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下浅谈叙事医学对护士生职业情感的培养策略

2020-12-15 13:31陈亦蕾
文存阅刊 2020年22期
关键词:新冠肺炎疫情

陈亦蕾

摘要:新冠肺炎疫情下,大批医护人员冲锋一线,涌现了大量的个体医学叙事,为护士职业情感培养创造了生动的现实教材。

关键词:新冠肺炎疫情;叙事医学;职业情感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广大医务工作者奋战在防疫前线,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白衣天使”护佑人民生命的具体实践,疫情期间针对学院在读护士生的一项调查显示:护士生在这次疫情防控工作中虽然感到医疗救护工作的风险很大,但也感到救护工作的重要和神圣。调查对象中有72.3%表示“疫情对我关于护理专业的认识和态度影响很大”,65.7%表示“疫情让我更加喜欢护士这个职业”,71.9%表示“为当初选择护士专业而自豪”。由此可见,突发疫情加深了护士生对自己将来所从事职业的认知,在一定程度上对护士生职业情感教育起到了积极正面作用,成为职业情感教育的良好契机。

一、护理职业情感教育与叙事医学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对医疗服务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业内人士认为:护士逐渐从护理疾病为中心转变为护理身心健康为中心。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培养学生护理的基本知识、理论和技能,更要将护士的职业情感教育融入到教学全过程中。职业情感的培养,不应该是填鸭式的灌输和刻板的说教,叙事医学将文学的叙述能力运用其中,为职业情感培养提供了落地实现的良好媒介,它将医学人文教育融入医学教育和临床实践,培养护士生叙事能力,培养她们学会倾听患者的叙事,从而理解患者痛苦,反思医疗行为,进而尊重患者生命、提高共情能力和职业精神。

二、新冠肺炎疫情中的叙事医学实践

(一)构建公共认知场域——职业情感的正向教育

新冠肺炎疫情下,面对陌生的病毒,医务人员除了承担将复杂、专业的医学知识转换成简单、生活化的语言为公众科普,还要通过多角度叙事,让医患实现互相理解,从而缔结情感与道德、精神和价值的共同体,通过叙事,让公众了解医务人员、了解医学并得以共同抗击病毒。通过叙事,提高护士的沟通能力,激发护士的人文情怀,这在医患关系中起到积极作用。医务工作者通过讲述自身经历,让公众切实体会到人性的力量,尤其是面对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时,医务工作者对疾病的态度会极大地影响公众的情绪。

84岁的钟南山院士舟车劳顿深夜逆行疫区,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身患渐冻症依旧坚守在抗疫一线,全国4.26万人驰援湖北,用血肉之躯捍卫人类健康,书写可歌可泣的英雄叙事,在這些叙事中,有对家人和孩子愧疚,有患者不理解的委屈,有面对病情无能无力的无奈,他们同样也显露恐惧、自责、无力,这种自我解剖式的负面体验,真实地展现了人物的思想、性格和内心世界。对病毒的不了解,即便是全情投入抗疫的医务人员也是内心忐忑、举步维艰。他们虽然是施救者,但也需要理解和鼓励来支撑内心的使命、责任和担当。画面感超强的医学叙事故事,在救死扶伤的核心价值观下与公众共情,打通医学与社会的鸿沟,成为公众了解医务人员和医学的一种方式,增强了医学相关主体之间的力量。

(二)构建共同体——职业情感的反思教育

临床护理在医疗行为中所占比例较大,时间较长,护士职业情感受到自身体验、社会评价、行业特性等种种因素的影响,它即可以是正向的,也可能的反向的,职业情感教育涉及疾病体验的日常性、生命伦理的俗世性、医学哲学的先锋性以及医学史的公共性等问题,调适的是医务人员与患者、医学与社会、技术与人之间的紧张关系,需要突破和跨越知识、技术、职业价值观和医疗秩序的鸿沟。只有护士与患者之间构建“共同体”才是对患者最有利的。新冠肺炎疫情下,很多人涌入医院,更多的人困在家里,医院每天都上演着生死疾苦,网络上充斥着各种情绪宣泄。患者期盼着医务人员能够理解和见证他们的苦难,医务人员却为了抢救患者拼命与时间赛跑,无暇顾及交流和沟通。

叙事能力的匮乏,让很多医患故事里的护士只是一个护理技术的表达者。但叙事医学将护士和患者从技术时代解救出来,叙事即“讲故事”,不仅是一种技巧,也是一种“在现场”的思维方式,故事的叙述不仅能帮助患者了解医学、了解医务人员,更能帮助医务人员走出恐惧、沮丧,为自身职业情感的培养甚至人生价值的拓展和延伸提供了新的空间。如2020年3月5日一位27岁的援鄂医疗队员在护送87岁老人做CT的途中停下来,和老先生一起欣赏了久违的日落,两人同时手指落日的一幕感动了无数人,《落日余晖》走红网络,9月4日,两位主角再次重逢,在同一地点再次同看日落,时间流逝,温暖依旧!又如《“新冠”10 天抗疫日记》用一篇手记点滴记录自己的护理工作,或是娓娓道来,或是平铺直叙,或是起伏跌宕。他们用文字记录经历、释放压力、抒发情绪、整理心情,反思、警醒,在治愈自己的同时,也治愈看日记的人。

三、小结

在职业情感培养方面,叙事作品在传播、互动的过程中可以有效补充学院教育较难实现的内容与目标:通过切近生命本质的叙事作品,对悲悯情怀、生命教育、共情能力、医学精神、危机应对能力等进行内化;通过各类信息的输入,来有效识别渲染、先见、偏见、谎言、歧视与刻板化,达到帮助和提高护士生独立思考能力、批判思维能力,以培养其正向的职业情感!这次疫情,党中央坚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同时也稳健地朝“健康中国2030”的战略迈进。在此背景之下,护士生更应以追求“医病医身医心,救人救国救世”的信仰迎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参考文献:

[1]王一方.叙事医学:从工具到价值[J].医学与哲学,2018,39(5A).

[2]卡伦.叙事医学:尊重疾病的故事[M].郭莉萍,魏继红,张瑞玲,译.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5.

课题项目:

此文为2019年度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课题《叙事医学视域下高等职业院校护士生职业情感培养研究》成果,项目批准号:JX19234。

猜你喜欢
新冠肺炎疫情
日本科技社团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主要措施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国外经验、启示及借鉴
基于新冠肺炎疫情下对公证服务的思考
超越决策系统失灵: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中的价值坚守和科学精神
建立和完善重大突发事件常规治理与非常规治理相结合的机制
精准在线教学+居家学习模式:疫情时期学生学习质量提升的途径
运用大数据技术提升公共危机应对能力
首都都市圈区域联防联控机制探析
新冠肺炎疫情早期科学研究对政府决策的影响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公共治理机制:信息、决策与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