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发展,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中国在世界上扮演着重要角色。经济规模不断扩大,已成为世界第二经濟体。在最近一段时间,我国的汇率在不断地调整,我国的经济贸易和跨境资本流动也更加的频繁。影响一国跨境资本流动的趋势是分析一国对外经济贸易的一项重要数据,这也是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在研究跨境资本流动时,本文主要关注了我国的GDP在近几年的变化情况,以及我国的“811汇改”之后我国的汇率状况和汇率对跨境资本流动影响,还分析了我国的市场基准利率的变化对国内外的资本直接投资状况的影响。分析这些数据之后,得出的结论是:中国的跨境资本流动,虽然赤字,但是赤字逐渐降低,换句话说,我国正在逐渐的跨境资金流动平衡的特点。
关键词:跨境资本流动;811汇改;国民生产总值GDP;基准利率
一、引言
2016第一季度,非储备金融账户赤字为1263亿美元,和2015在第四季度的1504亿美元相比下降了16%;第二季度亏损大幅收窄至524亿美元;然而,第三季度已经回升到1351亿美元,是2016季度亏损的最高值,但低于2015第三季度、第四季度的赤字规模;非储备金融账户赤字收窄至1031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31%。数据显示,我国国际收支逆差趋同的情况在2016年,具有一顺一逆特征,特别是经常项目顺差、资本和金融账户。经常账户盈余在中国仍然在一个合理的水平,2016年的经常账户盈余在1964年亿美元,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8%。贸易顺差为4941亿美元到2015年,与最高点相比下降了14%,但是与几年前相比,我国的对外贸易水平,仍有较强的竞争力。在服务贸易方面,中国的赤字为2442亿美元,同比增长12%,在预算赤字的情况下,反映出中国的国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从数据上看,中国的资本外流压力大幅回落,但存在较大波动的季度数据。2016年我国的非准备的性质的金融账户存在着4170亿美元的赤字,与2015年的水平相比下降了14%。
二、我国跨境资本流动的特点
1.风险规避交易带来的资金流出长期存在
2015年的“811”汇率制度改革之后,出现了资本短期的流出。在分析一系列的数据之后发现,生产者和进口商偿还外债外汇、企业、个人投资者购买外汇,是现在的主要形式的资本外流,其目的是为了避免风险以及货币贬值。
从2015个数据来看,金融账户赤字达到了4345亿美元。其他投资的减少是造成这个结果的主要原因。结果表明,国内外经济因素不断调整资产负债结构,来规避风险。
现在公司已经基本完成了对美元债务的去杠杆化,美国美元债务的基本环节完成了,对美元的刚性需求基本消化了。但随着金融开放步伐的逐渐迈开,无论是对金融投资的需求还是实体经济的需求,都会导致风险规避交易。
2.跨境资金流出压力缓解
能反映跨境资本流动的真实情况的一个重要的指标就是银行的结售汇数据,2017年2月份的最新数据显示,2月和1月的结售汇差额比为47%,表现为下降的趋势。说明了逆差的状况有所改善。代客户外汇买卖方面,逆差额692亿元,这和一月份的1077亿元人民币下降36%,呈现出了逆差收窄的趋势。2月的外汇占款减少数额是上一个月的2%,共计-581亿元人民币。在2017年2月,资本外逃是自去年6月以来的最小金额。2月份我国的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表现为盈余,这种状态是最近一次汇率改革之后的首次顺差。在长期的净额结算金额为321亿元人民币,这种顺差也是首次从逆差状态转变为顺差状态
从今年的1月和2月的数据不难看出,我国的外汇市场比较稳定,2月的跨境收支转变为顺差19亿美元。表明我国的跨境资本流出压力在逐步缓解。
3.预期汇率下降,储蓄者撤离人民币
从我国的经常账户和金融账户所呈现出来的数据来看。呈现出正、负特征,即经常项目盈余、金融账户赤字。在此之前,由于人民币升值预期较高的利率是在中国,大量的在岸市场投机者购买人民币套利,但现在,人民币贬值预期有所改变,但持续维持的吸引力将大大降低,这种情况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就是储户从人民币中撤出。
三、影响我国跨境资本流动的主要因素
(一)经济状况
从本质上来看,资本的的持有者是趋利的,他们在什么地方投资,以什么样的方式投资,投资规模的大小,主要是取决于投资的预期利润。如果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势头较弱,而另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势头强劲,那么追求更高收益的资本将会向国外流动,也就是说经济增长较慢的国家将会导致本国的资本外流。
从上面的数据来看,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呈现出逐年上涨的趋势,,2014年GDP比2013年增长了8.1%,数值为到了64万亿人民币。2015年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为689052亿元,比上年增长7%。今年我国的GDP增长较快,这些数据表明,中国的经济发展迅速。在我过经济增长的情况下,我国外债方面也有所变动,从我国的外债净流入来看,2014年比2013年的外债流入有所增加,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外债的流入增长百分比明显高于外债流出的增长百分比,这说明我国的投资需求增加,需要借入入外国资金来平衡这一需求。在这个过程中,由于中国的经济前景更好,GDP的增长率为8.1%。外境资金更倾向于投资国内,因此我国的外债流入才会明显的增加。而2014-2015年,我国外债流入呈现出逆差48%,相反我国的外债流出增长为负6.5%,从这两个数据来看,流出明显比流入的多,我国的外债净流入变为负数,说明外债流出量较多,最主要的特点是2015年的外债流入比上年增长为-48%,再看我国的GDP,和2014年相比增加了7%,虽然也实现了增长,但是增长幅度明显不如2014年的8.1%,GDP增长速度的放缓,也给资本流动带来了影响,我国的经济增长势头放缓,加上我过的外债净流入为负值。说明在一个国家经济弱的情况之下,资本会向着经济强劲的国家流动。
(二)利率的差异
跨境资本流动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利率,利率是促进资本流动的动力,为了获得高利润,资本经常在各国之间流动。当投资者预期本国的利率升高時,由于考虑投资回报率,投资偏好高百分比的国家,然后投资者的资本流向高利率国家;相反,当投资者预期投资回报在本国会降低的时候,他们更倾向于投资在其他的国家,通过这种方式获取更多投资回报。因此在考虑到利率这个因素时,资本往往会从低利率的国家流向高利率的国家。
当国际收支不平衡时,提高本国的利率来吸引外国短期资本的流入成为了了各个国家吸收投资的普遍做法。
2015年的几次利率的调整的大体的方向都是下降的,2015年底,贷款利率最终为4.35%、存款利率为1.5%。这两个利率的调整都比上一次下降了0.25%,央行的降息政策,对中国金融市场的影响是明显的。一方面,降低企业融资中的贷款成本,另一方面有效的促进了资金在投资者和银行间的流动。再看这段时间,海外直接投资的变化:2014年我国的对外投资净额为12311986万美元,在实行了利率调整之后的2015年,有14566715万美元的对外投资净额,实现了18.3%的增长。这些数据表明,我国降后,投资者觉得不能按之前的利率收获投资回报,因此他们会相应的转向利率相对于中国较高的国家,这将增加我们的对外投资,资金将流流出。这也证实了在跨区域资金流动中,资金将从利润低的流向利率比较高的国家。
(三)汇率变动
汇率为不同国家的货币相比的价格,也就是以一个国家的货币表示另一种货币的价值。汇率的变化会引起国际资本流动,如果一个国家的汇率表现为上升状态,资本就会更加倾向于流向这个国家。当一个国家汇率不稳定的时候,投资者会产生贬值的预期。这时投资者会将在这个国家持有的的资产转换成其他国家的资产。这样就会致资本向汇率稳定或者上升的国家和地区流动。
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之后,世界各国主要实行牙买加体系,即实行浮动汇率制度,这样各国可实现多样化的汇率安排,使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更加具有灵活性和稳定性。2015年8月11日,中国人民银行进行了一次汇率改革。这一次改革使人民币汇率更加市场化,也更加真实的反映了外汇市场的供求关系,这次汇改摆脱了单一美元汇率的影响,逐步的盯住一篮子货币。从2015年的8月11日到2016年的8月11日一年的时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最高价为6.2元,最低价为6.6元。
从银行自身的结汇来看,最近四年内,2015年的结汇最高达到了11147.42亿元人民币对比其自身售汇的8026.3394亿元人民币来看,顺差为3121.0256亿元人民币,创下了最近四年内银行自身结售汇的最高点,在这之后银行自身的结售汇由顺转逆,结汇下降明显,而售汇小幅的增加,就银行的自身业务来讲结汇的增加意味着,人们所持有的外汇增加,到银行用外汇兑换本币的数量也相应增加,表明人们手中持有的外币资本增加,反映2013-2015年我国银行的自身结售汇由原来的逆差7455.6367亿元人民币转为顺差3121.0256亿元人民币,表明外国资金更多的流向国内,而2015-2016年结售汇由顺差3121.0256亿元人民币转为逆差1250亿元人民币增加表明本国资金流向国外,但幅度有所减少,因此我认为资金流动的逆差幅度将逐渐减少,这与2015年的811汇率改革的关系密不可分,811汇改,使人民币贬值的压力减小,与此同时,资本外流有所改善。
银行代客结汇、售汇是指银行机构代替客户的外汇业务,也就是买入客户的外汇或卖给客户外汇,该指标是引起中国外汇储备变化的主要因素,折线图上可以看到的2015年银行代客外汇赤字,表明市场对于外币的需求大于市场供给,这将会导致人民币贬值的压力。人民币贬值压力将导致投资者预期未来其本币将继续贬值。那么就不可能吸引外币资本前来投资,反而会刺激外币资本逐步撤资,就会导致资本外流。
四、政策建议
(一)建立健全跨境资本流动的检测系统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与国外各国都存在着大量的资金往来,主要表现在贸易、银行、证券等各个各方面。中国的跨境资本流动也逐渐增加了检测的难度,信息的获取是现在各个国家关注的最重要的因素,信息的准确性、是否能够及时的获取以及对信息的分析,关系到一个国家能否及时的根据所掌握的信息进行有效的政策实施,我国的跨境资本流量信息就关系到我国对资本流动一些政策建设的有效性,因此完善我国资本流动监控体系,它是在观察中国资本流动状况的一个重要前提。
1.建立实时的监测系统。
我们应该对资金的跨国流动进行实时的监测和观察,目的是能够及时的获取跨境资金流动的信息,将各类的跨境资金列入实时监测的范围之内,旨在获取第一时间的信息,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2.进行协调监测。
中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往来不仅频繁而且数量巨大,光凭一个部门是不可能做到全面的监测的,因此,有必要建立微观与宏观相结合的监测方法,微观方面:企业、银行、证券和海关等部门,应该在各自部门中建立监测系统,分别统计本部门监测到的跨境资本流动的状况;宏观方面:国家统计局等建立整合数据的部门,把从微观主体中得到的数据进行整合汇总,并进行评估,这样围观和宏观相结合的方式能够分担数据大、难监测的压力。
3.完善信息公开体系。
在获得监测的数据之后,国家有关的数据部门应该及时的公开数据信息,让投资者们有个合理有效的预期,促进信息公开。
(二)稳定的货币政策
自从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各国为拉动本国经济的发展,大多实施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而我国目前的货币政策也相对宽松,宽松的货币政策在短期内的确可以拉动经济增长,但是在长期内就会引发通货膨胀的压力,因此为了缓解通货膨胀的压力同时不对现在经济发展造成太大的影响,我国的货币政策应该逐渐趋向于稳健型货币政策。主要表现在稳健的外汇政策方面,我国的汇率升值和贬值的预期,对我国的跨境资本的流动影响较大,为了使跨境资本不会大幅度的波动,我们应该进行合理的汇率制度改革,从之前的汇改可以看出在我国汇率降低和美联储两次加息的那一段时间之内,短期内美国汇率的走强,我国的资本流出压力也随之增强,因此我国在汇率方面应该建立一个合理的汇率浮动空间,缓解人民币贬值的压力。利用建立合理的汇率浮动区间以及稳健的汇率政策,来有效的改善资本外流的情况。
(三)加强金融风险的管理
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风险是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目前我国面临的最主要的风险是系统性风险,在国际环境的压力下,不利的因素逐渐增多,尤其是在金融领域,系统性风险的发生可能性逐渐增大。这时就亟需我们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体系,来防止大量的的资本外流对我国经济的冲击,需要我们相关部门将风险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之内,促进金融领域的合理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雪芬, 彭浩东. 短期跨境资金流动的波动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金融与经济, 2016(11):26-32.
[2] 田静. 汇率市场化对我国跨境资金流动的影响分析[J]. 金融经济:理论版, 2016(1):157-159.
[3] 周永峰. 跨境资金流动对我国经济金融影响的压力测试[J]. 浙江金融, 2016(2):25-30.
[4] 宋国军. 新常态下跨境资金流动管理的难点及应对[J]. 内蒙古金融研究, 2015(3):31-33.
[5] 丁晶. 我国跨境资金流动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 华北金融, 2015(11):41-45.
[6] 乔兆颖, 杨小亮. 我国长短期跨境资金流动的影响因素及实证分析[J]. 甘肃金融, 2015(4):62-66.
作者简介:胡春雷,男,汉族,黑龙江,硕士,研究方向:宏观经济。