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刚 刘嘉圣
[内容提要] 新时代中国民营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对于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民营企业已经步入了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精神培育的发展阶段,逐渐形成新时代中国民营企业发展的文化维度,具体体现在新时代中国民营企业的企业文化实践持续深入,企业文化使命不断明确,企业文化内涵更加丰富,企业文化体系构建逐渐完善。
[关键词] 新时代;中国民营企业;企业发展;文化维度
[作者简介] 冯刚,管理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思想政治工作研究院院长、教授;刘嘉圣,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11月1日在主持民营企业座谈会时指出:“我国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推动我国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成为创业就业的主要领域、技术创新的重要主体、国家税收的重要来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政府职能转变、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国际市场开拓等发挥了重要作用。” [1] 在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除了高度肯定我国民营企业的地位和作用,还为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当前,中国的民营企业已经进入了注重培育企业文化与企业精神的阶段,企业家精神作为激发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的内在动力,在民营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2020年 7月21日,习 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企业家座谈会时也强调指出:“要千方百计把市场主体保护好,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弘扬企业家精神,推动企业发挥更大作用实现更大发展,为经济发展积蓄基本力量。” [2] 从文化维度更深入地研究和推动当代中国民营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面对着我国经济转型带来的压力,我国民营企业需要守正创新、兼收并蓄,充分注重民营企业的企业家精神对民营企业及市场发展的牵引,从企业文化实践、企业文化 使命、企业文化内涵、企业文化体系这几个企业文化维度重点推进,不断吸收时代的精华,实现民营企业健康、稳定、高效、创新发展。
一、 新时代中国民营企业的企业文化实践持续深入
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民营企业也面临着非常严峻的挑战。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中国经济的转型、民营企业自身发展产
生的粗放生产、信用安全不规范等问题都成为新时代中国民营企业需要攻克的难题,今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也对民营企业的复工复产产
生了一定的影响。对于我国民营企业来说,这些发展中的问题需要在发展中得到解决,从我国民营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的新发展阶段来看,重视企业软实力、关注企业文化的发展、追求内涵式发展成为企业文化实践持续深入的重要体现。
(一) 新时代中国民营企业更加重视企业软实力的建设
企业软实力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安身立命的根本,同时也是企业竞争优势的突出表现。企业软实力可以从企业的文化、品牌、形象、价值观、服务、核心技术、市场辨别度、稀缺性等方面展现出来。一方面,新时代中国民营企业更加重视企业软实力的建设,这既是大势所趋,也是增强我国民营企业竞争实力以及积极参与全球竞争的需要。面对着风起云涌的国际经济形势,中国民营企业要将蕴含中国价值、弘扬中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的企业品牌及文化传播出去,颠覆一些欧美国家对于中国民营企业的刻板印象,重塑“中国制造”的国际信誉及形象。另一方面,中国民营企业正面临着我国经济因转型调整而带来的阵痛期,由于国内市场环境复杂、信息多元化、资源稀缺性等原因,提高企业文化软实力建设也是大势所趋。海尔、李宁等我国著名的民营企业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长盛不衰、基业长青,究其原因,就是经历了由引进技术到企业制度革新再到企业软实力的提升,在竞争中形成了富有个性特色并能够克敌制胜的法宝。因此,我国民营企业应该积极顺应时代的变化,注重企业软实力的建设,更新发展理念,优化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动力。
(二) 新时代中国民营企业更加关注企业文化的发展
除了在经济方面需要作出稳定的贡
献之外,新时代中国民营企业还应该弘扬和创新企业文化,为全社会留下一批宝贵的企业精神文化。其一,中国民营企业的文化建设有助于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很多企业文化中包含的落后的精神内核往往与现在新时代的要求显得格格不入,如果任其发展很多民营企业将会被市场和时代淘汰。因此我国民营企业需要保留企业文化中合理的部分,紧跟时代的发展,不断进行企业文化的创新。其二,中国民营企业的文化培育有利于推动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培育良好的企业文化有助于在企业内营造出励精图治、追求卓越、为国奉献的氛围,反之,如果一个民营企业没有正向的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的精神支撑,那么这个企业就会毫无生机,并且缺乏凝聚力与战斗力。在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氛围中,民营企业可以开阔眼界,更新理念,凝聚各方力量,推动质量、效率、动力的变革,实现民营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其三,中国民营企业的文化创新有益于促进新时代企业精神的形成。民营企业在进行企业文化创新的过程中,以创新的思维为核心,将企业家精神与企业所要传达出的价值理念相结合,熔铸出企业精神。企业精神作为企业文化的凝练表达,不但可以成为激发员工团结奋斗的精神旗帜,进而还会提高企业的影响力。
(三) 新时代中国民营企业更加追求内涵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一部分民营企业经营比较粗放,热衷于铺摊子、上规模,负债过高,在环保、社保、质量、安全、信用等方面存在不规范、不稳健甚至不合规合法的问题,在加强监管执法的背景下必然会面临很大压力。” [1] 当前我国经济已经进入中高速发展阶段,但是经济发展健康稳定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更加强调经济发展的质量,因此与之相对应的是广大民营企业要追求内涵式发展。民营企业的内涵式发展主要着眼于新时代中国民营企业发展的内在需求,追求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增强竞争力,同时更加强调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精神的培育,使我国广大民营企业走向更加广阔的經济舞台。民营企业内涵式发展的优越性在于适应了我国经济发展注重“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同时利用文化潜移默化、文以载道的作用,使民营企业更加具有人文情怀。通过我国民营企业内部的改革,推动发展动力更加科学,管理机制更加合理,运行方式更加有效,积累量变引发质变,不断增强民营企业的实力,提高民营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在民营企业内部形成螺旋式上升的逻辑回路。因此,内涵式发展将侧重点从重视结果转变为重视过程,即要求新时代的中国民营企业练好内功,提高经营水平与管理能力,建立起现代民营企业管理制度,发扬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既要落细、落小、落实,又要做大、做优、做强。
二、 新时代中国民营企业的企业文化使命不断明确
进入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党的十九大、民营企业座谈会、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等多次强调,民营经济对于中国经济发展来说是功不可没的,并多次指出要坚持基本的经济制度不动摇,同时指出民营经济的贡献与作用不容置疑。但同时,我国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明显上升, 民营企业在新时代也会面临更大的困难与挑战。面对发展中的必经阶段,新时代中国民营企业需要从继续发挥 更大的作用、勇于承担企业责任、完善企业形象三个方面不断明确企业文化使命。
(一) 新时代中国民营企业理应继续发挥更大的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强调:“民营经济具有‘五六七八九的特征,即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 [1] 民营企业作为民营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中作出重要的贡献,其突出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作为非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民营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从宏观层面来看,我国民营企业是国家发展的“助推器”,体现在民营企业不仅有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而且促进了生产力的提高,同时还有利于世界市场的开拓等;从微观层面来看,我国民营企业也是提高民众生活水平的“加油站”,民营企业为众多城市和农村富余的劳动力提供了就业的机会,并且鼓励有勇气的青年才俊积极自主创业,激发全社会创新创造的热情。另一方面,中国民营企业在经济发展中占据不可替代的地位。“两个毫不动摇”已经在党的十九大上被写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特别是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更是用三个“没有变”来强调民营企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即“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变!我们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没有变!我们致力于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和提供更多机会的方针政策没有变!” [1] 支持中国民营企业的发展,既是党中央集体智慧的结晶,又是党中央一贯坚持的方针,因此我国民营企业在新时代要吃下“定心丸”,继续蓬勃发展。
(二) 新时代中国民营企业必须勇于承担企业责任
中国民营企业的企业责任必须围绕服务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从总体上看,民营企业的企业责任应该主要包含以下几个部分:第一,经济责任。我国民营企业肩负着稳定增长、促进创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提高社会资源利用效率等方面的重要责任。第二,法规责任。我国民营企业必须在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基础上,执行行业标准、规范、制度以及遵守行业的道德准则。第三,伦理责任。我国民营企业对内要维护股东、职工等的合法权益以及合理回报,对外要维护消费者的权益,此外还要承担积极参与社区建设,控制资源消耗,维持环境永续发展的责任。第四,慈善责任。我国民营企业还应自愿承担扶贫、助残、照顾孤寡老人等慈善责任,并且根据当地的人文与风俗习惯等履行相关的社会责任,我国民营企业在承担社会责任时所展现出的企业行为,包含着企业的精神作风与文化风貌。我国民营企业要想在新时代面临的挑战中迎难而上,就必须有一些承担企业责任的新 作为,因此要弘扬以企业家为代表的企业精神,发展和弘扬企业家爱国敬业、遵纪守法、艰苦奋斗、追求卓越、诚实守信的精神,将企业家精神提升为企业精神 ,并将企业精神与承担企业责任紧密结合,民营企业若能将国家使命与民族情怀作为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就能为企业的社会责任注入新鲜的血液。此外,还要将中华传统文化与企业文化巧妙融合,采取“破”与“立”的原则,所谓 “破”,就是要用辩证的态度对待中华传统文化,依据民营企业自身发展需求,在充分考虑时代发展的基础上进行有选择地鉴别;所谓“立”,就是在民营企业实践的过程中,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有选择地创新与发展,不断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添富有时代与实践特色的精华,成为有效回应现实发展问题的强大精神指引。
(三) 新时代中国民营企业需要不断完善企业形象
新时代的中国民营企业,提倡完善企业形象是明确企业文化使命的重要形式。企业形象可以从企业理念、企业精神、企业标志、经营理念、价值观、行为准则等提炼出来,通过弘扬爱国奉献、实事求是、艰苦奋斗、团结互助等优秀的企业精神与企业文化,可以在完善新时代中国民营企业的企业形象的基础上,进而提升品牌声誉和企业声誉。我国著名的民营企业华为公司就是在文化层面完善企业形象的典型案例,华为公司从企业成立伊始就注重企业文化的建设,以任正非为代表的华为人不断总结提炼,形成了具有中国民营企业文化特色的《华为基本法》,其中包含的企业文化及企业精神为华为员工们提供了行为标准,不仅使华为成为将中国情怀和世界眼光紧密结合的“国产荣光”,而且也向世界展示了新时代中国民营企业的企业形象。因此,新时代民营企业要以华为公司等中国优秀的民营企业作为标杆和榜样,以承担社会责任、完善企业形象作为回报社会的自觉行动,在完善企业形象时从整体入手,顺应时代的变化,不断继承传统并推陈出新,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更大的贡献。
三、 新时代中国民营企业的企业文化内涵更加丰富
新时代中国民营企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如何实现创新发展,成为现阶段必须回答的现实问题。新时代中国民营企业虽然面临着市场需求下降、转型动力不足、融资难等问题,但从长期来看,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也具备一些有利的发展优势,比如我国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良好的物质基础、丰富的人力资本、辽阔的国土资源、稳定向好的经济形势、和平稳定的发展环境等。新时代中国民营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其企业文化的内涵也在不断丰富,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 注重培育新时代中国民营企业的企业家精神
2017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 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 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的意见》,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以专门文件明确企业家精神的地位和价值,并对企业家的环境、企业家的贡献、企业家的精神和作用进行了系统概括,引起较大社会反响。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明确提出:“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 [3] 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核心,既可以反映出企业的个性特质与理想追求,同时也可以激发企业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增强企业活力。企业家精神与企业精神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企业精神是企业全体成员所展现出的思想追求、精神面貌、行为准则等结合企业宗旨、经营理念、企业价值观以及企业成员的个性、追求及情怀等,伴随着企业发展最终凝结而成的。培育新时代中国民营企业的企业精神是促进我国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民营企业的企业精神往往与民营企业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民营企业家对企业精神起到策划和组织的作用,這也是培育健康积极向上的企业精神的关键。我国民营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于是否拥有一批具有优秀企业家精神的企业经营管理者,如阿里巴巴的马云、腾讯的马化腾、海尔的张瑞敏、网易的丁磊、百度的李彦宏等优秀的企业家们以其企业家精神不仅引领中国民营企业在新时代进一步发展,而且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民营企业的家国情怀。因此,培育新时代中国民营企业的企业精神需要弘扬和保护优秀的企业家精神,不断完善激发民营企业家精神的制度建设与法律保障,形成开放包容的文化氛围以及容错机制,使企业家精神成为企业精神的重要“温床”,拥有尊重人、成就人、幸福人的开放胸怀,坚持结合精益求精和工匠精神,形成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的行为准则,带领广大民营企业恒守初心,秉持回报社会的使命担当。
(二) 强调发挥中国民营企业精神建设的内部协同效应
新时代,很多中国民营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遇到了市场的冰山、融资的高山、转型的火山“三座大山”的困扰。面对这些困难和挑战,我国民营企业应该充分调动一切积极的因素,在企业精神建设的过程中发挥内部协同效应,一方面,要注重我国民营企业精神文化的建设。企业精神文化包含着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宗旨、企业愿景等,反映着企业在经营活动中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观念。加强我国民营企业的精神文化建设要注重企业精神的建设,比如注重企业价值观的形成、提升企业的凝聚力、增强企业对员工的关心度、开展企业公益项目等,还可以将企业的使命、宗旨、原则等融入企业的经营管理哲学中,提升企业的品牌形象。另一方面,要在我国民营企业文化建设中统筹发展企业物质文化、企业行为文化、企业制度文化与企业精神文化,不断增强我国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具体来看,在企业物质文化建设中不断提高民营企业科技能力的创新,注重企业自主研发的能力以及新产品技术的开发率和成果率等。在企业行为文化建设中以优秀的企业家精神为内核的企业精神激励与引导企业内部员工的思想和行为,此外要不断提高企业员工的学习能力,激发企业员工的内生动力,由“要我做”转变为“我要做”。在企业制度文化建设中要根据时代的特点对民营企业管理制度进行创新,还应兼顾到民营企业长期沿袭、约定俗成的企业风俗习惯等。
(三) 进行中国民营企业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新时代我国民营企业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可以反映出时代精神,体现时代发展的坐标与方向。我国民营企业不仅要继承和弘扬“仁义礼智”的人本观念、“见利思义”的义利观念、“言必诚信”的诚信观念等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财富,还要拥有对于企业文化建设的创新能力,提升核心竞争力,这样才能始终在激烈的竞争中保证企业拥有源源不断的动力来源。注重民营企业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应从以下三个方面重点推进。其一,加强思想观念的创新。思想观念的创新是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先导,民营企业要意识到创新能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冲破束缚创新思想的桎梏,激励、宽容、尊重每一次创新想法以及创新活动,形成鼓励创新的企业氛围。其二,促进体制机制的创新。体制机制的创新是调动企业内部员工积极性与创造性的重要制度保障,通过建立健全现代化的体制机制,为创新活动提供稳定的市场环境、政策支持与法制保障,综合各方的资源优势,推动民营企业良性运转。其三,鼓励创新实践的形成。将创新落实到实践才能实现创新的成果,但是创新实践往往是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很多创新的尝试往往不可能一次性达到成功,这就需要形成对于创新尝试的容错度,宽容失败,避免形成“成王败寇”的评判标准。从每一次失败中得到经验启示,才能拥有接近成功的可能。
四、 新时代中国民营企业的企业文化体系建构逐渐完善
新时代,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必须攻克的一项时代课题。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强调:“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4]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为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同时也在国家层面、社会层面、企业层面对我国民营企业的企业文化体系建构进行了完善。
(一) 国家层面: 中国民营企业文化是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力量
在国家治理中,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血脉,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新时代,隨着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我国更加注重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对自身拥有的传统和价值的充分认同与肯定,是对其文化旺盛生命力所保持的坚定信心和希望。 [5] 因此,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时要意识到文化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中的作用,虽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国家治理的核心目标,但是文化的繁荣对于经济发展、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等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新时代中国民营企业不仅要面对激烈的国内竞争,而且还要面对更加强调综合软实力的国际竞争,这种国际的综合软实力竞争说到底,其核心是文化的较量,集中体现在文化的创造、对外输出等能力,这对于新时代中国民营企业的文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要将民营企业文化的构建置于国家治理体系框架内进行考虑。一方面,党和国家要通过顶层设计,制定一系列符合企业文化建设的支撑性政策,增强我国民营企业的参与感,重振企业家的信心,特别要将近年来制定的“非公经济 36条”“民间投资36条”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等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为民营企业文化建设提供政策的保障。另一方面,党和国家要优化营商环境,在全社会范围内尊重民营企业、尊重民营企业家,形成诚实守信、公平竞争、创新实干的氛围,鼓励我国民营企业形成符合自身企业特色的企业文化,使民营企业切身感受到来自国家的信任与支持。
(二) 社会层面: 中国民营企业文化是完善社会治理的重要保障
从社会层面来看,社会治理既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力量。当前,我国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的大背景下,我国民营企业应该承担起社会责任,积极参与社会治理。民营企业的社会治理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民营企业的外部治理,主要是民营企业在社会范围内参与社会治理,其中主要包括民营企业要主动承担多重社会责任,协助参与公共服务,强化服务意思,积极培育和弘扬企业文化等;另一个是民营企业的内部治理,即企业内部事务及劳资关系等的处理,主要包括给予员工劳动关系保障,关注员工的精神文化需求,充分发挥企业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及枢纽的作用等。无论是民营企业的外部治理还是内部治理,都离不开民营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这一重要内容,加强民营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不仅对内具有满足民营企业员工心理精神需求,落实人文关怀理念,而且对外具有形成企业核心价值观,提升民营企业内部凝聚力、荣誉感、向心力,进而形成民营企业积极参与社会治理的作用。比如中国著名的民营企业吉利控股集团就是不断培育和弘扬企业文化,积极参与社会治理的典型案例,吉利始终秉承“不忘初心,勇于担当”的企业核心价值观,在产品、经济、环境以及社会四个领域全力投入,不断提升企业竞争力,推动可持续发展。 [6] 对企业内部的员工给予充分地尊重,为员工每年安排体检、为员工提供各项假期福利以及为员工家属购买保险等,在企业社会责任方面,吉利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号召,大力开展扶贫事业并且开展加强核心科学技术的研发等一系列工作,将优秀的企业文化凝聚成为企业的核心资产,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为社会贡献力量。总而言之,新时代我国民营企业要更加注重企业文化的建设以及企业精神的培育,提高社会参与度,主动参与社会治理,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三) 企业层面: 中国民营企业文化是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的精神力量
从企业层面来看,企业文化是企业赖以生存的核心。对于我国民营企业来说,企业文化是民营企业的灵魂,民营企业的文化不仅决定了企业的形象、精神面貌等,还决定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进而关乎民营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加强我国民营企业的文化建设是企业练好内功的重要源泉,有了优秀的企业文化作为保障,民营企业可以提高企业的经营水平与管理能力,建立和完善公司内部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在社会治理中发挥积极的作用,进而为国家治理体系助力。此外,优秀的企业文化对于我國民营企业内部的良性运转也起到巨大的推进作用,使企业内部员工形成了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充分发挥了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作用,注重企业内部员工的精神成长以及思想提升,通过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形式长久地、默默地、逐渐地感染人、影响人、转化人,让人们在不知不觉中接近和接受正确价值观、远离和摒弃错误价值观,实现“蓬生麻中不扶自直”“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的教育效果。 [7] 在这种教育效果的影响下,企业文化将在企业员工的心中扎根,调动企业员工形成高昂的工作激情,极大地激发了企业员工的创造力和凝聚力。新时代民营企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通过弘扬企业精神来发展企业文化,第一,我国民营企业要加强企业内部的管理。在培育企业员工价值观的同时,要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将硬性约束和软性治理结合起来,为企业精神的培育创造良好的条件。第二,充分发挥企业领导人以及企业模范人物的作用。将企业领导人和企业模范人物的心理素质、能力素质、文化素质等精神层面的财富与企业精神紧密结合,充分发挥企业领导人以及企业模范人物的“头羊效应”,为企业内部员工树立榜样,使企业内部形成向心
力。第三,弘扬我国民营企业的企业精神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尊重与重视每一位员工的正当、合理的需求,形成平等、民主、团结的企业上下级关系,给予企业员工提供展示自己才华的平台,同时为员工创造能实现其自身价值的机会。综上所述,要将民营企业文化的建设贯穿我国民营企业活动的全过程,使中国民营企业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作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习 近平主持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强调 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并走向更加广阔舞台[N].人民日报,2018-11-02(01).
[2] 习 近平主持召开企业家座谈会强调 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弘扬企业家精神 推动企业发挥更大作用实现更大发展[N].人民日报,2020-7-22(01).
[3] 习 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 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27.
[4] 中 共十九届四中全会在京举行 中央政治局主持会议 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习近平作重要讲话[N].人民日报,2019-11-01(01).
[5] 冯 刚.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27.
[6] 高 云龙,徐乐江,谢经荣.中国民营企业社会责任优秀案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1-12.
[7] 冯 刚.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坚定文化自信[J].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17(3):94-103.
(编辑:蔡万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