木栽植存活率方面具有突出效果,在辽西地区的利用价值较高。使用该技术时,一是要结合造林树苗种类完成植苗袋型号的科学选择;二是要在造林地挖掘适当深度的栽植坑;三是要根据规定要求,搭配水土总量,将其搅拌成泥浆;四是应舒展苗木根系,将其缓缓栽入植苗袋中;五是,将耳带合上并覆土,深度以超过袋口(17.5±2.5)cm最佳。

2.3 合理使用抗旱造林粉

抗旱造林粉是利用生物提取技术制成的物质,其能降低树苗水分流失量、优化树苗保水效果、提高树根吸水能力。操作期间,应在水中施撒适量粉末,通过搅拌使其均匀融入水中,然后将树苗根系浸泡于溶液中,浸泡时间1~6 h。研究发现,在侧柏、刺槐等树种造林时使用抗旱造林粉效果最佳。常见的抗旱造林粉为ABT生根粉,其价格便宜、效果明显,能满足辽西荒山地区的造林需求[4]。

3 结语

将荒山造林抗旱技术、方法等合理地引入辽西荒山地区开展造林,有助于改善当地造林效果、提高造林成活率、实现荒山绿化建设目标。

猜你喜欢
辽西保水剂荒山
把荒山打造成4A景区
林业与生态(2022年5期)2022-05-23 01:16:51
荒山的“根”——“牛玉琴”式的老人齐军祥
当代陕西(2020年21期)2020-12-14 08:14:18
保水剂在山地核桃园中的应用
河北果树(2020年2期)2020-01-09 11:15:07
4种保水剂在青稞上的增产效果对比试验
辽西地区葡萄园作业历
新农业(2017年10期)2018-02-26 17:49:04
长白松在辽西地区引种试验
黑果枸杞在辽西地区的栽培技术
水土保持中保水剂的应用研究
福安八斗村:扶贫做得精,荒山野茶能刨金
耐盐保水剂的合成及其性能
化工进展(2015年6期)2015-11-13 00:2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