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养殖中传染病的防控策略分析

2020-12-15 10:52邱国东
西部论丛 2020年14期
关键词:生猪养殖防控策略传染病

邱国东

摘 要: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食物越来越高的要求,猪肉在人民生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进一步带动了生猪养殖业的发展。在人们饮食需求中,猪肉的地位是不可撼动的,是我国人民生活摄取蛋白的重要来源,对人们的身体健康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今,生猪生产正受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而猪传染病的防治也开始受到越来越多人们的关注。本文简要分析生猪养殖中传染病的防控策略研究。

关键词:生猪养殖;传染病;防控策略

引 言

在生猪养殖中,传染病防治是最重要的环节,只有对生猪传染病实现预防和控制,才能使生猪的质量得到有效的提升,农民养殖户的收益才会逐渐增多。虽然现阶段的科学技术水平和医疗能力的不断发展提高,已经对生猪传染病的爆发进行有效地控制,但是受到各方面的限制,在生猪养殖过程中,仍然会碰到诸多的问题。所以为了生猪养殖业能够健康可持续发展,就应该加强对生猪传染病的防控措施和应对方法。

1生猪养殖中出现的问题

1.1预防工作达不到要求

在生猪养殖的过程中,一些小型养殖场和养殖人员对生猪传染病的重要性没有清楚的认知,技术水平也达不到传染病的防控要求,难以对生猪传染病进行有效的防控。具体表现为,在生猪传染病的防控免疫方面做不到位,对疫苗的接种日期没有基本的意识;没有按照要求使用疫苗等药物,对疫苗的使用管理没有明确的方法,严重阻碍了传染病的防治效果,使防控质量大大降低[1]。

1.2养殖方式单一落后

目前为止大部分生猪养殖场的养殖方式比较落后,容易使病菌大量的滋生,病原菌到处扩散。在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发展的前提下,已经有一部分地区基本上实现了规模化的生猪养殖,养殖能力的水平也得到了提升,从而使生猪传染病的防控效果不断加强。但是也有很多经济不发达的地区,经济技术远远落后于其他地区,没有科学合理的管理方式,养殖方式也落后单一,对生猪传染病没有清楚地了解和把握,在出现问题后得不到及时的控制,造成疾病扩散,引发严重的后果。

1.3监控工作不到位

在生猪传染病的防控方面,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发挥的作用是不可撼动的,具有重要的价值。只有相关部门真正的发挥出其应有的职责,积极的开展生猪传染病的防控工作,才能够使传染病的防控效果显著提高。但是根据调查发现,我国的大部分地区都出现生猪传染病监测缺失的事情,相关部门没有做到具体的实施,在真正出现生猪传染病时也不能及时的进行科学管理,导致最后的监测效果不理想,生猪传染病的蔓延情况严重,造成了市场和养猪户巨大的损失。

1.4生物防控措施不到位

在生猪养殖场建设过程中,大部分养殖场生物防控措施缺乏,养殖场周边绿化隔离带普片不足,进出场生物安全意识不到位。人、动物及蚊虫是动物疫病传播的最有效途径,当某场某种传染病发生时,通过人、动物、蚊虫等媒介的传播周边养殖场相继爆发同种疫病,從而给广大生猪养殖户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2生猪传染病的防控策略分析

2.1养殖户树立正确的防控思想意识

在生猪养殖场建设过程中,必须要注重生物防控措施的落实,建立绿化隔离带,增添防鼠、防蚊虫、防尘设施。在生猪养殖过程中,养殖户需要正确认识生猪传染病,并且树立健康的传染病防控思想意识,防治传染病的出现和扩散。在日常的养殖工作中,应该选择身体健康的猪进行饲养,并且与有关部门的传染病防控宣传相结合,按照规范开展生猪的养殖工作。在选择生猪的品种时,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不能只考虑经济效益的好处,需要考虑到多个方面多种因素来引进猪种。一般来说,养殖规模相对较大的养殖户可以尽可能的采取自养自繁的方式进行生猪的养殖工作,在最大程度上实现对传染病的防控。如果要引入仔猪,就必须要到正规的养猪场进行选择,在引进仔猪后不能立刻与本地猪混养,要隔离一段时间,还要在当地的检疫部门完成检疫工作才可以与本地猪一起混养,防止仔猪携带病毒传染其他猪。

2.2进行严格的消毒工作

养猪户完成引进仔猪的准备工作后,为了使养殖效益得到增加,降低传染病的发病几率,猪场立即进入全面封闭式管理,对养殖场进行全方位消毒工作,还必须要对进出人员和物资进行全面有效的消毒,使病毒细菌等病原体得到控制。管理人员必须明白,对环境消毒虽然对病菌的彻底消毒起不了太大的作用,但是也会起到一定的作用,使传染病在养殖过程中的出现几率大大降低。在对养殖场消毒杀菌的过程中,严格按照标准开展工作,争取在最大程度上发挥出药物的消毒作用,使消毒工作的效果提升[2]。

2.3开展定期的监测工作

养猪户想要在生猪养殖的过程中有效的防控传染病,就要贯彻落实好生猪的监测工作,保证在最短的时间内发现生猪传染病,并且在做出正确有效的判断后及时治疗。在开展监测工作的过程中,可以对跨地区运输的生猪进行监测,同时对本地的养殖厂观察,一方面可以有效规范养猪户的养殖行为,保证他们按照制度养殖;另一方面为养猪户的养殖工作提供科学引导,防止生猪出现感染症状,造成严重后果。

3生猪养殖传染病的具体防控措施

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或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等相关部门要意识到传染病的严重性,及时开展传染病的流调和预防工作。在生猪养殖的过程中,如果已经出现生猪感染的情况,养猪户必须高度重视并及时上报。养猪户在向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或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的时候要具体反映病情,比如养殖数量、发病猪的数量、发病日期、死亡数量和病猪的临床表现等,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工作提供帮助。在完成报告工作后,养猪户要做好健康生猪的隔离工作,封锁发病区,同时暂停场内生猪流动,对尚未感染的生猪接种疫苗,并把病猪猪舍的卫生用具进行严格的消毒杀菌。对死亡生猪在动物卫生监督部门的监督下做好无害化处理。

4结语

综上所述,在生猪的养殖期间,发生传染病的危害是严重的,造成的经济损失也是无法挽回的。在秋冬的养殖阶段,正是各种传染病的高发时期,考虑到传染病的危害性,管理人员和养猪户要提前做好对传染病的防控,这对于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的健康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养殖过程中,只有对传染病进行全方面的防控,才能够促进养殖业的健康发展。所以在促进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也要加强对传染病防控工作的重视程度,根据各个地区不同的实际情况制定可实施的方案,实现对传染病的科学防控。

参考文献

[1] 熊武,李春龙.生猪养殖中传染病的预防和治疗措施[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7(3):189.

[2] 郑天勇.生猪养殖中传染病的预防和治疗措施[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7(2):202.

[3] 李秀春,杨德英,波文英,等.泸水县生猪养殖中的饲料使用安全调查报告[J].当代畜牧,2016(6):70-71.

猜你喜欢
生猪养殖防控策略传染病
儿童秋冬季传染病的预防
中国传染病十年新趋势
农村生猪集中养殖污染及其治理
从市场需求前景出发支持生猪养殖
论“破窗理论”及其在环境犯罪防控中的应用
采用BT投融资模式建设的法律风险分析及防控策略浅议
生猪养殖场的经营管理数学模型
泸水县生猪养殖中药品安全使用情况调查
未成年人暴力犯罪的发生机制与防控策略探究
传染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